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院
外交学院(英文:China Foreign Affairs University,CFAU),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唯一直属、外交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两部共建的小规模、高层次、特色鲜明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外交学院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24号,分为展览馆路校区和沙河校区,展览馆校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24号,沙河校区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南三街5号院。
外交学院创办于1955年,是由周恩来总理提议,党中央、毛泽东主席批准所成立的高校。1958年8月,学校改名为国际关系学院;1961年10月,恢复原校名外交学院。2013年,外交学院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外交学院成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建设高校名单。2022年2月,外交学院“政治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
根据2024年5月学院官网显示,外交学院拥有10个教学单位,11个本科专业,30余个研究中心,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外交学院建设有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和中国国际法学会两个国家一级学会以及北京市“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
截至2023年9月,外交学院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681人,在校生数3427人,全日制在校生2681人,普通本科生1635人,硕士研究生862人,博士研究生116人,留学生69人,进修生200人。学校有教职工486人,其中专任教师234人;学校总占地面积34.46万平方米,产权占地面积为34.46万平方米,学校总建筑面积为19.39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行政用房面积(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共64018.16平方米,其中教室面积13328.01平方米(含智慧教室面积400平方米),实验室及实习场所面积4280.6平方米,体育馆面积15332.57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22000平方米。
在2024软科中国语言类大学排名中,外交学院位列第4名,全国参考排名111名。
历史沿革
筹备建设时期
1952年,周恩来总理多次提议要设立外交学院;1953年10月,筹建外交学院的相关事宜在多次讨论之后被外交部党组讨论通过。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过后,中央做出了“加强外交工作,大力培养干部,筹备外交学院”的决定;同年9月1日,在外交部上报周恩来总理关于筹备外交学院相关事宜的讨论意见,周恩来总理亲自上报中央,经党中央、毛泽东主席的批准,决定在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的基础上正式创办外交学院。
外交学院时期
1955年9月10日,外交学院正式成立,成立大会在北京西苑的中直机关礼堂召开,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校名。1956年3月,外交学院迁入新建校舍,地址位于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外展览馆路。1957年7月21日,周恩来总理出席外交学院1957届毕业生毕业典礼并发言,鼓励青年学子积极投身外交事业。1958年1月,外交部向周恩来总理与陈毅副总理提出修改学院名称的提议,并提出扩大学院培养干部的范围。
国际关系学院时期
1958年8月1日,外交学院改名为国际关系学院。1960年10月,国际关系学院成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之一。
恢复外交学院时期
1961年10月5日,国际关系学院正式恢复“外交学院”的校名;陈毅副总理担任外交学院院长,陈辛仁同志担任外交学院副院长。1977年10月26日,文革结束后,35名原外交学院职工向邓小平同志联名上书,提请恢复外交学院。1978年,外交部决定恢复外交学院办学。1979年,外交部批准成立外交学院党委会和筹备组,其主要工作是筹备外交学院恢复办学事宜,李恩求同志任党委书记和筹备组组长。1980年,在各方努力之下,外交学院正式复校。
发展建设时期
1981年,外交学院在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当中获得国际关系、国际法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外交学院开始招收国际关系博士生。2002年5月,为了满足中国外交人才培养的需求,经外交部党委批准,外交学院计划开辟新校区,扩大办学规模,并与北京市昌平高教园区签订入驻协议。2003年,外交学院获得外交学博士学位授权。2005年3月,外交学院新校区(沙河校区)建设项目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立项。2007年,外交学院沙河校区建设工程正式开工。2009年,外交学院沙河校区扩建工程(一期)西区封顶仪式举办。2012年9月,外交学院沙河校区正式落成,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访问外交学院新校区,并题写“中国外交官的摇篮”;同月,外交学院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2014年1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与教育部签署共建外交学院的协议,签约仪式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两部在政策扶持、经费保障等方面加强对外交学院的支持力度。2016年,中国外交培训学院揭牌;外交学院加挂中国外交培训学院牌子。
2017年9月21日,外交学院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2月,外交学院“政治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
学校规模
