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布和
王布和,男,蒙古族,科尔沁右翼中旗西哲里木镇西哲里木嘎查卫生室乡村医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科尔沁区蒙医药浴疗法”的传承人。
王布和13岁拜了当地的蒙医名医为师,并于1985年通过了乡村医生考试。2001年,王布和在“走进新世纪、中国世纪魂新闻人物表彰大会”上,被授予“蒙古医学名医”称号,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2016年9月19日,王布和被授予了“科尔沁蒙医药浴疗法”的牌匾和传承人证书。
他曾被评为少数民族“蒙名医”,在2005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2006年则获得卫生部颁发的"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荣誉称号。
个人经历
早年经历
王布和出生在哲里木嘎查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在他8岁那年,他的父亲患病失去了意识,母亲为了支付医疗费用将家里唯一的牛卖掉后将父亲送到镇上医院进行治疗。然而,一个多月之后,父亲的病情并没有好转。由于缺少资金,医院不得不停止治疗,没过多久,他的父亲在病痛中离世,享年仅38,王布和因此决心做一名医生。13岁时,王布和拜了当地的蒙医名医(喇嘛)布日古德少布为师。在这期间,他专注于学习脉象诊断、针灸等技术,深入研究各种医疗知识。此外,为了学习制作蒙古药材,他亲自上山采集草药,对于制作的药物,他都会亲自品尝,用自己的身体来验证药品的疗效。
工作经历
王布和于1985年通过了乡村医生考试,成为村里第一个有证的医生。2001年,王布和在“走进新世纪、中国世纪魂新闻人物表彰大会”上被命名为“少数民族蒙医名医”,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评选出首批68位杰出的基层蒙古医师,而王布和就是其中四位村医之一。同年,他的蒙古医术荣登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6年9月19日,科尔沁右翼中旗举行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科尔沁蒙医药浴疗法”传承中心的落成仪式。在揭牌仪式上,王布和被授予了该项目的牌匾和传承人证书。2019年,作为“科尔沁蒙医药浴疗法”的传承人,王布应邀参加了“世界中联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峰论坛”。在这个重要的国际会议上,他让世界了解到了蒙医文化。
社会活动
1998年,王布拿出了三千元钱,彻底翻修了学校的房舍,为嘎查地区的学生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年,嘎查通往镇里的桥梁被洪水冲垮,王布积极筹措资金,并亲自参与修建了一座崭新的水泥桥。这座桥为嘎查地区的农牧民们提供了便利,并备受群众的喜爱,被亲切地称为“布和桥”。
在2017年夏天,王布和前往黑龙江省博能强直型脑瘫患儿救治救助中心,为脑瘫患儿提供免费的诊疗服务。在黑龙江博能脑瘫患儿救治救助中心王岗分部落成之际,王布和再次来到哈尔滨市,为当地的脑瘫患儿和贫困患者提供免费义诊。从2016年到2018年,他出资帮助了57个西哲里木中小学的学生,每学期给为每个学生提供2000元生活费,每年还给学校购买5万元的学习用品。
荣誉奖项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新华社评:“王布和这位蒙古族医生行医30年,坚持对困难的人,有钱没钱都看病,差不多百万人得到过他的帮助。他扎根基层、甘于奉献、乐善好施。王布和虽然不是‘神医’,但‘神名’在外。”
澎湃新闻评:“王布和作为“科尔沁区蒙医药浴疗法”传承人,他把濒临失传的传统蒙医药浴疗法保留并传承下来。通过多年的医疗实践与苦心探索,对北方高寒地区,常见又顽固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病的治疗独创了一套方法。此外,他还致力于让更多的人了解蒙医文化。身为一名乡村医生,王布和30多年如一日扎根草原深处,累计诊治患者200多万人次,以实际行动书写医者仁心。”
参考资料
王布和 用高尚的医德铸就崇高的灵魂.共产党员网.2023-07-23
“蒙医”王布和来哈为脑瘫患儿和贫困患者义诊.今日头条.2023-07-23
“科尔沁蒙医药浴疗法”传承中心落成.内蒙古新闻网.2023-07-23
乡村医生传承百年蒙医技艺:让蒙医药扎根草原,面向世界.百家号.2023-07-23
我不是“神医”——访乡村医生王布和.今日头条.2023-07-23
乡村医生传承百年蒙医技艺:让蒙医药扎根草原,面向世界.今日头条.2023-07-24
王布和 主要事迹.广德新闻网.2023-07-23
乡村医生传承百年蒙医技艺:让蒙医药扎根草原,面向世界.今日头条.2023-07-23
让蒙医蒙药从草原走向世界.澎湃新闻.2023-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