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Zheji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是2021年经教育部批准、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设置,由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办的全国第一所药科类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全国药监系统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全省第一所公办职业本科院校。

学校溯源于1986年办学的浙江省医药学校,是浙江省第一所药学类中等专科学校;1999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建浙江医药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全国第一所公办医药类专科层次高等院校。2021年,成立浙江药科职业大学,开启了学校发展崭新篇章。2023年,获批成为学士授权单位。2023年1月9日,浙江药科职业大学与新昌县人民政府共建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新昌学院。2024年12月,省教育厅与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签约共建浙江药科职业大学。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奉化、鄞州2个校区,占地面积1410亩,总建筑面积39.12万平方米。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开设职业本科专业23个,专科专业15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6000人,教职员工760人,专任教师624人,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比91%,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6%。学校聘请来自行业企业能工巧匠、专家326人,获得省市药品GMP、GSP、医疗器械规范检查员资格教师80人,入选浙江省职业检查“双百尖兵”工程42人。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浙江省“151人才”、黄炎培职业教育奖等杰出教师。

在2025上海软科中国职业技术大学排名中,浙江药科职业大学位列第33名。

历史沿革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1965年,宁波商校中药专业成立。1986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浙江省医药学校。1987年,浙江省宁波商业学校(中药)并入浙江省医药学校。1999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建浙江医药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浙江省卫生厅、省教育厅将浙江医学职业技术学院定名为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2年6月,学校顺利通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2000年1月,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成立。2004年11月,正式被国家教育部确认独立学院。2015年,学院入围浙江省首批“加强应用型建设试点本科院校”。2016年3月,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更名为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2021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根据《教育部关于同意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转设为浙江药科职业大学的函》(教发函〔2021〕84号)和《教育部关于修改部分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标识码的函》(教发函〔2021〕100号)精神,统筹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办学资源,设置浙江药科职业大学,学校标识码为4133016207。2023年1月9日,在新昌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暨人才工作会议上,浙江药科职业大学与新昌县人民政府共建“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新昌学院”签约仪式举行。2025年4月22日上午,浙江药科职业大学磐安现代中药产业学院揭牌。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设有药学院、中药学院、护理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学校开设职业本科专业23个,专科专业15个。

参考资料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1月,学校建有校级在线精品课程56门,其中获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1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6门、宁波市慕课15门,重点推进建设6个职业本科专业(群)教学资源库 。8部教材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部教材获浙江省教育厅推荐参选国家优质教材,4部教材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8部 教材入选省级“十四五”首批重点教材,8部教材入选省高校“十三五”第二批新形态教材。截至2024年1月,学校建成8个虚拟仿真实验室,建有智能制造冻干粉针车间、 中药产业链仿真系统等20个虚拟仿真平台/软件。2023年“药学类专业虚拟仿真 实训基地”项目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2024年度,1门课程入选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3门课程入选省级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获浙江省“十四五”第二批重点教材13部。截至2025年6月,学校聚焦“健康中国”“健康浙江”重大战略部署,主动对接浙江省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宁波市“361”万亿级产业集群,打造以药学、中药学为核心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护理学协同发展的应用型学科布局,构建以药品类、健康护理类、医疗器械类为核心的专业群体系。学校牵头申报增设6个职业本科专业被教育部列入职业本科专业目录。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聚焦“健康中国”“健康浙江”重大战略部署,主动对接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宁波市“361”万亿级产业集群,打造以药学、中药学为核心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护理学协同发展的应用型学科布局,构建以药品类、健康护理类、医疗器械类为核心的专业群体系,开设职业本科专业23个,专科专业15个,系全国药学类职业本科院校中保持专业设置最全、招生体量最大、制定标准最多的院校。2022-2023学年,学校刊发《药苑参考》8期,提供学科情报分析4期,开展信息素养培训20场,组织浙药大第二届“药图杯”信息检索大赛,组织参加全国 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浙江省省赛,获得全国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赛阶段获得金奖2项,银奖4项,铜奖3项。

师资规模

截至2025年6月,学校实施“药聚人才”计划,有教职员工760人,专任教师624人,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比91%,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6%,聘请来自行业企业能工巧匠、专家326人,其中聘任药监干部“四明学者”36人,聘任“产业教授”55人。实施“药育人才”计划,启动“百名学者教授进园入企”“百名名企工匠进课堂”“百名药监干部上讲台”工程,充实壮大技术技能型专任教师队伍。80名教师获得省市药品GMP、GSP、医疗器械规范检查员资格,42人入选浙江省职业检查“双百尖兵”工程。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黄炎培杰出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浙江省“151人才”、浙江省“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省级教学名师、甬江引才工程青年创新人才、宁波市领军拔尖人才等杰出教师。拥有教育部课程思政教育名师团队、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省级思政名师工作室。

