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七百弄乡

七百弄乡

七百弄乡,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下辖乡,位于广西河池大化瑶族自治县西北部,东与都安瑶族自治县保安乡接壤,南与雅龙乡相邻,西与北景镇、都阳镇交界,北与板升乡相连。截至2020年6月,七百弄乡下辖10个行政村,总面积约为203平方千米。乡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弄合村。

七百弄乡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处大石山区,是典型的岩溶地貌,山高洼深,石多地少。1933年,七百弄乡设立,隶属都安县。1984年,七百弄公社更名为七百弄乡,划归都安瑶族自治县辖。1988年10月,七百弄乡划归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已发展七百弄鸡、七百弄山羊、核桃以及乡村旅游等多个特色产业,截至2021年,七百弄鸡累计实现营业额达1300万元,带动9个乡33个村731户脱贫户1210人增收。

1996年,七百弄乡被确定为区级风景名胜旅游区。2011年,七百弄乡的国家地质公园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设七百弄乡,属都安瑶族自治县

1952年,为七百弄区。

1954年,设七百弄瑶族自治乡。

1958年,设七百弄公社,属都安瑶族自治县。

1984年,七百弄公社改乡,属都安瑶族自治县辖。

1988年10月,七百弄乡划归大化瑶族自治县

行政区划

“弄”字本是由“山”和“弄”构成上下结构的字(拼音:lòng,各种字典和词典的解释均为:壮族语,是山间的平地),由于电脑普及后,打字印刷均电子化了,山弄的弄字打不出,就用弄(nòng)字代替了。

七百弄乡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的西北部,东接保安乡隆福乡,南邻镇西乡、都阳镇,西接北景镇乙圩乡岩滩镇,北靠板兰乡。2012年,七百弄乡幅员面积203平方公里,设1O个行政村,弄呈村、弄合村、弄京村、弄良村、弄平村、保上村、古竹村、戈从村、弄雄村、弄腾村,222个村民小组,共有4853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七百弄乡地处大化瑶族自治县西北部,东与都安瑶族自治县保安乡接壤,南与雅龙乡为邻,西与北景乡、都阳镇交界,北与板升乡相连。乡人民政府驻地距县人民政府驻地86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3.6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5.2千米, 总面积202.2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七百弄乡地处大石山区,是典型的岩溶地貌。山高洼深弄多是这里一显著特点。海拔在800—1000米之间的峰丘有5000多座,有1300多个洼地,324个原始古朴的瑶寨分布点缀于洼地底部。境内有全县最高峰弄耳山,海拔112.3米。

气候

七百弄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热量充足,冷暖差异大。山区日照偏少,峡谷多风灾,夏季雨量充沛,冬季服和,少见霜雪。年平均气温在17℃—19.6℃之间,1月平均气温3.8℃,7月平均气温25.7℃。平均气温年较差21.9℃。无霜期长,年平均达358天。年降雨量为1500毫米—1600毫米。

人口

2011年,全乡设10个行政村,22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15636人,以瑶族为主体民族,瑶族人口为8686人,占全乡总人口的55.55%。

2012年,七百弄乡总人口18954人,其中以瑶族为主体民族,瑶族人口10273人,占全乡总人口的54.20%;汉族人口次之,汉族人口为5013人,占全乡总人口的26.45%;壮族人口3668人,占全乡总人口的19.35%。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经济

第一产业

七百弄乡以种植玉米为主。2011年,农业总产值4500万元。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907.4吨,人均161.19干克。

七百弄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3.1778万头,年末存栏1.5401万头;羊饲养量2.1032万只,年末存栏1.0588万只;家禽年饲养量4.4671万羽。

第二产业

2011年末,七百弄乡有商业网点4个,职T5人。2011年,七百弄乡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500万元,比上年增长5%;城乡集贸市场1个,成交额2000万元。

第三产业

2011年末,七百弄乡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272万元,比上年增长7.65%;各项贷款余额756万元。比上年增长4%。

2011年,七百弄乡邮收业务总量2万元,比上年增长2%;电信业务收入62万元。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七百弄乡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36人,专任教师2人;小学46所,在校生2512人,专任教师9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初中1所,在校生460人,专任教师2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99.7%。

2011年,七百弄乡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25.6万元,比上年增长4%,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为15%,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

文化事业

1997年,七百弄乡建有广播电视站1个。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50户,入户率70%。

2011年末,七百弄乡有文化站1个;各类图书室1个,藏书0.88万册。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七百弄乡有医疗卫生机构2个。其中门诊部(所)1个,病床24张。固定资产总值100.3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4名,其中执业医师2人,执行助理医师3人,注册护士2人。

2011年末,七百弄乡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0872人次。新型农杜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5916人。参合率92.1%。

体育事业

2011年末,七百弄乡有学校体育场1个,看台设座椅60张经常参加体自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4%。

社会保障

2011年,七百弄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6户,人数33人,支出65040元,比上年增长10%,月人均165元,比上年增长10%。医疗救助4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多加合作医疗40人次,共支出12.506万元,比上年增长106%。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53户,人数3608人,支出268.75万元,比上年增长33%,月人均62元,比上年增长24%。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91776元,比上年增长2%。敬老院1家,床位14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4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累计参保8400人。

邮政电信

2011年末,七百弄乡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81千米。投递点10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840份、期刊360册。

2011年末,七百弄乡有固定电话用户1617户,比上年增加22525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75%,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4300户,比上年增加439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78%,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宽带接入用户269户。

历史文化

七百弄乡因原辖区有7个村团,每个村团划100多个峒场分界管辖,故名。

风景名胜

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

七百弄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西北部的七百弄乡,距县城75公里,总面积达251平方公里。由海拔800~1000的5000多座峰丛深洼地(弄)组成。其特征是峰丛基座相连,山峰密集成四面环围状,中间深凹如锅底,是典型的溶洞,此种地形真实地记录了桂西北岩溶山区和红水河流域的演化历史和生态环境变迁史,是集美学欣赏价值和科研价值于一身的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遗产。自2009年8月获得国家地质公园资格。

红水河七百弄风景名胜区

红水河七百弄风景区位于广西中部偏西的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境内,1996年7月,以山奇、水秀、湖旷、洞秘、峡险、洼深、坝雄和瑶族民族风情独特等八大特点,荣获全国首届风景名胜区展览会奖。

七百弄“是世界上喀斯特高峰丛深洼地发育最典型的地区,具有世界自然遗产等级”(中国科学院李吉钧院士等专家组称)。该区251平方公里的石山中,海拔800—1000米的峰丘5000多座;1300多个洼地(当地人称“弄场”)中,有324个原始古朴的壮村瑶寨分布点缀于洼地(弄)底部;在观景公路上,可仰视高约300米的高峰丛,俯视深200—300米的洼地(弄),真如“世外桃源”。

参考资料

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广西县域经济网.2024-02-22

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人民政府.企查查.2024-02-22

广西河池市大化县七百弄乡.博雅地名分享网.2024-02-22

焦点访谈:合力打通“出山路”.央视网.2024-02-22

七百弄乡:积极发展特色产业 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新华网广西频道.2024-02-22

(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红黑统计公报库.2021-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