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徐长卿

徐长卿

徐长卿(拉丁学名:Vincetoxicum pycnostelma),别名铜锣草、黑薇、尖刀儿苗,是萝藦科鹅绒藤属植物。徐长卿喜温暖、湿润。耐热、耐寒。忌积水。生于向阳山坡、草地、路边、田边草丛中。其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

徐长卿是多年生直立草本,高约1米;根须状;茎不分枝,稀从根部发生几条,无毛或被微生。叶对生,纸质,披针形至线形,两端锐尖,两面无毛或叶面具疏柔毛,叶缘有边毛;侧脉不明显;叶柄长约3毫米,圆锥状聚伞花序生于顶端的叶腋内;花萼内的腺体或有或无;花冠黄绿色,近辐状;副花冠裂片5,基部增厚,顶端钝;花粉块每室1个,下垂;子房椭圆形;柱头5角形,顶端略为突起。蓇葖单生,披针形,向端部长渐尖;种子长圆形;种毛白色绢质。其花期是5-7月,果期是9-12月。

徐长卿的根及根状茎,或带根全草可入药。其味辛,性温。归肝、胃经。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活血,去痛止痒,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痹痛,腰痛,脘腹疼痛,牙痛,跌扑伤痛,小便不利腹泻痢疾湿疹荨麻疹,毒蛇咬伤。其具有镇痛、镇静,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抗炎药和抗变态反应,抗菌等药理学作用。经现代临床研究其可治疗神经衰弱、腱鞘囊肿、慢性胃窦炎、银屑病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历史

“徐长卿”一名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别名“鬼督邮”,唯《唐本草》另有“鬼督邮”,又名“独摇草”,与“徐长卿”不同。《唐本草》载:“徐长卿”“所在川泽有之,叶似柳,两叶相当,有光泽,根如细辛,微粗长,黄色而有臊气”;《蜀本草》载:“子似萝藦子而小核”,均似本种。但考证张刻重订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上,山草类下“徐长卿”图和蒙自市陆刊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卷七,山草类“徐长卿”图,二者图形相同,均包括两株植物,与现称“徐长卿”不同;又唐慎微,《重订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卷七,草部上品之下的“徐长卿”图:“溜州徐长卿”及“泗州徐长卿”亦均不似本种。因此,《神农本草经》所载“徐长卿”是否即为徐长卿,仍有进一步考证的必要。

救荒本草》,卷上,草部,“尖刀儿苗”:“生密县梁家衡山野中,苗高二三尺,叶似细柳叶,更又细长而尖,叶皆两两插茎而生,叶间开淡黄花,细尖角儿,长二寸许,麄如萝卜,角中有白穰及小匾黑子。其叶味甘,采叶煠熟,水洗淘净,油盐调食。”根据上述描写和原书的图形,十分可能就是徐长卿。

形态特征

徐长卿是多年生直立草本,高约1米;根须状,多至50余条;茎不分枝,稀从根部发生几条,无毛或被微生。叶对生,纸质,披针形至线形,长5-13厘米,宽5-15毫米(最大达13×1.5厘米),两端锐尖,两面无毛或叶面具疏柔毛,叶缘有边毛;侧脉不明显;叶柄长约3毫米,圆锥状聚伞花序生于顶端的叶腋内,长达7厘米,着花10余朵;花萼内的腺体或有或无;花冠黄绿色,近辐状,裂片长达4毫米,宽3毫米;副花冠裂片5,基部增厚,顶端钝;花粉块每室1个,下垂;子房椭圆形;柱头5角形,顶端略为突起。蓇葖单生,披针形,长6厘米,直径6毫米,向端部长渐尖;种子长圆形,长3毫米;种毛白色绢质,长1厘米。

花期

徐长卿的花期是5-7月。

果期

徐长卿的果期是9-12月。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徐长卿分布于日本朝鲜

中国分布

徐长卿产于中国的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河北省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山东省、安徽、江苏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北、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区。

生长习性

徐长卿喜温暖、湿润。耐热、耐寒。忌积水。生于向阳山坡、草地、路边、田边草丛中。其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强,中国的南北方各地均可栽培。土壤以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较好。

繁殖方式

徐长卿繁殖方法有:

