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娥
赵春娥(1935-1982),女,洛阳偃师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全国劳动模范。
1958年,赵春娥参加工作,曾在洛阳造纸厂当锅炉工。1966年,赵春娥进入老城区的老集煤场,当上了一名普通工人。1971年至1972年,赵春娥负责看护长期放在车站货场的煤。1977年,赵春娥升为煤场现场管理工。1980年,赵春娥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4月20日,赵春娥工作时病发被送往医院。次日,赵春娥病故,享年47岁。
1982年,中国国家商业部和全国妇联书记处分别追授赵春娥为全国商业“特级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1983年2月,国务院追授赵春娥“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6年,赵春娥入选第二届“中国雷锋”评选人名单。
人物生平
1935年,赵春娥出生于偃师区。1958年,赵春娥参加工作,曾在洛阳造纸厂当锅炉工。1966年年初,31岁的赵春娥进入老城区的老集煤场,当上一名普通工人。1971年至1972年,赵春娥负责看护长期放在车站货场的煤。1977年,赵春娥升为煤场现场管理工。同年,赵春娥胃病发作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1980年,赵春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1982年4月20日,赵春娥照例到煤场工作,但在工作时病发被送往医院。次日5时15分,赵春娥病故,享年47岁。
人物事迹
1966年年初,31 岁的赵春娥进入老集煤场当工人,在工作中,她表现出高涨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拉煤车时总是比别人装得多、跑得快,中午也不休息持续工作。1971-1972年,赵春娥负责看护车站货场的煤,早出晚归,清理煤底和现场,即使手指经常磨破,也坚持用手抠出散落在道轨石渣里的煤,绝不浪费点滴煤炭资源。1977年,赵春娥担任煤场现场管理工,将煤场管理得煤堆放整齐、道路整洁,煤炭从不超耗。并且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积极清理洒落的煤,超额9倍完成煤炭公司的节约指标。此外,她还经常为煤场附近的孤寡老人、烈军属、支边援外家属送煤、拆洗被褥等。在冬天,赵春娥给双目失明老人送煤时,发现老人屋顶破洞、被褥又脏又薄,她不仅将被褥抱回家洗净烤干、絮上自家棉花缝好送去,第二天还和同事帮忙修好房子。
1977年11月,赵春娥胃病发作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医生让住院治疗,但她人在医院心在煤场,住了6天院偷偷跑回煤场三四次。1982年春节前,赵春娥获得工会补助的50元钱,但她却把这笔钱买成煤、鸡蛋和蔬菜,分别送给了街道上的困难户。同年4 月20日,由于积劳成疾,赵春娥的肝硬化、肝腹水加重,病情严重,但她仍一大早来到煤场,在打扫卫生时突然吐血。她被送到医院后,表示死后不要给组织添麻烦,希望骨灰撒在煤场。次日凌晨,赵春娥去世,年仅 47 岁,去世时头上、手上、脚上还沾着煤灰,兜里装着未移交的钥匙。
后世纪念
媒体报道
赵春娥逝世后,《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及中国几十家报纸、电台报道了她的事迹,并发了社论。此外,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为她题了词,其中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的题词是:“学习赵春娥同志,用共产主义精神从事劳动和工作。”其中有中共中央专门下发了名为《向赵春娥同志学习努力建设一支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职工队伍》的文件,也有《人民日报》在1982年8月8日发表的社论等。
纪念场馆
1990年,赵春娥纪念室在她生前工作的老城区老集煤场落成。2004年11月,赵春娥纪念室同洛阳市烈士陵园、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河南省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等一同被命名为河南省红色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3月,赵春娥纪念室被确定为洛阳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志愿服务队
2020年4月,赵春娥党员志愿服务队在赵春娥工作过的老集煤场成立。志愿服务队传承弘扬赵春娥同志“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劳模精神,在邻里互助、志愿服务、家风建设等方面,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新风,培育好人文化,传承优良家风。
获得荣誉
1971年起,赵春娥先后十次被评为省、市、局、公司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特级劳动模范。1982年,中国国家商业部和全国妇联书记处分别追授赵春娥为全国商业“特级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1983年2月,国务院又追授赵春娥“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6年,赵春娥入选第二届“中国雷锋”评选人名单。
人物评价
“时代需要赵春娥这样的人!时代呼唤赵春娥这样的人!”(人民日报评)
用一生的拼搏奉献生动诠释了“为人民服务一辈子”的红色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奉献精神。步入新时代,她同样是广大党员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楷模,是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红色精神,引领精神坐标的时代先锋。(市委党校法学与科技文化教研部副教授 王蕾评)
赵春娥是一名普通的煤场工人,她用自己的默默奉献,践行了“为人民服务一辈子”的初衷,她是不忘初心的时代楷模。(中铝洛铜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文化宣传科科长 汪恒玉评)
在赵春娥身上集中体现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三种精神。(中共洛阳市委党校党史党建部主任 王洲)
参考资料
【致敬榜样】赵春娥:“为人民服务一辈子”.澎湃新闻.2023-11-29
永远的丰碑:赵春娥.光明网.2024-11-06
带你去洛阳赵春娥纪念室向红色精神致敬.腾讯网.2024-11-06
老城篇|弘扬劳模精神 传承清正家风.中共洛阳市纪委监委.2024-11-06
百名民警讲英烈故事:永远的丰碑——赵春娥.澎湃新闻.2024-11-06
【党史学习教育】党的好女儿赵春娥.澎湃新闻.202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