院系情况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外交学院设有外交与外事管理系、英语系、外语系、国际法系、国际经济学院、基础教学部、研究生部、国际关系研究所、国家安全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0大教学单位,以及亚洲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等30余个研究中心;开设11个本科专业。
师资情况
截至2023年9月,学校现有教职工486人,其中专任教师234人,外聘教师44人;折合教师总数约为279人。外聘教师与专任教师人数之比为0.19:1;按折合学生数3427人计算,生师比为12.28;学校有青年教师奖获得者3人,省级高层次人才7人,北京市教学名师7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3人,北京市优秀教师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13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9月,学校学科覆盖法学、文学、经济学3个学科门类;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政治学),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4个(国际关系、外交学、国际政治、政治学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政治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5个(政治学、外国语言文学、理论经济学、法学、国家安全学),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5个(国际关系、外交学、政治学理论、国际政治、科学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运动、国际法学、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世界经济、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国际安全、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翻译硕士、法律硕士和金融硕士);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建设学科1个(政治学),北京市高精尖学科1个(中国特色国际关系与外交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际关系和外交学),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政治学),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国际关系、外交学和英语语言文学)。
教学情况
2022年9月,外交学院“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英语经论、法语阅读、国际公法、政治经济学”五门课程入选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名单。截至2023年9月,学校有省部级实验教学中心1个(外交外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涵盖模拟法庭、同声传译和国际经济贸易等25个实验室;当前学校11个本科专业中,有6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外交学、英语、翻译、法语、法学以及国际经济与贸易),2个省级一流专业(法学、法语),1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此外,法学专业首批入选国家卓越涉外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建设有4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包括2门线下、1门线上、1门线上线下混合),1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7门北京市级精品课,16门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以及12门校一类精品课、25门校二类精品课和40门校级特色课程。
学校交流
2013年1月,外交学院与法属波利尼西亚大学签署协议合作共建孔子学院。外交学院与厄瓜多尔外交学院、墨西哥赛提斯大学、乌克兰外交学院等76个国家(地区)的152所高校(机构)签署合作协议、谅解备忘录,与84所院校展开实质性的交流合作。外交学院每年输送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到美国、英国、俄罗斯、德国、荷兰等国家进行学习,常年接待来自多个国家(地区)的教师、驻华大使等来校进行讲座授课,招收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留学生进入外交学院深造学习。2023年11月,外交学院作为联盟成员,与《北京沙河高教园区高校联盟“北斗星链”内涵发展行动计划》开放实验室等做出合作。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学术期刊
《外交评论》
《外交评论》是外交部主管、外交学院主办的国际政治类中文学术期刊,创刊于1984年,2005年由《外交学院学报》改名为《外交评论》。《外交评论》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国家法学刊》
《国家法学刊》是外交部主管、外交学院主办的国际法专业中文学术期刊,也是中国国际法学会会刊,创刊于2019年。
馆藏资源
外交学院图书馆总面积约为12746平方米,截至2022年9月,图书馆纸质图书资源达到63.48万册,拥有141.4万册电子图书资源,122.26万册电子期刊资源。外交学院图书馆拥有全套的《申报》、1932年至今的《Foreign Affairs》、1861年至今的《Foreign Relations of United States》、2760册的《中国近代史料丛刊》、1947年至今的《Treaty Series of United Nations》等珍藏资源。外交学院沙河校区图书馆保存有《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外交档案》52册,收录了清咸丰至民国初年的各类外交史料;《国家图书馆藏民国孤本外交档案》26册,收录了民国初期涉外铁路、税务等案卷。
科研平台
外交学院拥有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中国国际法学会、亚洲研究所(国家安全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5个科研机构,其中,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和中国国际法学会是国家一级学会。此外,外交学院建设有研究中心40个,包括国家软实力研究中心、非洲研究中心、全国青年外交研究中心、世界政治研究中心、战略与和平研究中心等。其中非洲研究中心于2013年入选“中非智库10+10合作伙伴计划”,是10个国家级非洲研究智库之一。
学术成果