1.种子繁殖。春播,播深3厘米。直播行距20厘米,亩用种250克。育苗行距15厘米,亩播量2.5千克。休眠期移栽,行株距20厘米×8厘米。

2.分株繁殖。挖出根状茎,选健壮植株,剪去须根,留根长5厘米,分株,每株带1~2个芽。栽植同育苗移栽。

栽培技术

徐长卿栽培管理要点有:

选地与整地

选富含腐殖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块。施农家肥,翻30厘米,作宽1.2米、高25厘米的高畦,开排水沟。

田间管理

苗高5厘米时,间苗;苗高7厘米时,定苗。株距6~8厘米。结合中耕,及时除草。定苗后追肥。高20厘米左右追肥培土。干旱及时灌溉。忌积水。搭支架拉绳绑缚,防倒伏。

病虫害防治

徐长卿有根腐病、叶斑病、蚜虫红脊长蝽等病虫害。易发病害,发病初期用杀菌剂防控,预防为主。

药用价值

药用部位

萝藦科植物徐长卿的根及根状茎,或带根全草。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根茎及根,洗净晒干;全草晒至半干,扎把阴干。

性状

徐长卿根茎呈不规则柱状,有盘节,长0.5~3.5厘米,直径2~4毫米。有的顶端带有残茎,细圆柱形,长约2厘米,直径1~2毫米,断面中空;根茎节处周围着生多数根。根呈细长圆柱形,弯曲,长10~16厘米,直径1~1.5毫米。表面淡黄白色至淡棕黄色或棕色,具微细的纵皱纹,并有纤细的须根。质脆,易折断,断面粉性,皮部类白色或黄白色,形成层环淡棕色,木部细小。气香,味微辛凉。

炮制

雷公炮炙论》:“凡采得粗杵,拌少蜜令遍,用瓷器盛,蒸三伏时,日干用。”现行,取徐长卿,除去杂质,抢水洗净,切段,阴干或低温干燥。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显微鉴别

横切面:表皮细胞外侧壁增厚。皮层宽阔,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或草酸钙簇晶。内皮层凯氏点明显。维管束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细胞均木化。

茎横切面:表皮外被角质层。皮层最外1列外皮层细胞壁切向增厚。中柱鞘纤维断续成环。维管束双韧型。髓部有大空腔。

叶横切面:栅栏细胞1列。中脉维管束双韧型。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理化鉴别

1.取徐长卿粉末0.5g,置试管中,加水2ml,管口盖一块用水湿润的滤纸,滤纸上加氯亚氨基2,6-二氯醌1份与硼砂32份的混合试剂少量,混匀,将试管加热至微沸,滤纸显蓝色。

2.薄层色谱:取徐长卿粉末1g,加乙醚10ml,密塞,振摇1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丙酮1ml使溶解,供点样。另以丹皮酚丙酮溶液(2mg/ml)为对照品溶液。分别点样于硅胶G薄层板上,用环己烷-乙酸乙酯(3:1)展开,以盐酸酸性5%的三氯化铁乙醇溶液喷雾,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液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蓝褐色斑点。

功能药性

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归肝、胃经。

1.《神农本草经》:“何公超,温。”

2.《别录》:“无毒。”

3.《品汇精要》:“性温散,气之厚者,阳也。”

4.《生草药性备要》:“味淡。”

5.《药性考》:“有毒。”

6.《贵阳民间药草》:“辛,香,温。”

7.《湖南药物志》:“甘、微苦。”

8.《青岛中草药手册》:“入肝、脾、肺、胃经。”

9.《内蒙古中草药》:“有小毒。”

功效

祛风除湿、行气活血,去痛止痒,解毒消肿。

主治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痹痛,腰痛,脘腹疼痛,牙痛,跌扑伤痛,小便不利腹泻痢疾湿疹荨麻疹,毒蛇咬伤。

1.《神农本草经》:“主鬼物百精,蛊毒疫疾,邪恶气,温疟,久服强悍轻身。”

2.《别录》:“益气延年。“

3.《本草经集注》:“宜腰脚。”

4.《生草药性备要》:“浸酒要药,能除风湿最效。“

5.《药性考》:“(除)关格之症,辟瘟宜服。”

6.《本草求原》:“治跌打散瘀。”

7.《岭南采药录》:“治小儿患腹胀,青筋交加出现于腹皮。又治颠狗咬伤。”

8.《南京民间药草》:“苗浸酒漱口,可治牙痛。”

9.《广西中药志》:“驱寒、散瘀、止痛,解蛇毒。治腹痛,霍乱,跌打,蛇伤。”

