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军
赵永军,1961年7月生,江苏徐州铜山区人,男,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四川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教授。
主要从事油气资源评价、盆地数值模拟、石油数学地质、油气化探、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语言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教学成果二等奖、石油大学(华东)优秀教材一等奖、优秀教材三等奖。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历任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1982.8-至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任教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油气资源评价、盆地数值模拟、石油数学地质、油气化探、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语言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课题
参加并完成了《柴达木盆地盆地数值模拟研究》《都日木地区油气地表化学勘探》《盆地演化因素对煤储层渗透性的影响》《采集数据质量分析评价方法研究与系统升级》等项目研究。
承担和完成国家97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项目以及横向科研10余项。
论文
油气地表化探数据处理中应注意的问题,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科版),1998,25
水下扇沉积过程数学模拟方法,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1,20
油气地表化探中基于R型因子分析的综合指标及工区N级划分,物化探计算技术,2000,20
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地层压力预测,石油天然气学报,2001,23
基于GIS的钻井资料信息系统研究基于GIS的钻井资料信息系统研究,地质论评,2000,46
GIS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的发展与集成,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5
煤层含气量的主控因素及定量预测,煤炭学报,2005,6
煤储层渗透率复合因素数值模型研究,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6,26
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的煤层含气量预测,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8,28
煤储层渗透性研究方法及主要影响因素,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15
沁水盆地影响煤层含气量的地质因素探讨,西部探矿工程,2010,12
鄂尔多斯市东缘煤储层渗透性主控因素分析与高渗区预测,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13,32
基于指示克里格法的地质变量估值问题分析,石油化工应用,2013,32
一种新的曲流河点坝砂体内部构型模拟方法,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3,S1
基于过程模拟的点坝砂体内部构型训练图象生成方法,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26
一种复杂曲流带储层三维构型建模新方法,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9
著作
《计算机绘制地质图》《石油数学地质》
社会活动
任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委员会理事。
主讲课程
赵永军主讲的本科生课程是《程序设计语言》《数学地质》《计算机绘制地质图》。他主讲的研究生课程是《地质过程数学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