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乔泰南的诱惑

乔泰南的诱惑

《乔泰南的诱惑》是1979年上映的剧情,由杰瑞·沙茨伯格执导,梅丽尔·斯特里普阿伦·阿尔达 等主演。影片讲述了参议员候选人乔泰南造势期间,与助选员凯伦朝夕相处发生婚外情,家庭关系岌岌可危,当然也为选情埋下未引爆的炸弹。

基本资料

本片描述参议员候选人乔泰南(亚伦艾达 Alan Alda)造势期间,与助选员凯伦朝夕相处发生婚外情,家庭关系岌岌可危,当然也为选情埋下未爆弹。这是一部叙事还算流畅、架构偏近迷你影集的小成本文艺片,梅丽尔·斯特里普的凯伦角色,最如履薄冰的诠释关卡,在於她要去跟芭芭拉哈里丝(Barbara Harris)饰演的元配拔扯一个女性意识的认同席次。泰南太太的戏份不少,罗致的同情目光也广,这种情况下,除了编导要斟酌男女三角关系的微妙平衡,凯伦一角的深浅拿捏,甚或决定了影片本身的总结观点。

制作背景

《乔泰南的诱惑》是1979年梅丽尔·斯特里普同《克莱默夫妇》(Kramer Vs. Kramer,1979)、《曼哈顿》(Manhattan,1979),一口气推出的作品,也是她踏入电影圈第三年的演出,导演为执导过坎城金棕榈奖电影《流浪奇男子》(Scarecrow,1973)的杰瑞夏兹堡(Jerry Schatzberg)。也由於当年造成戏院淹大水的克拉玛,席卷了包括史翠普最佳女配角在内的五项奥斯卡大奖,使得《乔》碍於奥斯卡报名限制下,牺牲掉指派史翠普出征的大好机会。间接,也影响了电影日后的机运。

梅丽尔·斯特里普於《乔泰南的诱惑》这场情挑戏,连同《克莱默夫妇》纤细动人的法庭自白,两部片两场戏,连成一幅震惊世人的图腾,可说是撼动了女演员的表演历史,以匪夷所思的形式,扩张了单场戏统治整部电影的无限可能。自此,史翠普每部电影都成了当代女演员无不用心观摩的典范。

所获奖项

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NBR Award)  1979  最佳女配角 梅丽尔·斯特里普

纽约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NYFCC Award)  1979最佳女配角 梅丽尔·斯特里普

National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s, USA(NSFC Award)  1980最佳女配角 梅丽尔·斯特里普

洛杉矶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LAFCA Award)  1979

最佳男配角 茂文·道格拉斯

最佳女配角 梅丽尔·斯特里普

相关评价

在梅丽尔·斯特里普精湛的诠释下,凯伦这个角色,不仅呈现一种第三者的新时代心理状态,也烘托出男演员的质变。以喜剧影集「外科医生」(M*A*S*H,1972)走红,相貌谐趣的亚伦艾达(Alan Alda),在本片推出以前,怎麼都称不上英俊,然而,在梅丽尔·斯特里普意乱情迷的心绪协奏下,本片激撞出艾达难得一见最帅的形象,这样的化学效应,日后在《廊桥遗梦》(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1995)、《改编剧本》(Adaptation,2002)等片里,我们都见识过了,这也是何以梅丽尔·斯特里普参与的电影,往往能提升表演整体水准的原因。而梅丽尔·斯特里普式可怕绝招→抢戏的内敛,也在这部电影中展露无遗,在影片以父性冲突为基调的叙事里,具有情节决定性的台词绝大交付男演员诠释,就连马文道格拉斯饰演的凯伦父亲,都对女儿的心绪,衍生极大的阴影。而法力无边的梅丽尔·斯特里普,也就顺水推舟,从第三者这样的定位里,挖掘出同类角色少见的面目,在大量以「倾听」、「反应」为主要互动的琐碎戏份里,巧妙暗中织就角色的寂寞灵魂,也就让看似旁衬戏份居多的凯伦,在片尾一场告别戏,爆发储积已久的能量,反客为主,释出排山倒海的动人沧桑,进而总结出本片的主题精神。神不知鬼不觉拿下胜场。

