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双桥区

双桥区

双桥区是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区,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7°48′-118°03′,北纬40°57′-41°05′之间,距首都北京市221千米。北、东、南同承德县接壤,西部与双滦区毗邻,西南部与滦平县交界,行政区域总面积651.67平方千米。双桥区地处冀北燕山东段,位于燕山沉陷带与高原后背斜过渡带,经长期地质变化形成独特的承德丹霞地貌特征,该地区处于暖温带向寒温带过度地带,属于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

双桥区历史悠久,因地处塞外,位于北部“蛮夷之地”和南部中原地区的交界处,自古就是北部游牧民族出没的地方。据考证,双桥区早在中原龙山文化时期就有人类活动遗迹。战国时代,燕国在这一地区设置过郡一级的地方政府。秦以后历代也曾设置过地方政府。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廷在此修建避暑山庄,这里逐渐发展成为清王朝的第二政治中心。辛亥革命后取消府制,成立热河特别区。1929年成立热河省,承德为热河省会。1955年,热河省建制撤销。次年,承德市划归河北省。1960年3月,承德地、市合并,合并后今双桥区所在地为承德市所辖的市区。1984年1月,承德市改为河北省省辖市,双桥区正式成立。1993年7月,承德地、市再次合并,双桥区成为新建制承德市的市辖区。双桥区管辖区内下辖5个镇、7个街道,户籍人口35.8万人,区内有满族回族蒙古族壮族朝鲜族等多个少数民族。

双桥区自然风光独特,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区内有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2个、2A级景区1个、A级景区1个,拥有“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10大风景名胜”“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多个头衔,是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首善之区”。

历史沿革

双桥区历史悠久,因地处塞外,位于北部“蛮夷之地”和南部中原地区的交界处,自古就是北部游牧民族出没的地方。

据考证,这里早在中原龙山文化时期就有人类活动遗迹。

战国时代,燕国在这一地区设置过郡一级的地方政府。

秦以后历代也曾设置过地方政府。

秦汉至元明时期,匈奴、鲜卑、辽朝、女真、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曾先后在此游牧。

清朝初年,今承德市区所在地仍只是个仅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落,叫热河上营。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廷在此修建避暑山庄,作为夏季临朝理政的场所,这里逐渐发展成为清王朝的第二政治中心,一些满族、蒙古族贵族也都纷至沓来,使这里更成为满族、蒙古族比较集中的地方。雍正元年(1723年)设热河厅,十一年(1733年)取“承受先祖恩泽”之义,改名为承德州。

辛亥革命后取消府制,成立热河特别区。

1929年成立热河省,承德为热河省会。

1955年热河省建制撤销,1956年承德市划归河北省

1960年3月,承德地、市合并,合并后今双桥区所在地为承德市所辖的市区。

1984年1月,承德市改为河北省省辖市,双桥区正式成立。

1993年7月,承德地、市再次合并,双桥区成为新建制承德市的市辖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双桥区是承德市中心区,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7°48′-118°03′,北纬40°57′-41°05′之间,距首都北京市221千米。北、东、南同承德县接壤,西部与双区毗邻,西南部与滦平县交界,行政区域总面积651.6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双桥区地处冀北燕山东段,位于燕山沉陷带与高原后背斜过渡带,经长期地质变化形成独特的承德丹霞地貌特征,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构成低山环绕的山间盆地,平均海拔在313-1074米之间,属于山地丘陵区。

气候特征

双桥区处于暖温带向中温带过渡地带,属于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时间长;春季多风干燥,历时短;夏季清凉多雨,适宜避暑消夏;秋季天高气爽,昼夜温差大,降水年、季变化大。多年平均气温8.9℃,年极端最低气温-24.2℃(出现在1月份),极端最高气温41.5℃(出现在7月份),全年无霜期157天。年累积日照市时数为2903小时。区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560毫米,日最大降水量151.4毫米,时最大降水量52毫米,年内雨量主要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份。

