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日
南日(朝鲜语:남일,曾用俄语名:Яков Петрович Нам,1913年6月5日-1976年3月7日),原朝鲜政务院副总理、朝鲜陆军大将,曾在朝鲜战争中担任人民军参谋长,首席谈判代表,战后担任朝鲜副首相和外相等职。
1913年,南日出生于俄罗斯帝国远东的卡扎凯维切沃村。直至1937年,南日被迁移至苏联中亚乌兹别克斯坦。1939年9月,南日毕业于塔什干师范大学。1941年,南日搬到了乌兹别克斯坦从事教育工作,并担任卡尔希市的一所中学担任副校长。1943年,南日由于工作表现出色被提名担任卡什卡达里亚州教育部副部长,并被授予“苏德战争英勇劳动”奖章。1946年,南日以翻译的身份前往朝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了教育部副部长,并被选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第一届会议和执政的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成员。到了1950年,南日成为了朝鲜人民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在朝鲜战争停战谈判的关键时刻,他担任了朝中双方的首席委员。同年,他还被选为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1953年,南日开始担任外相一职,随后在1957年同时担任了朝鲜副首相和外相。1960年,他的外交部长头衔被取消。1966年,他被任命为国家建设委员会主席,并成为新的铁路部长。1972年,南日成为朝鲜政务院副总理(副首相)并兼管轻工业委员会。1976年他在访问地方时遭遇交通事故去世, 终年64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南日原为苏联国籍的朝鲜人,曾用俄语名雅科夫·彼得罗维奇·南。1913年6月5日他出生于俄罗斯帝国远东地区的卡扎克维奇村,是家中的第四个孩子,上有三位哥哥。他出生一年后,父亲便去世了,母亲独自抚养四个孩子。
在苏联的统治下,南日在伏罗希洛娃市(Voroshilova)接受了九年的教育。1937 年,包括南日一家在内的所有朝鲜族人被驱逐到乌兹别克斯坦,南日被苏联人民教育委员会指派到奇姆肯特教师学院教授数学,任职两年。之后,他进入塔什干师范大学学习,然而,由于经济拮据,他在托木斯克州的一所学校找到了一份数学教师的工作,这样他就能在继续学业的同时,通过教学维持生计。1939年,南日从塔什干师范大学成功毕业,获得了“力学理论”的文凭。
担任要职
1941年,当时已结婚并有两个孩子的南日从哈萨克斯坦来到乌兹别克斯坦继续他的科研工作,但根据乌兹别克斯坦人民教育委员会的决定,他不得不在卡尔希市的一所中学担任校长,直到1943年。南日在这一岗位上表现良好,因此被提拔到乌兹别克斯坦苏联公共教育领域,担任卡什卡达里亚州公共教育局副局长。他还因为工作表现获得了 "伟大卫国战争英勇功勋 "奖章。在此期间,南日再婚并于1945年有了一个女儿,同时也有不少资料显示,他在1939年大学毕业后加入了苏联军队,作为陆军上尉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多次对德作战中表现出色。
前往朝鲜
1946 年,应北朝鲜人民委员会的请求,苏联政治局决定向朝鲜派遣第一批文职人员,以便培训当地干部。同年5月,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中央委员会被要求挑选和培训 200 名朝鲜族共产党员和预备党员。南日加入了共产党,并成为朝鲜首批 37 名苏联文职专家之一。
南日在苏联占领区政府中做了很长时间的翻译。他的组织能力和在那个时代不低的教育水平受到了关注,南日先是被任命为朝鲜人民委员会人事教育司司长,朝鲜成立后又被任命为教育部副部长。他当选为朝鲜最高人民会议第一届会议成员和执政党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成员。之所以能被任命为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委员,是因为南日在前往朝鲜之前,将他的党证存入了布尔什维克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从而中止了他的党籍。到达平壤后,他和其他许多苏联朝鲜人一样,仍然是苏联公民,并被接收进入朝鲜劳动党的队伍。
参政之路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在金日成的指示下,他被任命为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同年,他在朝鲜劳动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被选为中央委员。他没有军事经验,只是在大学期间在军事系学习获得了少尉军衔。由于他缺乏军事知识和经验,只是在大学期间在军事系学习获得了少尉军衔。导致南日无法指挥任何军事行动,但从1951年开始,他有机会在军事外交领域展现自己。
参与停战协定谈判
1951年6月23日,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在联合国举办的“和平的代价”广播节目中发表演说,建议朝鲜战争“交战双方应谈判停火与休战,而后双方把军队撤离三八线”。6月25日,中国《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表示中国人民完全支持马立克的建议,并愿为其实现而努力。同日,美国总统哈里·S·杜鲁门发表政策演说时称,美国愿意参加朝鲜问题的和平谈判。1953年7月27日,南日作为朝中代表团首席代表参与了这次停战协定的谈判并在《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一方与联合国军总司令另一方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中签字。
进入权力核心
1953年,南日取代朴宪永,成为外务相。1954年8月30日,南日以外相身份发表声明,对日本政府在日本朝鲜人问题上的立场表示反对。这一表态激励了在日朝鲜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导致了日朝鲜统一民主战线(民战)的解散和驻日本朝鲜人总联合会的成立(1955年5月)。1956年,南日在朝鲜劳动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同年退出苏联国籍。1957年,他开始担任内阁副首相和外务相的双重职位。
1958年9月,日本政府实施了旨在鼓励在日朝鲜人返回祖国的“返回”政策。该政策旨在促进日朝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南日作为外务相,积极参与了相关事务的讨论和谈判,为在日朝鲜人的权益和福祉争取了更多的保障和支持。1959年秋季,随着中苏关系的紧张和赫鲁晓夫访问朝鲜的延期,南日因责任问题卸任外务相一职。随后,在1960年,他接受了国家建设委员会委员长的任命。1966年,南日担任内阁副首相兼铁道相,专注于铁路建设和管理。1961年,他在朝鲜劳动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中央委员和政治委员会委员。1970年11月,在第五届党代会上,他的职务发生了变化。到了1972年12月28日,在第五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一次会议上,南日被选为中央人民委员、政务院副总理以及轻工委员会委员长。
意外离世
1976年3月7日,南日在一次考察中因交通事故去世。同年3月9日举行国葬。
相关争议
2010年新民周刊报道,关于原中国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南勇的身世,网上盛传他是南日的儿子。传言称:南日大将的儿子南勇在朝鲜受到排挤,只好灰头土脸地辗转到中国,成长、求学、工作,最后还做了足协领导。后经证实,南勇身世只是谣传。其实,南勇曾是延边体校一名速滑健儿,他的父亲则是吉林省延边朝鲜自治州的一位政府官员。
参考资料
Нам Яков Петрович (Нам Ир, Нам Иль).koreanradio.info.2024-03-19
揭秘南勇:离奇身世是谣传 仅足协风光362天.新民周刊.2024-03-19
The Soviet Korean Who Ended the Forgotten War.thediplomat.com.2024-05-20
인쇄하기.nsori.2024-05-30
毛泽东审改的三篇抗美援朝社论.人民网.2024-05-20
石仲泉谈朝鲜停战协定谈判较量:能战方能言和 .人民网.2024-03-08
我亲历的《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前后 .人民网.2024-02-27
致敬!70年前这场伟大的胜利 .环球网.2024-05-20
揭秘南勇:离奇身世是谣传 仅足协风光362天.腾讯体育.2024-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