甚至可以说,饰演老婆的芭芭拉哈里丝,中规中矩的演出,不慎把主导权让了出来…梅丽尔·斯特里普在70年代最后一年闪现的惊人光芒,足可逼退所有原地踏步的表演方式,狠狠刻下一痕经典,化为影史的碑界。可惜70年代堪称有其票房潜质的芭芭拉,自本片后,也进入事业下坡,抓不上史翠普时代的残喘悬崖缘了。当然,撇开演技不谈,《乔泰南的诱惑》也是一部很好看的电影,它的独特性在於,片中充斥未来十年80年代电影常见的橘黄光调,看似简约的风格,却颇具准备好迈入雷根执政全盛时期的起跑架势,扬满阳光般的美式理想、和厚重的家庭观点。

这是一部让人看完心情会很好的电影。可惜,与稀片会唔,泰半靠缘分,2000年一个上午我在HBO电视网频道攫获观赏这部片的良机,未料,多年过去了,本片始终在日后不断涌现的梅丽尔·斯特里普迷赏片功课表内缺席,这是很可惜、很遗憾的地方。《乔泰南的诱惑》目前只能在亚马逊网站买到美版VHS(无字幕)录影带,期待环球电影公司早日孵出DVD,以弥补影迷的缺憾,少了这部片,梅丽尔·斯特里普表演传奇在影迷脑内,就稍嫌不够完整了。也许,本片与奥斯卡失之交臂,也决定了本片日后的曝光度,倘若本片延后一年推出,更可能造就梅丽尔·斯特里普1978~1983,连续六年的惊人提名纪录。虽然天时地利没有站在《乔泰南的诱惑》这一边,但好歹,伟大的史翠普还是建立出她无人能及的皇朝,当大家都以为人类已经不可能更好的时候,她硬是一再自我突破,丰富了世世代代影迷的眼福。

当然,以现在的观点来看,《乔泰南的诱惑》精采非凡的演出,称之为梅丽尔·斯特里普火山能量生涯中的一小颗火花也毫不为过,而鲜为人知的本片,亦未尝不是史翠普暗处伺伏、未能广获讨论和赞咏的演技宝藏。(假以时日,杀个大家措手不及)恰似她的每个演出,不可能一次看够看完,每回反,都会有新斩获。70年代是性格演技男星的天下,尼柯逊(Jack Nicolson)、霍夫曼(达斯汀·霍夫曼)、狄尼洛(Robert De Niro)、帕西诺(Al Pacino),各擅胜场,80年代蹦出一个史翠普,掀开一股女性电影潮流,一对四,硬是和他们平起平坐,也造就了杰西卡·兰格郑秀妍 Lange)、西西史派克(Sissy Spacek)…这些以内心戏见长的女演员,就连前辈莎莉·菲尔德(Sally Field)、莎莉麦克琳(Shirley Maclaine),也因为史翠普的出现,大为整顿表演风格,再创事业第二春。直到现在,从凯特温丝蕾(Kate Winslet)、萝拉琳妮(劳拉·琳妮)身上,都不难看出史式基因的绵延不绝。至此,史翠普早已掌管了过去30年的表演主流,以及可以预见,往后百年、千年,只要电影还存在、表演还存在,梅丽尔·斯特里普将永远是众人供奉的信仰。

还记得去年参加诚品讲堂,影评人王志成说,电影史再也不可能有人能够和梅丽尔·斯特里普一样。我想这也是很多人(绝望)的心声。早在1982年,梅丽尔·斯特里普就以苏菲亚一角,宣布了人类情绪深度的极致,也连带震撼了80年代以降的艺术文化,随著近年科幻、视效片风起云涌,文艺强片时代眼看无从复燃,时不我予下,日后任何演员想望其项背,恐怕都难。我想梅莉梅丽尔·斯特里普在我们这一代的意义,是一个指引众人努力朝她游近的标的,尽管那个高端,除了她自己,没有人接近得了,但我们仍得著虔诚的心,痛快复习那恒久驻留你我内心深处的神奇火光。

相信对许多影迷和影人来说,这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

演职员表

职员表

参考资料

豆瓣.movie.douban.com.201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