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金寨县第一中学

金寨县第一中学

安徽省金寨第一中学始建于1949年10月(安徽省第一临时中学,后改为安徽省第六临时中学),1978年升格为六安市地区重点中学。2001年8月,与拥有50多年校史的金寨师范合并,组建新的金寨一中(包括金寨教师进修学校)。

先后荣获“安徽省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安徽省文明单位”、“六安市先进集体”、“六安市文明单位”,“六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六安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六安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六安市第四届创建文明行业评比先进单位”、“六安市爱国拥军先进单位”、

2002年5月,经省教育厅评估认定为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2014年9月,学校整体搬迁至位于金寨新城区现代产业园江天路的新校区。

历史沿革

1949年10月建于金寨镇,称皖北行署金寨初级中学,县长刘伟兼校长,有教员2人,工友1人,学生12人。同年冬招插班生32名,年底学校迁洪湾乡,1951年迁至麻埠。

1957年迁新县城梅山镇史河岸畔的冷水潭湾,省人民政府定名安徽省金寨中学,秋季高中招生1个班,学生52人,为本县第一所完全中学。

1978年改名安徽省金寨第一中学,定为六安市地区和金寨县重点中学。1985年,该校有两幢教学楼,一幢实验楼,全校总建筑面积为12816平方米,其中教室面积3384平方米,教师住房5010平方米,学生寝室1210平方米,实验楼1232平方米。教学仪器462件,生物标本218件,理、化、生实验同时可开25组,仪器设备总价值约4万元,其中图书资料万余册毁于“文化大革命”,1987年藏图书1500多册。1986年10月设立校办企业服务部,有小面包厂、小商店、小旅社等小企业,固定资产达6万元。1986~1987年总收入2万余元。校办企业基本上解决了教职工家属子女就业问题。

1987年有27个教学班,学生1501人,教职工111人,其中教学人员79人。教职工中党员47人。1983年6月,全校有20人连续从教25年以上,获得国家颁发的“园丁”荣誉纪念章。1983~1987年被评为省、地、县三级先进个人64人次,省、地级优秀班主任1人。1987年,章成仁获全国优秀班主任称号。

1978年金寨一中升格为六安市地区重点中学。

2001年8月,与拥有50多年校史的金寨师范合并,组建新的金寨一中(包括金寨教师进修学校)。学校分为东区(本部,高二高三)和西区(老师范,高一),总占地面积230亩。

2014年9月,学校整体搬迁至位于金寨新城区现代产业园江天路的新校区。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截止到2015年4月,学校有7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800人,教职工350人,特级教师4人,研究生学历24人,高级教师141人,一级教师47人。十余位教师分别是市、县教研会理事,一大批骨干教师成为市、县学科带头人,十余位教师成为市县级“师德标兵”、省部级劳模和先进工作者。有国家和省、市级教研课题,百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省、市获奖或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数十人在各级教学比赛中获奖。

硬件设施

金寨一中位于新城区东北角、现代产业园的西南角,即江天路以东,经天路以北,石船路以南,长江路以西区域,占地面积300亩。分为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三个版块。主要建筑有综合楼、教学楼、体育馆、田径运动场、艺术楼、餐厅、学生公寓、共15幢,总建筑面积121000㎡。该工程由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并获得中国建筑学会举办的规划建筑设计竞赛金奖。

校区内按国家一类标准配备了理化生实验室、网控多媒体设备、计算机网络中心和各种功能教室,校园数字化系统完备,装备了电子备课室、电子阅卷室、录播教室,教室的装配了电子白板。配齐了现代化的生活设施,男、女生公寓有独立的卫生间、洗漱间、阳台,安装了空调、壁柜,各楼层设有淋浴房、洗衣房、开水间、公共卫生间。所有教室、教师休息室、教研组办公室、行政办公楼均安装了空调。教育教学、师生生活学习和办公条件彻底改善。校园现代化气息浓郁,道路按国家I类标准铺装沥青路面,园林式绿化、景观式亮化,运动区按国家标准建设400m跑道、足球场、看台,现代化、多功能体育场馆内外各类体育设施一应俱全,体育器材全省一流。校园监控系统、广播系统运转正常。