合作交流

国内交流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聚焦区域产业发展,打造“1+N”产教融合生态圈。学校联合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等292家单位共建全国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6个;紧密联动绍兴市滨海新区等省级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集群核心区及“世界500强”国药集团、华润医药等头部医药企业共建“绍兴生命健康市域产教联合体”。服务县域块状特色产业发展,打造了覆盖“县域-镇域-园区-企业”的产业学院网络,新昌县生物医药产业学院、磐安现代中药产业学院、仙居县医疗器械产业学院、湖州长兴医疗器械产业学院、湖州吴兴美妆产业学院、台州临海华海药剂产业学院等。共育DTP卓越药师、CRC临床协调员等创新人才,共研原料药与药物制剂专业等技术,开展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等社会培训项目。学校牵头建有生命健康市域产教联合体、现代医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食品药品高技能职业人才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等三大省级平台,实现产教融合项目大满贯。

国际交流

截至2025年6月,学校立足宁波市港口、奉化区对台、中东欧战略合作等地缘优势,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入选教育部交流学习计划的“中国文化之旅”项目,与芬兰东南应用科技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等10余所大学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吸引来自美国、德国、芬兰、马来西亚、苏丹及台湾等国(境)外的青年来校参观交流与技能培训。

教学成果

2022年10月至 2023年5月,学校共计 46 支团队参与并完成第十六届浙江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 其中4支团队分别获省赛一等奖 1 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后续国赛中,摘得国赛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截至2023年12月,近三年,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各类竞赛中获奖70余项。截至2025年6月,学校牵头申报增设6个职业本科专业被教育部列入职业本科专业目录;受教育部委托牵头制定国家教学标准14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各类教学建设项目43余项。《“三色·三药·三能”新药科人才培育行动实施方案》人才培养专项行动方案被纳入《全省教育系统全面服务“三支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学校《“政校行企研”协同推动我省医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得到副省长张雁云批示。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6月,学校建有药学专业应用基础研究服务平台、制药技术研究服务平台、浙产道地特色中药开发与品质评价研究服务平台、医疗器械研发与质量安全评价服务平台、食品质量与营养产学研服务平台等5个学科创新服务平台,以及省级首批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特色原料药与制剂质量提升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转化平台宁波分中心、宁波市重点实验室等十余个省级市级创新平台和载体。与奉化区区人民政府、浙江大学药学院三方签订奉化先进药物高端创新研发项目框架协议。建有新芝生物新产品应用研究实验室、浙药-大红鹰药品联合实验室、浙药-哈迈食品安全联合实验室等校企合作技术平台。

科研资源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图书馆由奉化校区和鄞州校区两个分馆组成,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目前馆藏纸质文献总量为81万余册,全文电子图书48万余册,电子学位论文约91万册,中外文数据库86余种,订购中外文纸质报刊645余种,内容涵盖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各门类,重点收藏医药、生物、食品、医药化工及器械等类别,已形成学科门类齐全、专业特色鲜明,印刷型与数字型文献并重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科研成果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12项,获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学校教师主持项目获批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2021年,学校3部教材入选“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部教材(《药物制剂技术(第三版)》)入选首届国家优秀教材奖,6个案例入选省高职院校“互联网+教学”优秀案例。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建成27项国家级专业、课程和教材,牵头申报增设4个职业本科专业被教育部列入职业本科专业目录,主持制定国家级、省级各类教学标准8个,为国家、省域专业标准体系建设提供“浙药方案”。共立项纵向课题66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课题共立项6项,厅市级课题共立项36项,市局级课题共立项 24 项,立项横向课題61项。2023 年学校教师共发表科研论文88篇,其中 SCI、EI年收录22篇、中文核心7篇。共获得市局级科研成果奖1项,厅市级科研成果奖1项。出版学术专著1本,2023年,学校知识产权成果共计授权12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计算机软件举作权项。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1个,开发产教融合型课程35门,实施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7项。入选浙江省教育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典型案例。开发三叶崖爬藤、浙贝、白芨等中药材,为企业获得经济效益4亿多元。与宁波海尔施(大红鹰)药业有限公司合作,获得国家药品监管局仿制药批件,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470多万。药物制剂专业团队为“单项冠军”企业解决34项技术难题,为医院开发制剂10余个。

参考资料

学校排行

上海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2022):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排名全国第600名。校友会中国职业技术大学排名(202):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排名全国第18名。在2025上海软科中国职业技术大学排名中,浙江药科职业大学位列第33名。

