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City Management),简称“安城院”,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前身为中共安徽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1981年成立的安徽省直机关业余大学和1988年更名的安徽省直职工大学,2003年转设为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16年,学院入选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大名单,选拔了22个项目入驻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同年,学院的护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国际邮轮乘务管理、国际贸易实务、建设工程监理等5个新增专业,经教育部批准,实现招生。2017年,学院入选国家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2018年,学院荣获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学校发展开启冲刺“双高”新征程。2024年,学院荣获第二届安徽省文明校园荣誉称号。同年10月25日,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新桥校区(一期)项目奠基仪式顺利举行。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有新站、经开、新桥三个校区,教学设备总值超亿元;设有7个二级学院和2个教学部,开设43个招生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4个、省级特色专业群1个,省级高水平高职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截至2025年1月,学校实际占地970亩。
历史沿革
1981年,安徽省直机关业余大学成立。
1988年,更名为安徽省直职工大学。
2003年,转制成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并更名为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2016年,学院一届三次教职工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了《学院章程》和《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推进了依法治校进程,明确了学院未来五年发展战略和工作重点,提出了“成为省内第一方阵、产教深度融合、高职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城市管理特色鲜明的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这一年,学院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简称思政教学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大名单,选拔了22个项目入驻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同年,学院的护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国际邮轮乘务管理、国际贸易实务、建设工程监理等5个新增专业,经教育部批准,实现招生。
2017年,学院入选国家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派蒙功能性防辐射服研发中心,被评为“安徽省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同年,学院成立了“安徽老年健康与服务研究所”。
2017年,学院选派骨干教师前往美、法、德、日等国家考察交流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深入了解各国不同的职业教育体制、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职业培训与校企合作情况、教学评估工作、实训室建设等,不断汲取国际上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
2018年,学院荣获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学校发展开启冲刺“双高”新征程。这一年,学校启动二级学院建设,设立轨道交通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商贸管理学院、财务金融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和健康养老学院共7个二级学院,深化校内管理综合改革。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与服务方面,学院开展创业模拟实训和创业模拟企业(SYB)培训,孵化创业项目达36项,注册企业达到23家,推介6家企业到社会进一步孵化。
2022年1月,被教育部列为2022年高职专科国控专业点。
2024年3月,学院准备打造新桥校区,新桥校区方案设计及初步设计已完成中标工作,项目位于安徽省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迎宾大道与共建路西南侧。2024年,学院荣获第二届安徽省文明校园荣誉称号。同年10月25日,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新桥校区(一期)项目奠基仪式顺利举行。
2025年4月11日,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蚌埠市中专分校和高职专业学院揭牌仪式在蚌埠正式举行。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4月,学校设有7个二级学院和2个教学部,开设43个高职招生专业。
师资队伍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教师省级教学名师9人、省级教坛新秀20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省级教学团队14个。
省级优秀教师:康彦、程红群等
省级教学名师:聂宗瑶等
省级教坛新秀:洪滢、孙祥、刘睿、王富罗等
省级教学团队:服装设计与工艺教学团队、社区管理与服务教学团队等
教学建设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拥有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4个、省级特色专业群1个,省级高水平高职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在课程建设上,2024年,学校被省教育厅立项的35项质量工程项目中,有3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省级一流核心课程。学校自2020年-2022年间21项省级质量工程课程类项目中验收结论为优秀的项目共计2项,分别为《药理学》《中国茶文化与茶艺》,结论为良好的项目共计10项。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5月,学校共获得共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0项。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省级奖项47个。近五年来,学院共获得600余个职业技能大赛奖项,其中国赛一等奖9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26项,省赛一等奖87项、二等奖187项、三等奖214项,技能大赛总分在全省名列前茅,多次获得安徽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组金奖、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2024学年,学校获安徽省级质量工程教学成果奖项目特等奖,这是继2022年后学校再次获得该项目特等奖。同时,另有4个项目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 项。举办第十七届教学比赛暨教学能力比赛,参加全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推荐国家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3项,立项2024年度安徽省高校科学研究项目52项,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立项35项。
合作交流
学校自2020年起与合肥师范学院、2023年起与安徽建筑大学开展了本科生联合培养工作,实现了中职、高职、本科阶段教育的贯通。2024学年,学校与安徽大学、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牵头,联合42家行业龙头企业、24所职业院校、2所科研机构、6个行业协会等共同参与成立“全国智慧城市设施安全管理(城市安全生命线)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云南工商学院、湖南金职伟业母婴护理有限公司共同牵头,联合34所相关领域学校、26家上下游企业及1家行业协会共同成立安徽省婴幼儿照护产教融合共同体。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共牵头或参与成立24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筹备建设两个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学前教育学院已与新华幼教集团签约,健康养老学院借助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启动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实践中心项目。据2019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与日本、韩国等多个中国以外的学校、机构建有合作关系,与韩国韩瑞大学合作办学开展“2+2”服装设计专业本科教育,与国际教育研修协会开展商务日语专业海外实习项目。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截止2023年12月,图书馆纸质图书101.2813万册,数字资源121万册。截至2023年6月官网数据显示,学院图书馆总建筑面积为1.24万平方米,设有二个大型图书借阅室、一个期刊阅览室、两个电子阅览室和一个学生自修室,阅览室座位数共1300多个;建有高速、可靠、安全的数据中心机房。在图书馆数字化资源服务上,学校采购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博看期刊、超星名师讲坛、读秀学术、EBSC0、银符考试题库、百度文库(高校版)等9个数据资源,共享了方略学科导航、书香江淮、E线图情等10个数据库资源。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5月,学校学校拥有各类实验、实训室147个,设立城市绿色能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城市更新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徽茶文化旅游管理服务发展研究中心三所校级产学研平台。
