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彤
张天彤,女,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党总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天彤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挖掘、研究、教学与传播工作。2000年,张天彤发表论文《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国音乐文化》。2002年,张天彤毕业后选择留在中国音乐学院做图书馆特色馆藏工作,主要负责采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声像资料。2005年8月,张天彤参加了“全国首届鄂温克、鄂伦春族、达斡尔族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学术研讨会”。2007年,张天彤将达斡尔族传统音乐研究确定为博士论文选题。随后,她于2011年发表论文《达斡尔族音乐现状的调查与思考》。2015年,受原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之托,张天彤开始执行《中国少数民族濒危传统音乐抢救项目》。2023年,张天彤撰写和编写的著作《四方水土四方乐——达斡尔族区域音乐文化叙事》和《来自草原和森林的文化记忆——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民歌精选》(盘配书)出版,均入选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精品出版项目。同年12月5日,张天彤在第九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奖表彰大会获得“第九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2024年,张天彤带领学生录制了202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项目《歌从田野来: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濒危抢救项目——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纪录片。
人物经历
2000年,张天彤发表论文《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国音乐文化》。随后,她在2001年发表的文章《重树民族音乐文化观》中表示,音乐历来被各民族视为最宝贵的文化财富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民族的灵魂和思想,是民族智慧的发源地。2002年,张天彤从中国音乐学院硕士毕业后,选择留校担任图书馆特色馆藏工作,主要负责采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声像资料。当时,已退休的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原所长乔建中为抢救传统音乐资料,在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成立了中华传统音乐资源建设项目组。张天彤成为该项目的首任执行人。
2004年,张天彤撰写的文章《高师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关于高师民族音乐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对外发表。2005年8月,张天彤参加了“全国首届鄂温克、鄂伦春族、达斡尔族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学术研讨会”,在那里遇到了音乐理论家赵宋光。赵宋光指出,北方人口较少民族的音乐研究尚属空白,这将是张天彤未来学术研究的突破点。于是,张天彤踏上了探究北方人口较少民族音乐的征程。2007年,张天彤将达斡尔族传统音乐研究确定为博士论文选题。2008年,她发表了论文《耿生廉先生八十华诞诚挚感言》。
2010年,张天彤撰写的论文《"首届全国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与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如期召开》刊登在《中国音乐》。随后,她于2011年发表文章《达斡尔族音乐现状的调查与思考》。2013年,张天彤策划并主持了“四方言区达斡尔族传统歌舞艺术学术研讨会”。2015年,受原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之托,张天彤开始执行《中国少数民族濒危传统音乐抢救项目》。2016年到2018年,张天彤带领学生探访了达斡尔族的四个方言区、鄂伦春族的十二个流域、鄂温克族的三个部落的民间歌手,共录制了80多位民间歌手演唱的625首曲目,并进行了口述访谈。这些资料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收录进《中国记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基础资源数据库》,并在国家级声音档案中永久保存。
2021年,张天彤发表了论文《城市化进程中科尔沁长调民歌的传承与重构》,该文章以多年的田野调查为基础,重点关注科尔沁长调民歌内部分支系统的多样性特点,围绕其在现代社会环境中的存续问题,对它的当代传承及文化重构进行分析和总结。2022年6月,张天彤入选2021“中国非遗年度提名人物”名单。2023年,张天彤撰写和编写的著作《四方水土四方乐——达斡尔族区域音乐文化叙事》和《来自草原和森林的文化记忆——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民歌精选》(盘配书)出版,均入选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精品出版项目。12月5日,张天彤在第九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奖表彰大会获得“第九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2024年4月1日,张天彤受邀作为首讲嘉宾登上了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该船上完成了首个民俗音乐主题的讲唱会。7月20日,她参加了2024年第五期的珠海大讲堂。同年,张天彤带领学生录制了202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项目《歌从田野来: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濒危抢救项目——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纪录片。2024年11月8日,张天彤参加了由长沙学院教务处、学工处、宣传部、校团委主办,长沙学院美育中心、音乐学院承办的“美育大学堂”系列首期活动——“多彩非遗 以美育人”非遗进校园展演活动,详细介绍了“盘王大歌”“酉水号子”“桑植民歌”“湘西苗歌”“土家族三棒鼓”等国家级、省级湖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发展。
