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泉县
拜泉县,隶属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偏西,地处小兴安岭余脉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东以通肯河为界与海伦市、北安市相望,南接明水县,西与依安县毗邻,北连克山县、克东县。拜泉县总面积3597平方千米。下辖7镇9乡、186个村。截至2024年2月,全县总人口53.3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5.93万人。
拜泉县设立于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有汉、满、回、朝等11个民族,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位于世界三大黑土带上,土质肥沃,光热水资源配合同期,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生长,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大豆、小麦、马铃薯、水稻、芸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有中草药、甜菜、向日葵属等。早在1958年就被评为全国农业生产先进县,荣获周恩来总理签署的奖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生态农业建设,截至2024年2月全县共营造人工林面积71343.9公顷,森林覆被率达到19.9%。
1992年拜泉县率先成为全国平原地区人工造林百万亩县,受到省政府立碑嘉奖,原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亲笔题词“绿化祖国,改造山河”。1996年生态农业建设项目获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国际生态工程一等奖;1999年获得第三届地球奖;2001年被国际工发组织确定为“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并先后荣获全国产粮百强县、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等称号;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芸豆之乡”、“中国黄肉牛之乡”、“中国北方生态旅游之乡”和“中国北方苗木之乡”,2016年6月,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梅花鹿之乡”称号。
历史沿革
商、周、秦,属之地。
汉代,属北扶余之一部。
魏、晋、南北朝,属室韦。
隋朝,属南室韦之地。
唐朝,属山北室韦之地。
辽代,属辽朝地。
元代,属铁木哥斡赤斤封地。
明代,属奴儿干都司福余卫。
清代,属依克明安旗。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建拜泉设治局。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称拜泉县,属通肯副都统。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属海伦府。
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3年(1914年)7月,属海伦府。民国3年(1914年)8月至民国18年(1929年)2月,属龙江道。民国18年(1929年)3月至民国20年(1931年),属龙江省。民国21年至民国22年(1932-1933年),仍属龙江省。民国23年至民国28年(1934-1939年)6月1日,又属龙江道。民国28年(1939年)6月1日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属北安省。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至民国三十八(1949年)4月21日,北安省改称黑龙江省,属黑龙江省。民国三十八(1949年)4月21日,黑龙江省与嫩江省合并为黑龙江省,拜泉县属黑龙江省。
1956年,拜泉属黑龙江省嫩江专员公署。
1960年,撤销嫩江专员公署,拜泉划归齐齐哈尔市。
1961年,复置嫩江专员公署。拜泉属嫩江专员公署。
1984年,嫩江专员公署与齐齐哈尔市合并,拜泉县划归齐齐哈尔市。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拜泉县,位于黑龙江省中西部、齐齐哈尔市东部。乌裕尔河与通肯河之间,松嫩平原北边缘。介于东经125°30′—126°31′,北纬47°20′—47°55′之间。东以通肯河为界与海伦市、北安市相望,南接明水县,西与依安县毗邻,北连克山县、克东县,南北长55千米,东西宽66千米,总面积3599.15平方千米。
地质
拜泉县位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松嫩坳陷东北部,自东向西,由下而上沉积有巨厚的圣系陆相碎屑岩层,厚度较大的第三系下统依安组含煤的泥页岩层(其中夹有数层粉、细砂岩);第三系上统孙吴组疏松的砂岩、砂砾岩、砂质泥等。受挽近构造运动和小兴安岭隆起的影响,高平原相对上升(东北部属小兴安岭山前高平原),低平原继续下降(西南部为低平原地带),第四系覆盖物由东北向西南增厚,前第四纪地层绝大部分地区被第四纪地层覆盖,仅于高平原沟谷强烈切割处出露地表。
地形地貌
拜泉县地处松嫩平原的开朗地,平均海拔260米至280米,最高325.5米,最低66米,基本属于小兴安岭松嫩平原漫岗丘陵地带,地表面坡度4度至6度。丘陵地面积占69.49%,平地面积占30.51%。由东部小兴安岭山前高平原,过渡到西南部为低平原地带。地势由东北向南倾斜。东北高,西南低。
气候
拜泉县地处中高纬度,欧亚大陆东岸,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每年均降雨量490毫米,每年均积温2454.5℃,每年均日照2730小时,无霜期122天。
水文
拜泉县境内有双阳河、通音河、润津河三大水系,总流程115公里,泡泉300多处,大中型水库24座,总蓄水能力3974万立方米。
土壤
拜泉县平缓岗地多为油黑土、黑上,较高地多为破皮黄,岗地陡坡为黄土子,岗下平地多淤积土,低洼平原为灰包土和碱土。
植被
拜泉县植被分为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天然植被主要是天然草场。草场总面积181623亩,占土地总面积5398723亩3.4%。人工植被主要是人工林地和农田种植。林地面积468073亩,占土地总面积8.7%;农田种植4166626亩,占土地总面积77.2%,总植被覆盖率89.3%。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拜泉县幅员面积3599.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75.3万亩、草原面积17.8万亩、水域面积8万亩。
矿产资源
拜泉县储量3000万吨的膨润土矿、储量143.5万吨的英砂矿、日流量31.2—38.4立方米的天然矿泉水和粘土矿、磷、二硅化钼、草炭等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
