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丽萍
计丽萍,女,这个在中国女排国家队闪电般消失的名字,她是粟晓峰时期启用高大队员时脱颖而出的。
人物经历
职业生涯
她的前任马芳什么都好,并且拿过91世界杯最佳二传,传球技术娴熟,又快又灵活,是继孙晋芳、杨锡兰,苏慧娟之后第奈换谩澜缱讯闹泄帧5褪翘耍?米70左右,转到前排的时候对手摆明就“欺负”她,还好当时有着技术非常全面的巫丹在后排补她的漏,但被动的防守终究敌不过主动的进攻。
吃了这个亏,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就招入高个美女二传计丽萍。计丽萍恐怕是中国女排在队时间最短最受非议的二传,1994年,栗晓锋在试用过计丽萍,郭宏岩,杨之后,最后又不得不召回老二传苏惠娟,其实粟晓峰的思路有的地方还是值得肯定的,可惜的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粟晓峰第一个进行了女排“大型化”之路。在他手上,中国女排的主力阵容前所未有地达到了186,而且场上各个位置的身高都很平均,网前几乎没有什么漏洞。而且,他第一个将后排进攻纳入了国家女排的战术体系。
这一思路得利于天才主攻肖建华的出现。肖是当时国内出现的身材最高的主攻手,她身高190,扣球高度达324,虽然力量不是很突出,但以其高点、手腕动作、前后排的进攻能力,使得她令久受主攻无力的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眼前一亮。当时粟对她寄以了很大的希望。而肖建华的表现也的确令人欣慰,第一次亮相国际比赛中,就在当时的奥运会冠军古巴队的手上频扣超手,以其清楚的线路与落点,展现了其高点强攻的威力。虽然她的下三路能力不够突出,但是她以后排进攻的能力,依然站稳了主力主攻的位置,当时为了全力挖掘她的进攻能力,粟晓峰着力把她的后攻纳入全队的进攻体系。形成网前三点加后排一点的立体进攻体系,当时,古巴国家女子排球队著名教练欧亨尼奥就说:“有了肖建华,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更难对付了”。再次,他第一个想到了强力接应对中国女排的作用。他当时就将四川省主攻手陈绪雅改成强力接应,陈绪雅身高184,扣球点高线路活,而且力量也不错,后排有一定的强攻实力。启用这样一个强力接应,至少可以在进攻上对前排的主攻位置形成支援,分解当时中国女排只靠主攻的强攻要求。现在回想起来,他和蔡斌的思路还有些相似,只不过不是真主攻假接应模式。
一系列的霉运打破了粟晓峰所有的梦想。先是陈绪雅在训练中腰部受重伤,退出国家队,强力接应梦想就此打消,接下来肖建华的海曼症,在94年世锦赛前夕被迫退出国家队,这给了粟晓峰一个致命的打击。因为他整个93-94年都是围绕肖建华打造的全新的攻防体系,核心人物不在,他所创的体系还能运转吗?
无奈的粟晓峰不得不启用潘文莉作主攻,潘身高181,扣线线路活,打吊结合好,长于打手技巧,拦网防守出色。她的特点不是强攻,而是以防守、战术进攻为主,另一主攻孙玥下三路过关,但强攻实力不够,手法也略显稚嫩,粟晓峰临时改变思路,突出两名高大副攻的进攻能力,以二号位的战术和拉开掩护四号位的突破,而计丽萍的隐患也随之出现,她虽然基本功不错,组织稳健,但是四川队在巫丹退役后一向缺少打背飞的球员,那几年的比赛基本都是靠陈绪雅的个人强攻实力来突破,因此计在背传组织上是有技术缺陷的,背传的高度,速度,节奏莫名其妙的变化让攻手很难适应,而当时背快体系在中国队多年征战中,地位非常重要,副攻,接应乃至主攻在2号位的战术都是突破对手防线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场上经常出现以“快速多变”为特点的中国队二传与副攻配合不到点的场面。快变没有了,中国队只好拼明打明的强攻,而无论是潘文莉还是孙玥,都没有这方面的实力,而接应的王子凌或崔咏梅都以偷袭为主,而且接应的偷袭战术又和副攻的2,3号位个人战术是紧密相连的,当时的副攻王怡以2号位长飞,短飞为主,赖亚文倒是能在2,3号位随意进攻,对手摸清了中国队的漏洞之后,重点盯防赖亚文,于是整个中国队出现了场上几乎无人下球的局面。尤其是潘文莉,在进攻能力上欠缺,使得她经常在前排一卡就是好几分。
主要成就
94世锦赛,粟晓峰带着计丽萍和苏慧娟参赛,虽然苏惠娟的技术精湛,但也不能与之巅峰期相比,中国队终因中国队主攻线强攻乏力,缺少一锤定音的选手,世锦赛跌入最低谷。赛后,苏惠娟泪流满面,她回想自己的过去,特别是902022年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过多的依赖郎平使中国队痛失金牌,现在再披战袍,却让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沦落到这样的地步。
看着现在的魏秋月就想起当年的计丽萍,虽然魏秋月在传球上不得不承认比计丽萍还是要好,但拦网和防守还是比不过计丽萍的,所以,中国女排的快速多变打法一定需要一个极为优秀的二传,否则,其他技术练得再好,立足世界一流没问题,但要想登顶就难上加难。
参考资料
人物 | 电影《夺冠》故事里的两位女排国手都是出自重庆这所中学_袁心玥.搜狐.2021-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