10.《福建民间草药》:“益气,逐风,强腰膝,解蛇毒。”

11.《贵阳民间药草》:“补气补血,行血活血,为治月经失调要药。”

12.《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强壮镇静药,治晕车晕船。”

13.《广东中药》:“主治疳积。”

14.《湖南药物志》:“发表,解毒止痛,开胃。”

15.《吉林中草药》:“利尿,强壮,镇静止痛,驱寒散瘀,解蛇毒,通络和血。治脚气,水肿,腹水,胀满,寒性腹痛。”

16.《四川中药志》1982年版:“治神经性皮炎湿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不宜久煎:研末,1-3g,或入丸剂,或浸酒。

使用注意

体弱者慎服。

广西本草选编》:“孕妇慎服。”

附方

1.治风湿痛:徐长卿根24-30g,猪赤肉120g,老酒60g。酌加水煎成半碗,饭前服,日2次。(《福建民间草药》)

2.治慢性腰痛:徐长卿、虎杖各9g,红及已5g。研末。每次0.6-1g,每日2-3次,温开水吞服。(《湖北中草药志》)

3.治寒气腹痛:徐长卿9g,小茴香6g。煎服。(《安徽中草药》)

4.治外伤肿痛:鲜徐长卿根、生栀子等量,同捣烂外敷;另用徐长卿9g,煎水,服时兑黄酒适量。(《安徽中草药》)

5.治血虚经闭:对叶莲6-9g,煨米酒内服或炖肉吃;或研末吞服3g。(《贵阳民间药草》)

6.治月经过多:对叶莲6g,马蹄草6g,月月红6g,毛脉首乌6g,海螵蛸3g。共为末,每用酒吞服3g。(《贵阳民间药草》)

7.治肺热,盗汗,咳嗽:对叶莲6g,鹿含草6g。研成细末,混合成散剂,兑汽水或蒸肉,一次服用,连用3剂。(《贵阳民间药草》)

8.治精神分裂症(啼哭、悲伤、恍惚):徐长卿15g。泡水当茶饮。(《吉林中草药》)

9.治小儿高热抽搐:徐长卿根9g,钩藤4g。煎服。(《安徽中草药》)

10.治肾盂肾炎:徐长卿、旱莲草、萹蓄各15g,金钱蒲、海金砂各9g。煎服。(《安徽中草药》)

11.治瘙痒症:徐长卿适量。煎水洗。(《吉林中草药》)

12.治腿肚生疮:徐长卿全草捣烂敷。(《湖南药物志》)

13.治带状疱疹接触性皮炎,顽固性荨麻疹类风湿性关节炎性皮炎:徐长卿6-12g,水煎服,并煎汤洗患处。(《湖北中草药志》)

14.治结膜炎:鲜徐长卿适量,切碎,调入鸡蛋内,以香油煎熟食之。(《安徽中草药》)

15.治支气管哮喘:徐长卿9g。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16.治蛇伤,虫鳖:取徐长卿15g,酌加水煎成半碗温服;渣捣烂敷伤口周围。(《福建民间草药》)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全草含丹皮酚(PaeonoI),异牡丹酚(isopaeonol)、赤藓糖醇(erythritol),三十烷(triacontane)、十六烯(hexadecene)、硬脂酸癸酯(decylstearate)。另含甾体化合物:β-谷甾醇(β-sitosterol)、直立白薇甙(cynatratoside)B,徐长卿甙(cynapanoside)A、B、C及3β,14β-二羟基5-孕甾烯-20-酮(3β,14β-dihydroxypregn-5-乙二胺20-one)。根含新徐长卿甙(neocynapanoside)A。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1)镇痛作用。徐长卿5g/kg或10g/kg给小鼠腹腔注射,10min出现镇痛作用,1小时候后仍未消失。(2)镇静作用。丹皮酚可使动物自发活动明显减少,并随剂量增加而作用增强;能明显抑制咖啡因所致兴奋,又能延长睡眠时间和巴比妥对动物的麻醉周期、并且有抗惊厥作用。(3)解热作用。用牡丹酚口服,对伤寒菌苗静注引起的小鼠发热有明显解热作用,给药30min达高峰,持续3小时。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1)降压作用。合成牡丹酚溶于丙二醇中给麻醉犬40mg/kg静注,出现短暂降压作用;剂量加到80-120mg/kg时,降压达41%-61%,维持10-20min。(2)抗心肌缺血。兔腹腔注射徐长卿3g/kg,连续7天,不能消除该兔静滴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急性缺血性心电图T波抬高的变化。但其煎剂10-15g/kg小鼠腹腔注射,可使其心肌对86Rb的摄取明显增加,因而认为能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代谢,从而缓解心肌缺血。(3)抗心率失常。丹皮酚于100μg/ml浓度即可显著抑制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并随浓度增大而增强。