研究方向
张天彤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挖掘、研究、教学与传播工作。
主要作品
展演
著作
期刊论文
参考资料
会议论文
参考资料
学位论文
参考资料
社会任职
社会活动
张天彤不但是一位学者,还是一位爱心人士。10多年的田野调查过程中,每逢遇到身患重疾的民间艺人、孤儿,她都会帮助。
主要成就
学术主持
张天彤先后成功策划并主持了《四方言区达斡尔族传统歌舞艺术展演暨学术研讨会》《我自豪,我是达斡尔人——敖丽芳独唱音乐会》《苍茫谣——乌日娜独唱音乐会》等学术活动。她多次受邀担任中国音乐学院硕博士声乐、器乐专场音乐会的学术主持和音乐导聆。此外,她还曾出访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韩国、奥地利及台湾等地,进行学术交流。
学术成果
张天彤参编了2部著作,主编了6部文集,并发表了40余篇学术论文。她参与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公关项目,并获优秀成果奖(排名第三)。
科研成果
张天彤独立承担了多项重要课题,包括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委托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达斡尔族英雄史诗》及《中国少数民族濒危传统音乐抢救项目》(涉及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以及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哲社办、内蒙古自治区社科院等机构的科研课题。
人才培养
张天彤从事民族音乐理论教学多年,开设课程《中国原生民歌模唱与分析》《论文写作》等。培养汉、蒙古、朝鲜、达斡尔族、鄂温克、回等民族的10余名硕士、博士。截至2024年8月28日,张天彤带领学生共整理出近百万字的调查笔记,抢救性高质量录制了625首曲目,累计上千小时的音视频素材。
荣誉奖项
作品荣誉
个人荣誉
人物评价
张天彤用脚步丈量了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省、新疆的达斡尔族4个方言区以及鄂温克族的3个部落和鄂伦春族的12条流域,并往返穿梭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辽宁沈阳的锡伯族之间,采访了近千人次。这期间,行程多少公里,做了多少次田野调查,连她自己都记不清了,也正因如此,她成了达斡尔族的知心人。(金台资讯评)
张天彤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入田野调查,进行抢救性保护和学术研究,通过策划举办音乐会、研讨会、展演等活态形式,将北方民族传统音乐“搬”上高校舞台,加强“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与高校师生之间的合作,以独特的方式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民族画报评)
参考资料
张天彤:呼唤草原与森林深处的文化记忆.民族画报.2024-11-27
一周学术活动【8月8日-8月14日】.浙江师范大学.2024-11-27
了解民歌的“前世今生”!张天彤教授做客珠海大讲堂.珠海网.2024-11-27
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国音乐文化.万方数据.2024-11-27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张天彤:传承民族传统音乐需要薪火相传的力量 | 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2024-11-27
达斡尔族音乐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万方数据.2024-11-27
人物丨打捞中华文明长河中的璀璨“珍珠”——记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张天彤.光明网.2024-11-27
喜报 | 我校张天彤教授被授予第九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 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2024-11-27
重树民族音乐文化观.万方数据.2024-11-27
高师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万方数据.2024-11-27
耿生廉先生八十华诞诚挚感言 .万方数据.2024-11-27
"首届全国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与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如期召开.万方数据.2024-11-27
城市化进程中科尔沁长调民歌的传承与重构.万方数据.2024-11-27
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100人候选名单.光明新闻.2024-11-27
长沙学院“美育大学堂”首期活动顺利举行.百家号.2024-11-28
“音乐纵横三人谈系列”:瞿小松、谢嘉幸与文化名流·影视对话录.豆瓣读书.2024-11-27
变迁与坚守:达斡尔族传统音乐文化研究.豆瓣读书.2024-11-27
张天彤.万方数据.2024-11-27
张天彤: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会给人精神力量和心灵慰籍.中国音乐网.2024-11-27
为了保留更多少数民族的歌(人物).百家号.2024-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