2022年6月,外交学院高尚涛教授项目《弘扬人类共同价值:国际关系“价值驱动理论”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2022年12月,王莉副教授课题“以‘双奥’遗产保护利用为抓手推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的思路和举措研究”获北京市社科基金决策咨询项目立项。外交学院副院长王帆教授的论文《责任转移视域下的全球化转型与中国战略选择》在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得二等奖。
外交学院江国青教授主编的法学类马工程重点教材《国际公法学(第二版)》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中荣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奖项;王春英教授编写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获评2021年北京市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
学校排行
在2024软科中国语言类大学排名中,外交学院位列第4名,全国参考排名111名。
校园文化
校徽
外交学院校徽由和平鸽、经纬线、摊开的书本与中英文校名组合而成;位于校徽中心的经纬线代表了外交学院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办学方针;和平鸽代表中国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校徽下方翻开的书本寓意用知识奉献外交事业;校徽上方为周恩来总理所题写的“外交学院”校名,下方为外交学院的英文校名。
校旗
外交学院校旗采用蓝底白字,中心位置是周恩来总理所题写的校名,校旗整体呈长方形。
校训
外交学院校训为: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这是周恩来总理向中国外交工作人员提出的十六字方针。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区情况
展览馆校区
外交学院展览馆校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24号,占地面积64289.96平方米,邮编为100037。
沙河校区
沙河校区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高教园南三街5号院,占地面积288666.67平方米,邮编为102206。
参考资料
学校简介.外交学院.2024-04-23
【今日长外】六十载耕耘跋涉,一甲子砥砺前行———外交学院授予我校“优质生源基地”.长春外国语学校.2024-05-28
学校章程.外交学院官网.2023-04-07
外交学院.信用中国.2024-05-28
外交学院2022年本科招生章程.外交学院本科生招生信息网.2023-04-07
外交学院.软科排名.2024-04-23
外交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22-2023学年)公开.doc.外交学院.2024-05-28
历史沿革.外交学院官网.2023-04-07
学院概况.外交学院本科生招生信息网.2023-04-07
外交学院校友毛宁履新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微信公众平台.2024-05-28
高招丨这所大学报考难度比肩清北,报上“躺着”当公务员,端铁饭碗!.求学杂志.2024-05-28
现任领导.外交学院.2024-04-23
王世廷出任外交学院党委书记,此前担任中国驻瑞士大使.腾讯网-澎湃新闻.2024-07-03
昌平教育.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2024-01-20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教育部网站.2024-05-28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4-08
4.信息资源.外交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24-05-11
外交学院研究生部简介.外交学院官网.2023-04-08
外交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外交学院信息公开网.2023-04-07
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简介.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2023-04-07
英语系专业设置.外交学院英语系.2023-04-07
外语系简介.外交学院外语系.2023-04-07
国际法系人才培养.外交学院国际法系.2023-04-07
国际经济学院简介.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2023-04-07
基础部概况.外交学院基础教学部.2023-04-07
组织机构.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2023-04-07
国际教育学院简介.外交学院官网.2023-04-07
我院翻译、法语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三个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外交学院信息公开网.2023-04-07
我院5门课程入选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名单.外交学院信息公开网.2023-04-07
留学生教育.外交学院官网.2023-04-07
科学网:沙河高教园区高校联盟发布“北斗星链”内涵发展行动计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网.2024-01-29
期刊简介.外交评论.2023-04-07
征稿启事.外交学院国际法系.2023-04-07
基本情况.外交学院图书馆.2023-04-07
馆藏特色.外交学院图书馆.2023-04-07
研究中心.外交学院官网.2023-04-07
学术期刊.外交评论.2023-04-07
科研概况.外交学院外交学院官网.2023-04-07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喜报.外交学院科研处.2023-04-07
外交学院王莉副教授荣获2022年度北京市社科基金决策咨询项目立项.北京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2023-04-07
喜报: 王帆副院长荣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外交学院科研处.2023-04-07
历任领导.外交学院官网.2023-04-07
外交学院(展览路校区).北京市人民政府.2023-04-07
外交学院(沙河校区).北京市人民政府.2023-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