3.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对喂饲胆固醇的高脂血症兔每日给徐长卿3g/kg,在第5星期和第9星期的血清总胆固醇和β-脂蛋白均明显降低,嗜碱性粒细胞升高,同时可见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及小动脉脂质沉积较轻。

4.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牡丹酚于50μg/ml,100μg/ml及200μg/ml浓度,能显著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抑制此时大鼠血小板5-羟色胺(5-HT)的释放。

5.抗炎药和抗变态反应作用。丹皮酚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牡丹酚100-200mg/kg腹腔注射,可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郭肿胀;0.5g/kg和1.0g/kg灌服对内毒素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也有显著抑制效果。

6.抗菌作用。平板打洞法证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徐长卿呈中度敏感,对大肠杆菌、宋内痢疾杆菌、绿脓杆菌肠道沙门氏菌不敏感,徐长卿对甲型链球菌也有抑制作用。

7.对平滑肌的作用。徐长卿注射液可使豚鼠类离体回肠张力下降,并可对抗氯化钡引起的回肠强力收缩。

8.其他作用。丹皮酚苯并芘在大鼠肝微粒体代谢有抑制作用。

9.体内过程。牡丹酚经家兔口服,取尿液薄层色谱分离,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其代谢产物,证明其口服被吸收。

10.毒性。牡丹酚0.7k/kg口服可使眼分泌物稍增加,眼粘膜充血。

现代临床研究

徐长卿可治疗神经衰弱、腱鞘囊肿、慢性胃窦炎、银屑病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集解

1.《别录》:“徐长卿,生泰山山谷及陇西,三月采。”

2.《本草图经》:“今淄、齐、淮、泗间亦有之。三月生青苗,叶似小桑,两两相当,而有光润。七八月著子,似萝摩而小。九月苗黄、十月而枯。根黄色,似细辛而粗长,有臊气。三月、四月采。一名别仙踪。”

3.《纲目》:“鬼督邮、及己之乱杜衡,其功不同,苗亦不同也。徐长卿之乱鬼督邮,其苗不同,其功同也。杜衡之乱细辛,则根苗功用皆仿佛,乃弥近而大乱也。不可不审。”

相关传说

据传,赵匡胤发动政变成功后,陈桥兵变,被尊为宋太祖。他为了巩固政权,采用削弱军权,重用文人的政策。徐长卿作为“文人食客”被其录用,进入朝中供职。

话说赵匡胤大权在握,终日饮酒作乐,以致酒色伤身。经不少御医诊治,总是难以治愈。一日,徐长卿看见宋太祖脸色异常,手顶胃区,甚感痛苦,忙前去探问。一问才知道皇上酗酒伤胃,老胃痛病又复发了。徐长卿从小学过医道,略懂一些中医药知识。于是,去野外采集一味草药,煎水给赵匡胤服用,谁知,这味药还真管用,很快,皇上的顽疾竟神奇地解除了。

皇上很惊奇的说:“御医都无奈,你怎有如此医技,此药叫什么名字?”徐长卿答道:“皇上,臣有无礼之罪,此药还没有名字呢。”赵匡胤闻言道:“爱卿,你叫徐长卿,这药就以你的名字命名吧!”

从此,这种中草药有了一个叫徐长卿的药名。

参考资料

徐长卿.植物智.2024-07-27

徐长卿(植物).中国大百科全书.2025-02-13

徐长卿.物种2000官网.2025-02-12

徐长卿.中国自然标本馆.2025-02-12

徐长卿.植物智.2025-02-12

徐长卿.中国植物志.2025-02-12

徐长卿.中国生物志库.2025-02-12

徐长卿(农学).中国大百科全书.2025-02-12

徐长卿.物种多样性数据平台.2025-02-12

徐长卿.中国大百科全书.2025-02-12

徐长卿的传说和功效.遵义市中医院.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