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李大钊故居
北京李大钊故居位于西城区新文化街文华胡同24号,是一座占地面积约550平方米的倒座三合院,与长安街北侧的民族文化宫展览馆相望。这是一座普通民居建筑,曾被称为石驸马后宅35号。该故居为李大钊1920年至1922年间的居所,坐南朝北,有正房三间,东西耳房各两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正房东间是卧室,中间餐室,西间为子女读书处。西厢房三间作书房和会客厅,东厢房三间为来往亲友等人居住。院落质朴宁静,西侧屹立着一尊庄严凝重的李大钊半身铜像。
1979年,北京李大钊故居被定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北京市决定对李大钊故居进行修缮,并作为李大钊故居纪念馆向公众开放。2007年5月8日,在李大钊同志英勇就义80周年之际,故居正式开始对社会开放。2013年3月5日,北京李大钊故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李大钊故居蕴含着十分丰厚的红色文化元素,是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北方工人运动、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等一系列革命实践活动的历史见证地。2019年9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21年3月27日,北京李大钊故居被北京市文物局公布为北京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故居简介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党的二大、三大、四大当选为中央委员。1924年底,任党的北方区执行委员会书记。1922年受党的委托在上海与孙中山先生谈判国共合作,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1924年出席国民党一大,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27年被反动军阀杀害于北京。
从1916年夏至1927年春,李大钊在北京工作、生活十年,先后居住过八个地方。1920年春至1924年1 月,李大钊一家在石驸马大街后宅35号(今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北院居住将近四年,这是他在故乡之外与家人生活时间最长的一处居所。1979年8月21 日,李大钊故居纪念馆被公布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为一小三合院,占地面积约550平方米,有北房3间,东、西耳房各2间,东、西厢房各3间。其中北房东屋为李大钊夫妇的卧室,东耳房为李大钊的长女李星华的卧室,东厢房北间为李大钊长子李葆华的卧室,东厢房南间为李炳华的卧室。西厢房为李大钊的书房。
李大钊故居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着特殊的价值。在后宅胡同居住的时期,是李大钊人生事业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也是他异常忙碌的时期。他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巩固和发展国共合作、领导北方革命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也是名重当世的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学者和思想家。在此期间,李大钊发表各种文章140余篇,文字总量超过33万余字,平均每9天一篇;参加各种会议120次,包括共产党三大、国民党一大等,平均每10天一次会;陪同会见、拜访各界人士30次,讲演30次(不算讲课),到广州市、上海市、武汉、洛阳市、天津市等地从事教学和革命活动。当年,许多青年都曾在李大钊家借住,感受过李大钊师长般的关爱和教诲。中共北方党组织的一些重要会议曾在李大钊的书房内召开。
党史专家一致认为,北京李大钊故居是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办中国共产党、领导北方工人运动、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等一系列革命实践活动最具代表性的历史见证。
2021年6月1日,李大钊故居纪念馆开放,沉浸式话剧还原历史。
所获荣誉
2019年9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票务信息
1、李大钊故居参观票价:10元;
2、老人、大中小学学生(成人教育除外)凭证享受门票半价优惠;
3、1.2米以下儿童免票;
4、军人凭有效证件免费参观。
交通路线
地铁2号线:复兴门站,长椿街站
7,10,38,626、395、477,新文化街西口站
7、15、37、10、626民族文化宫站
地理位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
参考资料
李大钊故居.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2024-02-20
文华胡同里的李大钊故居(以物鉴史).党史学习教育官网.2024-02-20
北京西城263个社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新京报.2024-02-22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名单.中国教育在线.2024-02-20
北京市文物局关于公布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的通知.北京市文物局.2024-02-22
故居简介.北京李大钊故居.2013-01-18
李大钊故居开放 沉浸式话剧还原历史.中新网.2021-06-02
游览指南.北京李大钊故居.201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