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是根据营养科学原则和人体营养需要,结合中国食物生产供应情况及人群生活实践,提出的食物选择和身体活动的指导意见,是健康教育和公共政策的基础性文件,是国家实施《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一个重要技术支撑。

历史背景

FAO/WHO(WHO:世界卫生组织的英文缩写,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英文缩写)于1992年在罗马召开的国际营养大会,并把推广以食物为基础的膳食指南列为重点工作之一。会议强调推行合理膳食及健康生活方式是消除或明显减少慢性营养不良、微量营养素缺乏及膳食有关疾病的一项适宜的策略,通过了《世界营养宣言》和《世界营养行动计划》。中国代表在会上作出承诺,要尽一切努力在2000年以前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1996年WHO/FAO联合专家会议发表了“编制与应用以食物为基础的膳食指南”,作为各国制定及应用膳食指南的依据和参考。为实现中国政府在世界营养大会上的承诺,中国卫生部会同中国计委、教委、农业部等14个有关部委制定了《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1996-2000年)》。

历史沿革

1989年10月,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会制定并发布了《我国的膳食指南》。

随着科学进步和中国经济发展和居民膳食结构不断变化,重新修订已势在必行。1997年,受卫生部委托,中国营养学会与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组成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依据当时的科学研究成果,针对中国居民的营养需要及膳食中存在的主要缺陷,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先后召开了4次专家委员会会议,形成了16篇专题论文,对第一版的膳食指南进行了修改,制定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其说明。该指南于1997年4月由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会通过,并正式公布。鉴于特定人群对膳食营养的特殊需要,专家委员会又提出了《特定人群膳食指南》,作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补充。为了帮助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专家委员会还提出了食物定量指导方案,并以宝塔图形表示,称之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2002年,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部分人群膳食结构不合理及身体活动减少,引起肥胖、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增加,在一些贫困农村地区还存在营养缺乏的问题。于是中国营养学会组织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在2006年对第二版膳食指南进行全面修订,在广泛征求相关领域专家、机构和企业的意见,形成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于2007年9月由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会扩大会议通过。并由卫生部于2008年1月发布。专家委员会还对1997年的膳食宝塔进行了修订。

2014年,中国营养学会组织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依据近期中国居民膳食营养问题和膳食模式分析等,对第三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进行了修订,最终形成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5)》系列指导性文件和最终修订。为了更好的传播和实践膳食指南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修订了2007版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新增了中国居民平衡营养餐盘和儿童平衡膳食算盘,以突出可视性和操作性。

根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将“合理膳食行动”列为重大行动之一和《国民营养计划》里“定期修订和发布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中国营养学会成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报告工作组,在2016版《食物与健康-科学证据共识》基础上,组织近百位专家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再次进行修订。2021年2月25日上午,中国营养学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正式发布。在此报告的基础上,中国营养学会顺利完成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编写,并于2022年4月26日上午,在北京举行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发布会。

编写部门

以上资料:

指南内容

1989年版

1989年10月,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会制定并发布了《我国的膳食指南》。该版“指南”共八条,内容为食物要多样,饥饱要适当,油脂要适量,粗细要搭配,食盐要限量,甜食要少吃,饮酒要节制,三餐要合理。该“指南”的发布,在指导、教育人民群众采用平衡膳食增强健康素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997年版

1997年《指南》共有八条推荐条目。通用于健康成人和2岁以上儿童。与第一版膳食指南相比,新指南强调“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以弥补我国居民膳食钙摄入严重不足的缺陷;提倡居民重视食品卫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并根据特定人群的特点需要,制定出不同人群的膳食指南要点。

以上资料:

2007年版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由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三部分组成。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共有10条推荐条目,适合于6岁以上的正常人群。和1997年膳食指南的条目比较,新指南增加了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强调了加强身体活动、减少烹用油和合理选择零食等内容。

特定人群膳食指南是根据各人群的生理特点及其对膳食营养需要而制定的。特定人群包括孕妇、乳母、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人群。其中6岁以上各特定人群的膳食指南是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10条的基础上增补形成的。

专家委员会还对1997年的膳食宝塔进行了修订。新的膳食宝塔增加了饮水和身体活动的图像。还在膳食宝塔第五层增加了食盐的摄入限量。在膳食宝塔的使用说明中增加了食物同类互换的品种以及各类食物量化的图片,以便为居民合理调配膳食提供可操作性的指导。

参考资料:

2016年版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由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实践三部分组成。一般人群膳食指南面对健康人群,共有6条核心推荐条目,在每个核心条目下设有提要、关键推荐、实践应用、科学依据、知识链接等6个部分。提要是对条目中心内容、关键推荐和关键事实进行总结;关键推荐是对实现核心条目建议的具体化操作要点;科学依据总结和分析了对同一问题的科学研究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集中了科学界的主流观点和共识;关键事实是对科学依据内容的提炼和总结。知识链接介绍与本条目有关的一些信息资料。

特定人群膳食指南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生理和行为特点,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基础上进行了补充。特定人群包括孕妇乳母膳食指南、婴幼儿膳食指南(0-24月)、儿童少年(2-6岁、7- 17岁)膳食指南、老年人群膳食指南(≥65岁)和素食人群膳食指南。 为了更好的传播和实践膳食指南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修订了2007版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新增了中国居民平衡营养餐盘和儿童平衡膳食算盘,以突出可视性和操作性。

    以上资料:

2022年版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由2岁以上大众膳食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平衡膳食模式和膳食指南编写说明三部分组成。一共包含2岁以上大众膳食指南,以及9个特定人群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生理特点及其膳食营养素需要而制定的。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包括孕妇乳母膳食指南、婴幼儿喂养指南、儿童膳食指南、老年人膳食指南和素食人群膳食指南,其中各特定人群的膳食指南是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基础上形成建议和指导。

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相比,新版指南增加了“高龄老年人”指导准则;突出了食物量化概念和营养的结合,更加强调了膳食模式、食物份量、分餐、不浪费等启迪新饮食方式变革的倡导。在核心部分和附录中增加了大量图表和食谱,使其具有更强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炼出了平衡膳食八准则。

以上资料:

目的意义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能够帮助人们合理选择食物,获取合理营养,以改善人们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减少或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同时引导居民合理消费食物,保护健康,成为政府发展食物生产及规划、满足居民合理的食物消费的根据。

具体作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作为营养教育实践和课程的教材,发展和促进营养相关政策和标准的基础,创造和发展膳食评价资源的工具,科学研究、教学、膳食指导的蓝本,改善了居民健康状况,促进了营养标准和营养政策发展,在不同时期对指导居民通过平衡膳食改变营养健康状况、预防慢性病、增强健康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23-11-26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在京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3-11-26

WHO、FAO、OIE等国际组织介绍.中国政府网.2023-11-26

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人民政府.2023-11-26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正式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3-11-26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国政府网.2023-11-2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 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通知 .中国政府网.2023-11-26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3-11-26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3-11-26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3-11-26

营养梦,健康梦,中国梦 ——中国营养学会启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修订工作.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3-11-27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营养学会官网.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