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刘隐

刘隐

刘隐(公元874年-公元911年)祖籍蔡州上蔡(今上蔡县),唐末岭南一带割据军阀,南汉政权的奠基者。父亲是封州(今封开县刺史刘谦,母亲出身于京兆韦氏,弟弟是南汉高祖刘䶮

干宁元年(公元894年)刘隐平定叛乱,继任父亲官职。此后刘隐四处征战,先后夺取广州市肇庆市(今广东肇庆),被朝廷授予静海、清海节度使。刘隐重用岭南士人,为后来独立建国、治理岭南,打下了基础。天复二年(公元902年)刘隐同赣州市(今江西赣州)刺史卢光稠争夺韶关市(今广东韶关)、潮州市(今广东潮州),同年被卢光稠部将谭全播击败。天二年,拜节度使。开平初年(公元907年)梁王朱温建立后梁,授予刘隐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安南越南北部)都护的职位,并且封他为南海王。开平二年(公元908年)刘隐同楚王马殷将领吕师周交战十余次,不敌,丢失昭、贺、梧、蒙、龚、富六州。开平四年(公元910年)刘隐派弟弟刘䶮讨伐不服从自己的高州市(今广东高州)、容州(今容县),但都失败了。刘隐在任期间对内招揽四方贤良,信任并重用他们,对外尊奉中央王朝,坚持输送贡赋

乾化元年(公元911年)刘隐逝世,谥号南海襄王。贞明三年(公元917年)弟弟南汉高祖刘追谥襄皇帝,庙号烈宗,葬于德陵。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刘隐祖籍蔡州上蔡(今上蔡县),祖父刘安仁在南海(今广东广州市)经商,全家也因此前往广州定居。父亲刘谦起初在广州担任牙将,后来受到岭南节度使韦宙的赏识,将侄女嫁给刘谦。韦宙认为刘隐非同寻常,自己的子孙将来或许要依靠他。韦氏嫁给刘谦不久后,便生下刘隐。中和三年(公元883年)刘谦因为讨伐叛军有功被授予封州刺史、贺江镇遏守的职务,掌握上万军队和百艘战舰。

干宁元年(公元894年)刘谦去世,其麾下贺江镇的将领不满刘隐父死子继,便发动叛乱,刘隐设计将他们斩杀。岭南节度使刘崇龟听说这件事情之后,任命刘隐为右都押牙兼贺水镇使,不久后刘崇龟又向朝廷奏请刘隐为封州刺史。

平定叛乱

乾宁中,刘崇龟逝世,李晔因为嗣薛王李知柔护驾有功,便授予他清海军节度使。李知柔到达湖南省的时候,广州市牙将卢琚谭弘作乱,李知柔畏惧而不敢前进。谭弘驻守在肇庆市,向驻守在封州的刘隐表示自己愿意将女儿嫁给他,希望以此获得他的帮助。刘隐假装答应,以迎亲的名义前往,在船上暗藏士兵,当天夜里进入端州将谭弘斩杀,随后移师广州斩杀卢琚。平定叛乱后,刘隐将情况上报给朝廷,并亲自迎接李知柔。李知柔因此十分感激刘隐,征召他为行军司马,将兵权交付给他。

光化元年(公元898年),韶关市刺史曾率领军队进攻广州,州将王率领军队接应他。刘隐率军讨伐二人,一战将曾兗击败,随后又将占据县、浛县的曾兗部将刘潼斩杀。光化三年(公元900年),李晔任命宰相徐彦若担任清海军节度使,徐彦若在位两年便离世,死前奏请刘隐为清海留后,唐昭宗没有同意他的请求。

兵败韶州

天复二年(公元902年),南康郡刺史卢光稠发兵攻击岭南,攻克韶州后,留下自己的儿子卢延昌守卫,自己率军进攻潮州市。刘隐派出军队将卢光稠击退,并乘势围攻韶关市。弟弟刘䶮认为卢延昌有赣州市(今江西赣州)军队援助,不能快速夺取,刘隐没有听从他的意见,继续率领军队围攻韶州。韶州守军趁着大雾天出击,在铁缆上挂着巨钩勾住刘隐军队的船只,刘隐的士兵都十分害怕。唯独部将苏章拉开弓箭,先后射杀数人,然后再用大斧砍断钩子,韶州守军见状便退回城中。第二天刘隐率领军队包围韶州城,城中守军不断痛骂刘隐,言语很是污秽。部将苏章拉开弓箭,将辱骂者射杀,于是军队士气大振。当时江水上涨,后方粮食运送不上来,而卢光稠也率兵前来增援韶关市。他的部将谭全播派遣上万精锐士兵埋伏在山谷,以羸弱的士兵挑战刘隐,刘隐中计,率军追击,结果在韶州城南大败。

