1. 简单百科
  2. 台风苏拉

台风苏拉

台风苏拉(英文:Typhoon Saola,国际编号:1209,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0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Goring)为2012年太平洋台风季第9个被命名的风暴。“苏拉”(越南语:Sao la)一名由越南提供,即俗称为中南大羚的武广牛(学名:中南大羚),是当地一种稀有保育类动物。

2012年7月28日,台风“苏拉”在菲律宾马尼拉以东约63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随后,于2012年7月30日下午加强为台风,再于2012年8月1日进一步加强为强台风。最终于2012年8月2日03:15,在台湾省花莲市秀林乡沿海登陆。登陆后,“苏拉”迅速减弱为台风,并于2012年8月3日进一步减弱为强热带风暴。随后于2012年8月3日在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镇沿海进行了二次登陆。在二次登陆后,它继续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深入福建省境内。于2012年8月3日再度减弱为热带风暴,并穿过了福建省北部。最终于2012年8月3日进入江西省境内,并在2012年8月3日21:00减弱为热带低压,停止编号。

“苏拉”是2012年第一个登陆福建省的台风,由于西南季风不断提供水汽和能量,并且与台风“达维(Damrey)”相互作用,使得降水范围广且持续时间长。受到台风“苏拉”和“达维”的共同影响,河北省辽宁省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江西、山东省河南省、湖北和湖南省等多个省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灾情。据统计,受灾人数总计达到1652.1万人,死亡人数为5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为874.2千公顷,倒塌房屋数量为9.4万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到511.5亿元。

命名由来

为了避免名称混乱,规范命名台风,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中国香港岛召开了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会议决定规范台风的命名方式。根据决议,西北太平洋南海地区的热带气旋将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称。其命名方法是:提前制定一个命名表,按照顺序循环地年复一年地使用。这个命名表被称为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系统,共包含140个名字。这些名字由世界气象组织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苏拉”一名由越南提供,即俗称为中南大羚的武广牛,是当地一种稀有保育类动物。

发展过程

第1209号台风“苏拉(Saola)”是于2012年7月27日凌晨在菲律宾萨马岛以东约600公里处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的一个热带低压发展而成。形成后,热带低压稳定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并逐渐增强。7月28日早晨增强为热带风暴,7月29日下午进一步增强为强热带风暴,之后移速缓慢。最终在7月30日夜间增强为台风。

2012年8月1日夜间,台风“苏拉(Saola)”转向偏西方向移动,并逐渐靠近台湾省地区。其强度维持在台风级别,并于8月2日凌晨3时15分前后在台湾省花莲市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3级(4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60 hPa。在台湾地区短暂停留后,台风“苏拉”再次入海,并向西北方向移动。随后,它进入了台湾海峡,并于8月3日凌晨减弱为强热带风暴。之后,台风“苏拉”折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

台风“苏拉(Saola)”在2012年8月3日7时50分前后在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镇沿海进行了二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0级(2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85 hPa。登陆后,台风“苏拉”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并迅速减弱。下午减弱为热带风暴,在8月4日凌晨进入江西省境内后进一步减弱为热带低压。之后,它转向西南方向移动,在8月4日夜间进入湖南省境内,最终于8月5日早晨减弱消散。

台风特点

台风“苏拉(Saola)”具有四个显著特点:强度强、移速慢、与西南季风结合、局部降雨强大、影响时间长且范围广。

首先,“苏拉”在生成后两天内迅速加强为台风,并很快增强为强台风,最终以强台风的强度登陆台湾省花莲市。这是因为在这个季节,西太平洋尤其是菲律宾以东的洋面温度较高,非常适合台风能量的积聚。同时,西南季风为台风周围输送大量水汽,进一步增强了“苏拉”的强度。

其次,“苏拉”的移动速度相对较慢。自生成后到2012年7月31日,平均移动速度都小于10公里/小时,甚至在7月31日9时至15时期间,在台湾省花莲东南部洋面上一直回旋不前。“苏拉”之所以移动缓慢,是由于其生成后所处的环境中引导气流较弱,同时受到其他气候系统如“达维”给它西行带来的阻碍。