自然资源

土壤资源

双桥区土壤以褐土为主,其中褐土为762303公顷,潮土为41820公顷,新积土占95551公顷。粗骨土及棕壤共87936公顷。土壤PH值为7.34。

矿产资源

截至2010年,双桥区矿产资源有21个矿种,产地40多处,其中铁、锰、铜、金、碳酸钙马牙硝,镜铁山矿铁矿石总储量为4.83亿吨。

水资源

双桥区河流有潮白河滦河、柳河、老牛河等。清美甘甜的潮河水和滦河水,源源不断流往北京和天津市。承德市海拔200-1200米,平均海拔350米。环绕全区的山峦属丹霞地貌,奇峰异石,自然天成,千姿百态,形成独特的磬锤峰国家森林公园、双塔山、罗汉山、等十大景观。水资源总量0.3965亿立方米。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1年,承德县冯营子乡整建制划归双桥区。

2007年,承德县双峰寺镇整建制和上板城镇东营、西营2个村划归双桥区。

2010年,承德县上板城镇整建制划归双桥区。同年,上板城镇整建制和大石庙镇雹神庙、闫营子、东营市、西营4个村交由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托管。

2013年冯营子镇整建制和大石庙镇秋窝村划归承德高新区托管。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双桥区下辖7个街道、7个镇,共计78个社区、91个行政村。其中冯营子镇、上板城镇由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代管,双桥区实际管辖7个街道、5个镇,共计65个社区、53个行政村。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20年11月1日,双桥区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如下:

一、常住人口

双桥区常住人口为358431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38384人相比,增加20047人,增长5.92%。

二、户别人口

双桥区共有家庭户136289户,集体户7014户,家庭户人口为328481人,集体户人口为29950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41人。

三、人口性别构成

双桥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78068人,占49.68%;女性人口为180363人,占50.3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98.73。

四、人口年龄构成

双桥区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55314人,占15.43%;15-59岁人口为227294人,占63.41%;60岁及以上人口为75823人,占21.1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49091人,占13.70%。

五、受教育程度人口

双桥区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94666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2949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4262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0265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为26411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为17562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为31878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为16814人。双桥区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1.34年。双桥区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2768人,文盲率为0.77%。

六、城乡人口

双桥区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42396人,占95.5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6035人,占4.47%。

七、流动人口

双桥区常住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为163690,流动人口为84520人。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动人口为18109人,省内流动人口为66411人。

民族

区内有满族蒙古族回族壮族朝鲜族等41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1.78万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7.9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3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51.2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12.3%;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74.4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9.1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19.2%。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4.55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17.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91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23.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31.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6426元,同比2010年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48元,同比2010年增长10.5%,高出承德市平均水平近1213元,比河北省平均少972元。

2017年,双桥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9.4亿元,增长6.8%;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8.29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2.9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9亿元,增长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6.9亿元,增长1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9亿元,增长5.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30845元和11553元,增长9.5%和10.2%。

第一产业

由于农业人口少、土地面积少,且多为山地、坡地,再加上城市扩张,耕地面积很少,因此农业是该区的弱势产业。双桥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谷子,高粱、薯类、豆类、蔬菜等。

2008年双桥区农、林、牧、渔总产值2.76亿元,在农业总产值中,粮食产值3.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9%;蔬菜产值1.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3%。畜牧业产值1.2亿元,渔业产值369万元,粮食年产量2.85万吨。

2017年,双桥区新增油葵种植面积2100亩、中药材种植面积900亩,设施农业面积600亩,花卉种植面积100亩,全年完成种植业结构调整3700亩。全年共完成猪出栏1万头;牛出栏0.03万头;羊出栏0.53万只;禽出栏4万只;禽蛋总产量0.17万吨;肉总产量0.09万吨;水产品总产量168吨。

第二产业

工业是双桥区的立区产业,形成了医药、饮料、电力、建材、化工等主导产业。2011年,双桥区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32.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4%。

截至2012年底,双桥区各类工业企业近38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5家(市属企业13家,开发区19家,区属企业13家)。区属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重点企业包括北辰集团、正兴彩钢、筑友混凝土等企业。市以上大中型工业企业是全区工业经济的支柱,如露露集团、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四海集团、热力集团、颈复康药业等。

第三产业

以旅游及其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是双桥区的强区产业,也是优势主导产业,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区服务业主要涉及交通运输、批发零售、餐饮住宿、金融、房地产、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14个行业,全区服务业企业近3000家,1.6万家个体工商户,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平均保持在55.2%左右,提供财政收入的65%以上。