老校区分东、西两个校区,分别坐落于史河两岸,总占地面积230亩,环境优美。拥有教学楼3幢、办公楼2幢、图书楼2幢、艺术楼1幢、科学馆2幢、学生公寓7幢、2个运动场及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现老校区东区原址用作金寨县第二中学和梅山镇第二小学校区,现老校区西区原址用作金寨县教育局。

智能化设施

1、教学系统

(1)建有108个多媒体教室,每个教室配有电脑一台、交互式电子白板一个、多媒体音箱一对、界面话筒3个;

(2)已有计算机教室两个,还有四个在建:每个配备64台学生机和一台教师机;

(3)录播室一个:配有电子白板系统一套,图像定位系统(6个高清自动跟踪摄像机),智能导播系统和监控系统等;

(4)网络机房:配有核心交换机,服务器,全校各办公场所,教室、教师休息室、宿舍、食堂等场所均配有网络点、语音点4000多个;

(5)网上阅卷系统:配有服务器一台、高速扫描仪一台,条形码打印机一台;

2、安防监控系统:已装好的监控摄像头386个(墙机319个,半球62个,球体5个)、监控室一个(配有操控台、监控墙,安排有专人值班);

3、校园广播系统:总控室一个(备有两套设备)、室内广播108个、背景音乐广播188个,室外音柱19个,草坪音箱20个,正在安装的有体育场扩音系统;

4、一卡通系统:食堂、超市配有消费机终端,教学楼、宿舍配有水控系统,会议室有会议签到系统,还有两台考勤机,车库配有智能停车系统;

5、会议系统:2000人的大报告厅1个、500人的中报告厅1个、210人的小会议厅2个,及小会议室5个。

高考成绩

2000年,沈成然同学夺取省“文科状元”;闵万里、邓磊、詹中文、夏星同学先后考入中科大少年班和少年创新实验班;秦婷婷、张晓东、汪玉宏、昌林、樊家澍等一大批同学被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录取;“希望明星”大眼睛姑娘苏明娟、“希望之星”张宗友从该校升入高校;2010年李伟同学荣获六安市“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

2017年

廖振东、查凝继被清华大学录取、江振东被北京大学录取。在今年试卷难度加大,分数普遍下降,全省600分以上人数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一中600分以上人数达到36人,有10名同学进入全省前1000名,实属不易。理科最高662分,文科最高619分。

高三(19)、高三(20)、高三(21)、高三(22)班本科达线率100%。全校本科达线1448人,达线率较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其中一本达线642人,较上年增加23人。

2016年

全校高考报名人数在较上年减少707人情况下,本科达线1427人,较上年增长了17个百分点,其中应届本科达线1114人,达线率为79%,较上年增长了24个百分点。一本达线619人,比上年增加54人,增长了10个百分点,其中应届一本达线545人,达线率为39%,较上年增长了14个百分点。

文科学生程梅兰通过了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文科学生陈虎、赵曾宝分别以633分、629分的优异成绩列全省第33名、第61名,除六安一中外,列全市第1名、第2名。理科学生吴放、潘孝峰高考成绩分别为667分和661分。

2016届高三(20)、高三(21)、高三(22)三个班级本科达线率为100%,其中高三(21)班二本达线率100%、一本达线率87%。

2015年

本科达线1472人,其中应届本科达线1213人,较上年增加61人,增长5%。一本达线565人,较上年增加60人,增长12%,其中应届一本达线534人,较上年增加85人,增长19%。全校600分以上299人,高三(25)班二本达线率100%,高三(26)班一本达线率90%。

高三(25)班吴陵锐(初中毕业于燕子河中心学校)以总分693分的优异成绩并列全省理科第三十八名,居六安市第二名(第一名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确定可被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录取。高三(25)班李楷、高三(26)班张睿、高三(29)班李文松等5位同学取得理科670分以上的成绩,高三(15)班方礼畅、高三(21)班汪承敏分别取得文科656分、654分的成绩。