第三,“苏拉”明显与西南季风结合。西南季风为台风提供持续的水汽和能量,使得“苏拉”的降水量更强且持续时间更长。相比于孤立的台风,与季风结合的情况下带来的降水更加剧烈。

最后,“苏拉”的影响时间较长且范围广。它在生成后经历了多次登陆和减弱,移动路径曲折,导致其影响范围扩大。由于其强度强、移速慢以及与西南季风的结合,使得“苏拉”对周围地区造成的风雨影响持续时间较长,且波及范围广泛。

台风影响

福建

截至2012年8月3日,受 “苏拉”正面登陆影响,福建省福鼎市17个乡镇普遍受灾。作为“苏拉”登陆地,福鼎市受灾人口9.2万人,紧急转移2.14万人,农作物、海洋渔业受损,水利设施、交通道路损毁,工业企业受创,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亿元人民币。

江西

截至2012年8月4日,台风致江西省全省50多个县遇暴雨突袭,赣江支流发生超警戒洪水,全省受灾人口总计6.42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46万亩,倒塌房屋37间,转移受困群众3470人,米姓人员伤亡报告。铅山县石城县永丰县等多地受灾严重。铅山县武夷山镇等3个乡镇受灾人口1.84万人,倒塌房屋32间,直接经济损失8912万元。武夷山镇西坑村、薛家村山体滑坡1万余立方米,冲毁桥梁50余座,造成水电、交通中断。另外,赣州市吉安市、九江等市多个县也受灾较为严重,强降雨导致德安县邹家桥乡一座山塘发生漫顶险情。

2012年8月2日18时至4日8时,全省平均降雨量31.1毫米,最大降雨量赣州市58.1毫米、抚州市55.8毫米,鹰潭市30.1毫米次之,石城、广昌、会昌等县平均降雨量超过100毫米。点最大降雨量为石城县高田镇胜江站333.5毫米,其次为石城县高田镇小坪水库站310.0毫米。全省共有48个县865个站降雨量超过50毫米,21县280站降雨量超过100毫米。截至4日20时,全省56个县下了暴雨,其中32个县下了大暴雨。

湖南

针对“苏拉”进入湖南后的后续影响,8月3日20时起,湖南各市(州)气象局,省局各直属业务单位进入《湖南省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四级应急响应状态。湖南省气象台联合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发布《湖南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消息》。湖南省气象台预计,晚间至明天白天为强降雨影响湖南的主要时段,其中湘东湘南局地有大暴雨。6日,“苏拉”影响趋于结束,省内大部分地区转为多云天气,湘西南受“苏拉”外围云系的影响,残留降雨。

台湾省

台湾省灾害应变中心表示,截至2012年8月2日8时,台风“苏拉(Saola)”已造成台湾省人员5死16伤2失踪;此外,台湾省当局“农委会”统计台湾省地区自7月31日起受台风“苏拉(Saola)”影响,截至8月3日上午10点,农业产物及民间设施估计损失3亿5214万元(新台币)。

浙江

截至2012年8月3日上午8时,“苏拉”致浙江转移危险区域人员454325人,沿海30364艘渔船在港避风,尚无人员伤亡报告。

受“苏拉”影响,浙江省大部地区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地区出现大暴雨。浙江省有881个乡镇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256个乡镇超过100毫米,3个乡镇超过200毫米,最大出现在瓯海区北林215.6毫米。同时,沿海主要潮位站一度普遍超警戒潮位,其中鳌江站最高潮位3.19米,超警戒潮位0.49米;瑞安站最高潮位4.22米,超警戒潮位0.42米。沿海最大风力普遍达8~10级,中南部沿海局部达11~12级,其中最大为苍南石砰33米/秒。

浙江省防指于2012年8月2日16时30分启动了防台风Ⅰ级应急响应,温州市台州市启动了Ⅰ级应急响应,丽水市金华市启动了Ⅲ级应急响应,其余各市启动了Ⅳ级应急响应。

湖北

2012年8月4日至6日,台风“苏拉”引发的强烈降雨覆盖了湖北的27个县市。十堰的房县丹江口市茅箭区,以及襄阳市谷城县南漳县和保康都遭受了特大暴雨袭击,其中房县佘家河站的总雨量达到了799毫米,相当于当地的年均雨量。该站的24小时雨量更是高达686毫米,是湖北有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降雨,比1975年的台风暴雨量还多出291毫米。丹江口的孤山站、保康的黄化站和谷城的盛康站的日雨量或三天雨量也达到了70至80年一遇,是当地历史上罕见的洪水。

