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红腹伊澳蛇

红腹伊澳蛇

红腹伊澳蛇(学名:Pseudechis porphyriacus)是一种原产于澳大利亚的有毒蛇类,属于眼镜蛇科。这种蛇最初于1794年被乔治·肖描述为新物种。

形态特征

红腹伊澳蛇全长约1.25米,头部、背部和腹部的颜色分别为黑色、红色或橙色,尾巴为粉红色或栗色。成年红腹伊澳蛇体长为1.5米左右,有超过2米的个体。

分布与栖息

红腹伊澳蛇原产于澳大利亚东海岸,是最常见的蛇类之一。它可以在蓝山县、堪培拉、悉尼布里斯班墨尔本、凯恩斯和阿德莱德的城市森林、林地、平原和灌木丛地区找到。在新南威尔士州,麦夸里沼泽标志着其分布的西部边界,而在昆士兰州中部的格拉德斯通标志着主要种群的北部边界。向南,它分布在维多利亚州的东部和中部,沿着墨累河延伸到南澳大利亚州。在南澳大利亚的南部洛夫蒂山脉和北昆士兰州有分散的种群。

生活习性

生活在小河和堤坝附近,栖息环境为雨淋或湿润的森林。食物为蛙类、爬行纲和小型哺乳动物。在春季夺配种权的时候,雄性会展开激烈的竞争。在争斗中,双方会抬起头并缠绕在一起。卵胎生,一次5到40条。含有剧毒。

危害

这种蛇并非攻击性,通常从人类接触中撤退,但如果受到刺激则会攻击。虽然红腹伊澳蛇的毒液会导致严重疾病,但至今尚未记录到其咬伤导致的死亡。毒液含有神经毒素、肌肉毒素、凝血剂和溶血性物质。受害者还可以失去嗅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