校园文化

校徽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校徽校标主图案呈圆形,由三个同心圆组成,中心圆以海水蓝为主色调,以白色的中药植物、文字图案为辅色调,外环以白色为基色配以黑体中英文字、环线,黑、白、蓝三色均匀搭配,中心内圆中间图案以英文校名首字母Z、J、P、U作为标志核心识别,是ZhejiangPharmaceuticalUniversity的缩写,四个字母连接构成典型的分子结构苯环和象征中国传统医药的草药(远志厚朴)图形相结合,寓意着蓝色科技和绿色生命的结合;中药与西药的结合;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本土与国际的融合z、j的结合像人在做跳跃运动,寓意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字母图案的周围配以远志和厚朴,表明了学校以培养医药人才为核心整个图形采用三个同心圆,象征着众志成城、同心合力,共创未来,象征着药校人的团结与拼搏进取。

校训

厚德厚朴,励志远志。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校训厚德厚朴,励志远志释义:

高校是人才的培养基地,人才的最高标准在于树其德,德是人的立身之本,将"德"置于首位,强调它的重要性和根本性。"厚"是崇尚,是积累,"厚德"表明学校的首要任务在于致力培养人的品行、道德、操守。"朴"是对人的基本素质提出的要求,也是一种理念。"厚朴"强调追求真理,尊重真理,探索真理。"厚朴"倡导求真务实的作风,强调脚踏实地创新创业的氛围。"厚朴"还是一味常用中药,性温,味苦、辛,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之功能,与学校的医药特色相统一。"志"是人的动力机理,每个人每时每刻的进步都在受自己的志向牵引,是人的动力源泉。"有志者,事竟成;志不立,事无成。励志在于鼓励人树立崇高远大的志向,励志又远志,方可成大器,行大义,积大德,举大事,创大业。"远志"也是一味中药,性温,味苦、辛,具有安神益志、祛痰、消肿之功能。

校园环境

校区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有奉化区、鄞州2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410亩,总建筑面积39.12万平方米,另建有新昌现代智能制药产业学院。

奉化校区: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四明路666号。

鄞州校区: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鄞县大道东段888号。

新昌现代智能制药产业学院:新昌学院选址新昌县主城区,利用现有教育空间改造,将于2026年全面启用。过渡期间,学校将通过与新昌技师学院开展“3+2”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学生实习实训、深化与新昌药企产学研合作等途径全面启动与新昌的战略合作。

标志建筑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学校简介.浙江药科职业大学.2024-01-04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爱企查.2024-05-27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章程.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招生网.2025-06-26

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5-06-26

现任领导.官网.2024-05-22

校歌校训.浙江药科职业大学.2025-06-26

专业介绍.浙江药科职业大学.2025-06-26

学校概况.浙江药科职业学院招生网.2025-06-26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阳光高考.2025-06-26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与新昌县共建“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新昌学院”.浙江新闻官网.2025-06-26

娄小娥校长参加省优化调整高校办学体制共建协议签约仪式.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新闻网.2025-06-26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软科.2025-06-26

学校概况.官网.2023-05-22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设置浙江药科职业大学的通知.浦江县人民政府.2023-05-22

磐安现代中药产业学院揭牌!.微信公众平台.2025-06-26

学校机构.浙江药科职业大学.2025-06-26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3).浙江药科职业大学.2024-05-22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质量年度报告(2024).浙江药科职业大学.2025-06-26

凝心聚力新征程 砥砺奋进再出发——2022年新年贺词.官网.2023-05-22

我校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群入选浙江省高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名单.官网.2023-05-22

我校5个专业入选省高校“十三五”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官网.2023-05-22

学校再添三项省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官网.2023-05-22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中国教育在线.2023-05-22

我校5门课程获浙江省第二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官网.2023-05-22

我校2门课程获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官网.2023-05-22

我校2门省级精品课程顺利通过省教育厅验收.官网.2023-05-22

学校今年又添一门国家精品课程.官网.2023-05-22

我校课程建设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官网.2023-05-22

我校喜添2门省级精品课程.官网.2023-05-22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2022年新年贺词.微信公众平台.2024-02-03

喜讯︱浙药大2个基地获批宁波市社科院第六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微信公众平台.2024-02-03

图书馆情况介绍.官网.2023-05-22

砥砺初心育人才 勇担使命强浙药——2020年新年贺词.官网.2023-05-22

我校马舒伟老师参与的研究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官网.2023-05-22

我校科技成果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官网.2023-05-22

我校参与完成一科研项目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官网.2023-05-22

2023年医药类大学排名|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排名第77位.更三高考.2023-05-22

校标校训.官网.2023-05-22

我校与新昌县隆重举行共建“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新昌学院”签约仪式.浙江药科职业大学.202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