天复三年(公元903年),朝廷派宰相崔远继任清海军节度使,崔远到江陵县(今湖北荆州)的时候,听说岭南一带多盗贼。担心刘隐违背诏令,不肯拥护自己,于是在江陵迟迟不肯前进。不久后朝廷召崔远回去担任宰相,让刘隐担任清海军留后。

结交朱温

朱温掌权后,刘隐以重金贿赂他,收到钱财的朱温为他奏请清海节度使,很快朝廷的诏令就下来了。开平初年(公元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刘隐因为数次上书劝进有功,被授予检校太尉,兼侍中,封大彭郡王。不久后朱温授予刘隐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安南都护、清海节度使等职务,并封他为南海王。

接连兵败

开平二年(公元908年),楚王马殷派遣步军都指挥使吕师周攻击岭南,刘隐率军同他交战十余次,但是没有胜利,先后丢失昭、贺、梧、蒙、龚、富六州。宁远节度使庞巨昭、高州防御使刘昌鲁,二人一直依据险要之地自保,不服从刘隐的命令。开平四年(公元910年)刘隐派遣弟弟刘䶮讨伐二人,结果在高州市被刘昌鲁击败,攻容州又被庞巨昭击败,连败两次的刘岩只得率军撤回。

干化元年(公元911年),刘隐重病逝世,死前向朝廷表奏弟弟刘䶮为继承自己的官职。贞明三年(公元917年),弟弟刘䶮追赠刘隐为烈宗襄皇帝。

为政举措

招揽贤才

岭南地区在当时来说是远远落后于中原地区的,人才相对来说较为匮乏。刘隐统治岭南时,麾下的属僚大致来源于以下三个途径:其一因为战争的原因,而前往岭南地区避乱的民众,这些人当中不乏大量有识之士,如刘浚、周杰等。其二唐朝在岭南地区任职的官员,如王定保、杨洞潜等。其三中原王朝派往岭南地区的使者,其中有部分留在当地,如赵光裔、李殷衡、陈用拙等人。这些人都受到刘隐的重用,其中有不少人在这之后成为南汉的开国功臣。

尊奉中央

不同于其他藩镇,出于统治需要,地处偏远的刘隐一直对中央很是尊奉。当时唐王朝的贡赋来源基本已经断绝,而刘隐却通过湖南省和荆南的道路,将贡品运往京城。

从天复元年(公元901年),刘隐出任清海节度使留后开始,到乾化元年(公元911年)去世。这十余年内,刘隐多次向中原王朝朝贡,如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刘隐在当年先后上贡四次,送上玳瑁、香药、白鹿、珍珠枕等。

人物评价

刘隐小的时候就不同于常人,北宋史学家薛居正在《旧五代史》中评价他"幼而奇特"。

人物寝陵

德陵

刘隐死后葬于明德陵。2003年6月-2004年8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番禺区的青岗和大香山,发掘出了两座南汉大墓,其中一座是德陵,一座为南汉高祖刘岩的康陵。德陵是竖穴土墓室结构,最外侧是墓道,之后是封门、前室、最里侧是后室,前后室有段过道。整个墓圹长26.47米,墓室内长10.43米,前室面积比后室略大。德陵墓室是用素面青灰砖砌成,室顶用楔形砖砌出券拱,后室券顶套接在前室券顶上面,是四重券顶。

德陵曾经虽遭多次侵盗,但相关部门在发掘的过程中,在墓中发现了大量青瓷罐和釉陶罐,这是广州市首次发现如此数量的五代瓷器,为研究五代十国的陶瓷文化提供了珍贵的研究资料。2019年5月17日,历经4年规划、4年建设的南汉二陵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其占地面积82447平方米。

家属成员

参考资料

南汉二陵博物馆17日起正式对外开放 专家揭秘南汉二陵发掘真相.今日头条.2023-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