科研成果
截至2025年5月,学校,累计立项省级高校优秀人才项目60项,累计立项高校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共166项,入选教育部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项目1项。
2024年,学校共有5项成果获省教学成果奖,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全校教师共发表了122篇论文,其中二类及以上论文3篇,三类论文29 篇、四类论文90篇,学校立项了26项校级教科研项目,并获批87项省级教科研课题,其中省级质量工程项目35项、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52项。此外,学校教师积极参与各类专利发明,发明专利共计14项。
校园文化
校徽
学院校徽主体由金色麦穗,红色圆形和汉字“城市”以及英文“College”构成。金色麦穗象征着丰收,意味学院培养学生的累累硕果;红色圆形象征太阳,富有生命力和朝气;“城市”二字不仅体现校名中的城市二字,更表达了学院服务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办学特色;底部的1981为建校年份。
校旗
校旗为长方形旗帜,印有校徽、中文校名全称和校名英译全称。
校训
学院校训是厚学、笃行、奋进、创新。
校歌
学院的校歌是《筑梦》。
办学理念
学院的办学理念是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立足安徽、服务城市。
社团文化
学院操舞俱乐部,成立于2017年9月,受学院团委、公共教学部和社团联合会统一管理,一直开展方向正确、积极向上、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
学校恒暄社会工作服务社团在新站区磨店社区和学校的支持下成立,承接了老少文娱活动、社区调研、安全宣讲等多项社会服务项目。社团在2023-2024年间累计承接并开展60余场社会服务活动,覆盖周边社区,服务达约3000余人次。社团秉持“为民服务,助人自助”的理念,举办“非遗课堂进社区”“传统插花体验课”等活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学院康复协会、护理协会等社团积极投身社会服务活动;老吾老志愿队深入养老机构,为老人提供关怀。
学院棋艺社和手工社,通过巩固管理机制、强化主体责任以及加强团队建设,引导学生社团规范管理、凸显特色;从优化管理服务体系、深化思政教育引领、强化价值导向到创新发展运营模式等三个维度,推动社团实现高质量发展。成员以社团工作为中心,以促进社团发展为纽带,积极组织开展第二届“少荃湖杯”象棋高校联赛、棋艺摊位游玩、师生共同剪窗花、烧箔画体验等活动,社团开展日常活动共计26次,内容涉及技能实践、文化传播、社会服务等方面。
行政管理
校区建设
截至2025年5月,学校共有新站(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高教基地淮海大道300号)、经开(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耕云路158号)和新桥(在建)3个校区,实际占地970亩,总建筑面积32.3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97969.09平方米,包括各类教室、实验室、办公室、会议室等。建有室内体育馆2个,400米标准塑胶田径场1个,300米塑胶田径场1个,配备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的体育设备和器材。
学校荣誉
学院是安徽省首批“高水平学校和专业群”建设单位,安徽省首批“三教”改革示范校,全国首批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安徽省首批专升本学生联合培养试点单位,安徽省“高职发展标杆校”和“技能大赛标杆校”,安徽省党建工作示范校,安徽省第四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立项试点单位,工信部首批“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实施单位,安徽省首批省级创业学院,安徽省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国家旅游局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第二届安徽省文明校园、安徽省直文明校园、合肥市卫生先进单位、合肥市双拥合格单位,获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获评2023年安徽省教育事业统计工作优秀单位、2023-2024年高教基地统战联盟优秀单位。学院牵头成立的“安徽现代城市职业教育集团”入选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
2024年,学校荣获第二届安徽省文明校园荣誉称号,通过安徽省“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验收。
2025年5月,学校获高教基地“最优安全校园”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
学院章程.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2023-07-07
【采购公告】转载: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新桥校区一期跟踪审计服务公开招标公告.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2025-02-14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质量年度报告(2024).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2025-06-19
现任领导.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2025-06-19
学校简介.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2023-05-25
首页机构设置.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2025-06-19
轨道交通学院简介.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轨道交通学院.2025-06-23
专业建设.城市建设学院.2025-06-23
学院概况.信息技术学院.2025-06-23
回眸2016:学院发生的十件大事.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2025-06-23
跨越2017:讲述安城院里的10个故事.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2025-06-23
收获2018: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十件“新”事.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2025-06-23
喜报!我院荣获安徽省文明校园荣誉称号.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2025-06-23
安徽一高校开建新校区.合肥晚报.2025-06-23
信息名称: 教育部关于公布2022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05-25
教育教学.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2023-05-25
蚌埠工业与商贸职业技术学校举行高职专业学院、高职中专分校揭牌仪式.蚌埠工业与商贸职业技术学校.2025-06-23
学院概况.健康养老学院.2025-06-23
学院简介.学前教育学院.2025-06-23
学院简介.安徽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财务金融学院.2025-06-23
学院简介.商贸管理学院.2025-06-23
中心简介.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图文信息中心(图书馆).2023-06-18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3).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2024-06-03
社联风采 | 2023—2024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活力社团”风采展示—操舞俱乐部.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2025-06-23
安城要闻丨学院获高教基地“最优安全校园”荣誉称号.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202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