这场台风引发了许多中小河流和水库的严重汛情。丹江口市的官山河达到了39年来的最高峰值。南漳市的蛮河出现了建河以来第二大洪水。谷城县北河水位迅速上涨了7.97米,该县启动了防汛Ⅰ级应急响应,成为湖北省实施预案制度以来最高级别的防汛应急响应。保康县的南河洪峰也是多年未见的。有102座水库超过汛限紧急泄洪,潭口、茅塔河、官山和浪河四座中型水库超过了百年一遇的设计水位,三合堰等七座小型水库也超过了设计水位。

十堰、襄阳市等市的十个重灾县市区共有91.3万人受灾,受灾农田面积达到36.2平方千米。各类直接经济损失达310.5亿元,其中水利水毁造成的损失为5.01亿元,经济损失为2012年以来单场次暴雨洪水危害最大。

菲律宾

菲律宾官方2012年8月3日发布最新灾情通报显示,台风“苏拉”造成菲国遇难人数已上升至37人。菲国家减灾管理委员会称,2日陆续在首都大马尼拉伊罗戈斯省等地发现11人溺亡,使得遇难者人数增至37人,另有4人失踪,33人受伤。官方统计显示,全菲32个省117个乡镇11.1万个家庭近52万人受灾,目前仍有4121个家庭约1.8万人滞留在避难中心。官方评估的财产损失超过2.4亿比索,有776栋房屋被毁,3528栋房屋受损,首都大马尼拉地区、伊罗戈斯省等地部分城镇已先后宣布进入灾难状态。

 8月3日上午,菲首都大马尼拉仍持续降雨,马拉汶、帕赛等部分城市已宣布停课。菲气象局称,台风“苏拉”已离开菲律宾,但受西南季候风影响,首都大马尼拉等地降雨会持续。截至3日上午,菲气象局又发现一个新的低气压区正在形成,预计4日晚上抵达菲律宾,加强为热带风暴。

救援工作

湖北省防汛指挥部加强了防汛值班制度,全程跟踪台风的影响路径和暴雨的范围,并及时转发暴雨洪水预警信息。同时,加密了应对会商,并实施了分类指导。省防汛指挥部的成员单位包括水利、民政和卫生等部门,共派出了16个工作组前往重灾县市,协助开展抗灾救灾工作。

福建省民政厅8月2日已向宁德市紧急调运1000顶帐篷、2000床棉被、3000条毛巾被等救灾物资,以保障转移安置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罗源县已设置避险安置点240个,发放帐篷30顶、棉被1800床以及饮用水、食品、医疗用品等应急物资,全县部署了350人的抢险救灾应急队伍,积极备战台风。

福建省气象台8月3日7时5分继续发布台风橙色信号。“苏拉”未来向西北方向移动,穿过福建省北部,于3日傍晚前后进入江西省境内。截至3日6时,福建省共转移人口30.6万人,其中海上转移15.7万人,陆上转移14.9万人,陆上危险区域排查和人员转移仍在继续进行中。

参考资料

..2023-08-26

“苏拉”那些事.海峡网.2023-08-26

Typhoon "Goring".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2023-08-26

全球其它海域热带气旋中文名称及强度等级划分.中央气象台.2023-08-26

台风命名法.国家减灾网.2023-08-26

双台风携手登陆 南北夹击我国东部.中国天气.2023-08-26

台风“苏拉”登陆福建 致9.2万人受灾.中国天气.2023-08-26

“苏拉”致江西遭暴雨袭击 赣江支流水位超警戒.中国天气.2023-08-26

“苏拉”携风雨袭湖南 东部及南部局地有大暴雨.中国天气.2023-08-26

"苏拉"致浙江转移45万余人 4日基本结束对浙影响.中国新闻网.2023-08-26

..2023-08-26

台风苏拉致菲律宾死亡人数增至37人.青海羚网.2023-08-26

“苏拉”威力显现—福建防抗今年第9号台风见闻.中国政府网.2023-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