2014年

本科达线人数1495人,一本达线505人,600分以上18人(全省2930人,全县18人),理科全县前50名中除第19、31、41名,文科全县前50名中除第11、24、50名外全部为该校应届毕业生。

高三(25)班王云龙以总分653分的优异成绩,列全省理科第45名(除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外,全市理科第一名),被北京大学录取。再加上王未、汪媛媛、郑寰宇和杜晓东共五位同学考取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有194人考入“211”工程大学,其中53人考入“985”工程大学。高二(25)班吴陵锐参加科大少年班招生考试,获得599分的好成绩。

2013年

本科达线人数1518人,比上年增加465人,其中应届本科达线1209人,比上年增加244人。一本达线507人,比上年增加135人,其中应届一本达线479人,比上年增加107人。应届本科达线率62.5%,应届统招及定向生本科达线率98%。

余铭鑫、付轲分别进入全省文科前60名(分别为36、52名,分别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有4名学生进入全省前200名。600分以上16人(全省仅2258人),均被一流名校录取。

高三(1)班600分以上6人,理科高三(1)、高三(2)、高三(20)及文科高三(19)共四个班本科达线率100%,高三(1)、高三(2)班二本以上达线率100%,高三(1)、高三(2)班一本达线率92.5%。实验班本科达线率96.3%,普通班共16个班,平均每班本科达线35人。高二学生九人参加科大少年班招生考试,全部达到一本线,一人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录取。

2012年

全校本科达线1053人。一本达线372人,比2010年增加58人,其中应届一本达线增加144人;二本达线788人;应届本科达线965人,比2010年增加305人,应届本科达线率66.5%,当年统招、定向录取升入金寨一中的学生本科达线率95%。

理科实验班本科达线率97%,文科实验班本科达线率93%。

余汇宇同学以总分688分(含清华大学自强计划”加分)并列全省理科第7名,被清华大学录取;孙从怡同学以总分665分列全省理科190名;郭壮同学以总分647分列全省文科第48名;660分以上3人;650分以上7人;600分以上110人(含科大少年班1人),在2012年全省600分以上人数比2010年减少2248人的情况下,该校600分以上人数比2010年(2011年金寨县因小学学制“五改六”空档一年)增加31人,且上述600分以上学生全部为应届考生,实现了高分段的大跨越。

高三(18)班600分以上24人,一本达线64人,一本达线率75%,本科达线率100%;

高二(01)班孙蓉同学参加科大少年班招生考试取得总分617分的好成绩。

获得荣誉

金寨一中是省级花园式学校。

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先后荣获“安徽省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六安市先进集体”、“六安市文明单位”,“六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六安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六安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六安市第四届创建文明行业评比先进单位”、“六安市爱国拥军先进单位”、“六安市内部单位治安保卫工作先进集体”、“六安市饮食服务示范单位”、"金寨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先进单位"、“金寨县教育教学成果奖”等荣誉称号。

金寨一中将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宗旨,抢抓机遇,创先争优,着力打造现代化品牌学校。

2021年1月,入选“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名单”。

文化传统

精神文化

校训

好学力行

校风

求实求真创优创新

教风

严谨开拓乐教爱生

学风

文明刻苦拼搏奋进

学校精神

实事求是崇尚科学的探究精神

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

静心读书耐心育人的敬业精神

乐于人梯甘当红烛的奉献精神

群策群力平等和谐的合作精神

知名校友

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大眼睛姑娘苏明娟

中国希望工程第一位博士学位获得者张宗友

参考资料

公共企事业单位.金寨县人民政府.2024-11-08

安徽省金寨第一中学学校概况.金寨县人民政府.2024-11-08

金寨一中年度统计数据.金寨县人民政府.2024-11-08

金寨一中领导简介.金寨县人民政府.2024-11-08

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试点县(区)“满天星”训练营和足球特色幼儿园名单 - 中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