截至2011年底,双桥区批发和零售业企业1120余家,住宿和餐饮业企业近200家,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企业300余家,这些传统产业发展较快,占GDP的比重在10%左右。

交通

双桥区是冀东北地区连接周边四省市(京津辽蒙)的重要交通枢纽,华北地区连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第二内蒙古省际大通道,内蒙中东部地区的重要出海走廊。铁路方面,承德至北京、天津市沈阳市内蒙古自治区直达旅游快车先后开通,京承、承沈、京通铁路干线贯穿全境,形成了便捷顺畅的旅游交通网络。公路方面,101线国道、111国道、112国道纵横交织,公路交通便捷。

社会

教育

截至2017年末,双桥区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1所。小学33所,其中市直小学2所(河北省承德市实验小学承德市桥东小学),区直小学26所,农村小学5所。小学共有493个教学班,24532名学生,教职工1376人,专任教师1359人。初中8所,其中:市直初中2所(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承德市第十六中学),区属初中5所,乡(镇)级初中1所。初中共有183个教学班,在校生8463人,教职工963人,专任教师897人。

文化

双桥区开创区局有专职专业人员,镇办有文化站站长,社区有协调员,业余团体有指导的“金字塔”式网络模式,形成了以区文体协会为中心,以文化站为纽带,以基层为阵地的三级文化网络服务格局。社区文化多元化发展模式,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文化套餐”,有德汇广场、热河大厦广场、云山樱花园广场、北兴隆街广场、桥东铁路广场、帝景园广场、避暑山庄文化广场等活动场地,避暑山庄广场又有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扇、武术、羽毛球、毽子、健身操、戏曲、秧歌、摄影等各具特色的社会文化队伍。

医疗卫生

承德市双桥区境内分布有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承德市中心医院、承德市中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六六医院等四所三级甲等医院,还有承德市第三医院承德市口腔医院承德市妇幼保健院等其他等级医院多所。

旅游

截至2017年末,双桥区有5A级景区7个、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1个、2A级景区2个。

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坐落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以北的狭长谷地上,占地面积584公顷。避暑山庄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是清王朝的夏季行宫,它是由众多的宫殿以及其它处理政务、举行仪式的建筑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建筑群。避暑山庄主要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建筑风格各异的庙宇和皇家园林同周围的湖泊、牧场和森林巧妙地融为一体,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外八庙

普佑寺是指环绕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东面和北面,武烈河两岸和狮子沟镇北沿的山丘地带的一组规模宏伟的皇家寺庙群。这些建筑群陆续建于清代康熙乾隆,是清代藏传佛教的中心之一。当年有八座寺庙由清政府理藩院管理,于北京喇嘛印务处注册,并在北京设有常驻喇嘛的“办事处”,又都在古北口外,故统称“外八庙”(即口外八庙之意)。久而久之,“外八庙”便成为这十二座寺庙的代称。

承德魁星楼

承德魁星楼位于承德市中心半壁山之巅,始建于清朝爱新觉罗·旻宁八年(1828年),是由当时承德知府海中为佑一方文化昌盛而建,因主奉道教中主管人间文化命运之神“魁星”而得名,是全国最大的供奉“魁星”神的道观。魁星楼占地80余亩,主体建筑依山就势,龙门、中斗宫、荣仕殿、乐真殿、宏文殿、元辰殿、魁星阁状元碑等楼廊殿宇,供有寿、喜、乐、和、福、禄、财、安、文武二圣、60甲子太岁。承德魁星楼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承德市唯一夜间开放的景区。

获得荣誉

2020年1月,入选2020中国礼仪百佳县市。

2020年2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潮品消费百强榜,排名22。

2021年5月27日,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

2024年9月19日,双桥区入选2024中国市辖区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区,排名第90位。

参考资料

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地理环境.中国小康网.2024-03-16

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历史沿革.中国小康网.2024-03-16

双桥概况.承德市双桥区人民政府.2024-03-16

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地名介绍.www.tcmap.com.cn.2021-06-24

《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2024》发布.光明网.202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