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裙带菜

裙带菜

裙带菜(学名:Undaria pinnatifida Suringar)又名海芥菜,是翅藻科(Alariaceae)裙带菜属的一种一年生大型的广温性经济褐藻纲,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的西北海岸,原产于中国、日本朝鲜等地。主要生长在无污染的低温水域中。藻体呈棕褐色,1~2米长,50~100厘米宽,总体外形为披针形,中间有显著的突起主肋,叶片很薄。除自然生长繁殖外,人工培育的产量也较高,目前裙带菜是中国第三大人工栽培海藻,中国的裙带菜产量也位居世界第三,仅在日本和韩国之后。在欧美等国家,裙带菜被称为“海中的蔬菜”,是一种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的大型褐藻,也被誉为中国的“海藻之王”。

历史演化

裙带菜的外形总体呈披针形,中间有突出的主肋,叶绿具羽状裂片,叶片比海带要薄,因其外形轮廓像裙带而得名“裙带菜”。

1943年,大月洋四郎在中国东北大连首次研究裙带菜的栽培,并获得了栽培技术专利。1955年,几位渔民开始用绳索栽培裙带菜,裙带菜的种植传播到日本各地,尤其是在日本三陆和鸣门市地区。 198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商业化种植。

形态特征

裙带菜是一种黄棕色的一年生植物,通常有1~2米高,50~100厘米宽。裙带菜包括根状茎、茎、叶状体三大结构。幼生期为单卵或披针状全缘叶片,叶面光滑,柄圆或扁平,当藻体生长至10厘米或更高时,叶柄在整个叶面上会逐渐形成羽状裂叶,并有中肋、毛丛生出,柄部逐渐呈扁平状,两侧有翅状膜,茎下部生长出完整的假根。裙带菜茎为扁平的圆筒形,其两侧可生出木耳般的孢子叶。茎上中肋可直接生长至叶冠,两翼具羽状裂片。叶片表面渐趋粗糙,具簇生毛,生长点主要集中于茎和叶基部交界处,至成熟后期,叶片逐渐开始脱落。

裙带菜内部结构可分为三大类:表皮、皮层和骨髓。藻体的最外层是一层方形的、紧密排列的且含有色素的表皮细胞,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表皮细胞生成的皮层细胞含有较少数量的色素体,它的主要功能是合成光合作用的产物并储存下来。裙带菜中由无色藻丝组成的髓部,是主要的物质传输场所。此外,粘液腺和丛生毛也是其特有的结构。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裙带菜属有裙带菜、无肋裙带菜和叶囊裙带菜三个种类,裙带菜是北太平洋西北海岸的一种温水性大型藻类,原产于中国、日本以及朝鲜半岛等地。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的相关海域分布了大量的叶囊裙带菜,另外日本少量种植无肋裙带菜。

中国分布

裙带菜是一种广温性的海藻,目前中国分布在辽宁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和其他省份的沿海地区,其中浙江沿海地区的舟山市、山群岛为中国的裙带菜的主要分布区。其次,位于辽东及山东半岛沿岸的裙带菜系引入自日本韩国等地。

生长习性

裙带菜是一种广温性的褐藻纲,在冬季温度2~14℃左右的广大浅海区自然分布,主要在水深、洁净环境下生长,是一种天然的绿色食物。裙带菜适合生长在风浪不大、矿质养分丰富的港湾,主要分布于浅海的海底、暗礁,因其透明度的不同,其垂直分布也会有很大的差别,一般生长在低潮带,深度可达18米,但主要分布于1至3米深度。它能够在它可以附着的任何坚硬表面上生长,例如岩石礁、泥岩、鹅卵石,甚至鲍鱼或瓣鳃纲的贝壳上。裙带菜喜欢冷水,偏好温度低于12摄氏度。 裙带菜主要靠叶子吸收海洋中的氮、钙、磷等养分,并在体内进行综合利用和转换。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该植物的生活史主要是由具有较大叶片的孢子体和较小的配子体之间的交替组成,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异型世代交替生活史种类。该藻类可以通过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方法来进行繁殖。有性繁殖是由雌雄配子体产生卵囊和精液,在成熟时生成卵子和精子,精卵结合后形成幼孢子体。

无性生殖过程中,菌丝状的孢子叶边缘形成单室孢子囊,当单室孢子囊发育成熟后,可向外扩散,形成雌雄配子体。在春夏季,大型的孢子体在其茎上生长出一种独特的产卵器——孢子叶,随着水温的升高,在孢子叶上形成了许多的孢子囊。孢子叶上有很多单腔孢子囊,孢子囊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大量游动的孢子,游离孢子附着在一起,形成雌雄配子体。配子体在经过生长、休眠、度过夏季高温期后,于9月上旬进入成熟阶段,雌雄配子体分别产生卵子和精子,卵受精卵后产生合子,在10月份左右幼孢子体可以肉眼观察,到次年6月成熟。

人工养殖

半人工育苗

半人工孢子海区的半人工繁殖,是一种最早采用的人工繁殖方法,在夏季海水温度偏低的北部地区使用。在裙带菜生长季,先将芽孢叶阴干、培养,放入培养池、盐渍池、船舱等培养皿中,将培养的芽线注入到孢子液中,让孢子附着在芽胞上,等芽胞固定好了,就可以将苗线挂在海面上进行繁殖。当幼苗达到肉眼可见的程度后,可以进行分苗,也可以选用适当的苗线,在海域内直接种植。在育苗过程中,容易受到杂藻、浮泥、青口贝藤壶等生物的大量附着,以及海洋环境的急剧变动的影响,导致秧苗的生长不稳,容易出现天然海域内的裙带菜;不能有效地保障裙带菜的质量和产量。

全人工育苗

全人工育苗分为两个阶段,即室内采芽期和幼苗期。在室内采苗池上,先将阴干成熟的孢子叶进行游孢子分散,然后将其取出,置于采苗帘上进行孢子附着;待芽胞固定后,将苗幕撒入培养池进行培养,六月中下旬开始采收,直至九月底出苗,整个生产周期约为三个月。其优势在于:高密度的育苗、稳定的出苗、较好的种质混合、较半人工育苗更加可靠;室内育苗使栽培裙带菜的产量和品质得到显著提高;但其弊端是:室内育苗周期较长,易受水草污染,且费用较高。

功用价值

营养价值

裙带菜所含的呈味氨基酸使裙带菜保持良好的风味。裙带菜作为海洋藻类食品的代表,口感独特,营养丰富,成为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裙带菜富含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钙、碘、维他素,是一种海洋蔬菜,被誉为“海藻之王”,裙带菜中叶酸、维他素的含量比海带、牛肉、菠菜中更多。

药用价值

裙带菜富含丰富的蛋白和褐藻胶,是海洋植物之首,它的主要功效是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脂血症等疾病,有利于机体的新陈代谢甲状腺的正常排泄,可以帮助人们缓解疲劳,避免过度的中度肥胖。另外,在裙带菜籽中还发现了一些β-胡萝卜素,对维持人体机体的平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参考资料

..2022-11-10

..2022-11-10

..2022-11-10

..2022-11-10

..2022-11-10

..2022-11-10

..2022-11-10

..2022-11-10

..2022-11-10

..2022-11-10

..2022-11-10

..2022-11-10

..2022-11-10

..2022-11-10

..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