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郭景坤

郭景坤

郭景坤(1933年11月21日—2021年8月17日),男,汉族,出生于上海市,籍贯新会区,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院士。

郭景坤1958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国家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务。1990年被选为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被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21年8月17日郭景坤在上海逝世,享年87岁。

郭景坤早期从事陶瓷与金属封接研究,后从事纤维补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复相陶瓷、纳米陶瓷研究、陶瓷材料的晶界应力设计研究、陶瓷的低温烧结和多相材料的研究。出版《现代陶瓷》《高性能陶瓷论文集》《高温结构陶瓷研究浅论》等著作。先后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何梁何利基金奖等荣誉。其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发明奖二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奖项。

人物经历

早期与学业经历

郭景坤1933年11月21日出生于上海市,籍贯新会区。1950年毕业于钱业中学。1954年到1958年在复旦大学化学系学习顺利本科毕业。

工作经历

1959年到1983年郭景坤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工作。1960年从事两种高铝氧瓷的金属化及其与金属的封接研究。1965年研究成果高铝氧质陶瓷的制造与封接工艺获国家科技发明奖二等奖与国家新产品二等奖。

20世纪70年代开始提出改善陶瓷材料脆性的研究。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1年获评上海市劳动模范;同年研究成果陶瓷基复合材料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983年到199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1984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颁发的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1985年开始主持“陶瓷发动机及其材料与部件研究”的全国攻关研究项目,提出了复相陶瓷的研究方向。1988年担任国家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同年被同济大学聘为教授;获由国防科工委颁发“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1989年提出高温结构陶瓷研究的三大趋势。

1990年被选为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7月起获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低散热柴油机用陶瓷材料和部件及相关技术之研究获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世纪90年代中期还进行了陶瓷晶界应力设计的研究,有效地强化与增韧了陶瓷材料,并提出了“协同效应”的概念。1995年研究成果无机化合物非金属材料的强化与增韧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7年被选为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1999年被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院士。

人物逝世

2021年8月17日郭景坤在上海逝世,享年87岁。同月21日上午9时30分,郭景坤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市龙华殡仪馆举行。

主要成果

陶瓷与金属封接

郭景坤提出了Mo—MnO金属化的方法,该方法同时适合于多种陶瓷上应用,解决了两种大型高铝氧瓷与金属的封接件的工艺。

陶瓷基复合材料

郭景坤成功研制了碳纤维补强陶瓷基复合材料,该材料具有较好的性能,适宜用作防热材料。是陶瓷基复合材料得到实际应用的范例,填补了中国在这一领域上的空白,用其作为烧蚀防热材料是中国的独创,开辟了利用纤维补强陶瓷基复合材料作为烧蚀材料的新途径。

陶瓷的强化与增韧以及陶瓷发动机材料的研究

郭景坤主持和组织的陶瓷发动机材料及其部件的研究获得成功,使中国成为在国际上继美、日、之后无水冷陶瓷发动机行车试验成功的国家之一。 该成果于1992年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郭景坤同时提出了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设计原则;进行了二氧化锆相变增韧的研究;提出了陶瓷多相复合的概念和陶瓷材料的多种强化与增韧途径,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科研项目

发明专利

主要论文与著作

主要论文

郭景坤共发表论文360余篇,以下为部分论文。

出版著作

郭景坤曾合著、编和译书籍14种。其中所著的《现代陶瓷》一书于1986年获上海市第二届(1980~1984)科普作品二等奖,并于1982年由日本全文翻译成日语以“ス-ハ°-ルマテリアル”,书名在日本出版。

社会职务

荣誉与获奖

个人荣誉

科研获奖

人才培养

郭景坤曾是上海科技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燕山大学等高校教授,培养了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共50余名。郭景坤认为要实现科技创新,特别要重视基础研究,从源头抓起。

人物评价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表示:“郭景坤解决了中国电真空事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研究成功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也被延用至各种卫星和飞船上,为中国国防和航天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表示:“郭景坤院士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我国高温陶瓷材料的研究与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为了我国陶瓷材料的研制与推广,他不遗余力四处奔波洒下了辛勤的汗水。”

人物关系

参考资料

郭景坤.中国工程院院士馆.2023-03-21

何梁何利基金.何梁何利.2023-03-22

郭景坤.国家图书馆.2023-03-22

郭景坤.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23-03-22

缅怀!郭景坤院士逝世.光明日报.2023-03-22

历任领导.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23-03-22

陶瓷材料专家.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03-22

沉痛悼念郭景坤先生.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24-05-11

郭景坤.中国科学院大学.2023-03-22

郭景坤.中国知网.2023-03-22

国失栋梁!江门籍巨星陨落!他用半个世纪的坚守,醉心科学研究!.澎湃 江门发布 .202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