拜泉县位于世界三大黑土带上,土质肥沃,光热水资源配合同期,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生长,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大豆、小麦、马铃薯、芸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有亚麻、甜菜、向日葵属等。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拜泉县下辖7镇、9乡、186个村。
人口民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拜泉县常住人口为282019人。
2020年,拜泉县总人口545122人,其中:男性人口280440人,女性人口264682人,男女性别比106,城镇人口数77900人,占总人口14.3%,乡村人口数467222人,占总人口85.7%。有汉、满、回、朝等11个民族,
截至2022年末,拜泉县总人口533921人,其中:男性人口274550人,女性人口259371人,乡村人口数45929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6%。
经济
综述
2020年,拜泉县地区生产总值63.3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2亿元,比上年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5.8亿元,比上年增长14.6%;第三产业增加值25.3亿元,比上年下降0.9%。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47.6:8.4:44.0调整为50.8:9.2:40.0。人均GDP11559元,比上年增长4.8%。
2021年,拜泉县生产总值实现65.9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31.9亿元,比上年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7.1亿元,比上年增长15.3%;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26.9亿元,比上年增长6.2%。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49.3:10.7:40.0调整为48.5:10.8:40.7。人均GDP实现12131元,比上年增长8.3%。
2022年,拜泉县生产总值实现71.8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35.6亿元,比上年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7.6亿元,比上年下降3.0%;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28.6亿元,比上年增长5%。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48.2:11.6:40.2调整为49.6:10.5:39.9。人均GDP实现13370元,比上年增长4.4%。
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拜泉县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51个,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1.1%。新开工项目26个,完工项目13个,未完工项目38个。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13.5%;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57.5%;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2.7%。资质内建筑业总产值18820万元,比上年增长57.3%。
人民生活
2020年,拜泉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38元,比上年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45元,比上年增长14.9%。
2022年,拜泉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49元,比上年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3652元,比上年增长6.8%。
第一产业
2020年,拜泉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5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农业产值34.4亿元,比上年下降1.7%,粮食总产量700673吨,粮食亩单产196公斤。
2020年,拜泉县粮豆薯总产量700673吨,其中:水稻29476吨,小麦284吨,玉米375425吨,谷子11吨,高梁677吨。其它谷物5吨,大豆286137吨,杂豆7837吨,薯类821吨。
2020年,拜泉县林业产值2.4亿元,比上年增长9.8%;畜牧业产值21.8亿元,比上年增长21.0%。渔业产值1.0亿元,比上年增长2.2%。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0.9亿元,比上年增长11.8%。
2020年,拜泉县农业机械总动力87.2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8745混合台,小型拖拉机18856台,农村用电量9964万千瓦时。
2022年,拜泉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662185万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农业产值实现372861万元,比上年下降0.2%,粮食总产量实现755411.4吨,粮食亩单产209公斤。林业产值实现24245万元,比上年下降1.4%。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实现13343万元,比上年增长5.2%。
2022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91.2万千瓦,年末拥有大中型拖拉机8549混合台,小型拖拉机19759台,农村用电量12216万千瓦时。
第二产业
2020年,拜泉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6.8%;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8%;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9%,利润下降3.9%,税金增长115.8%。
2020年,拜泉县规模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软性饮料5700吨,包装饮用水类5700吨。饮料酒2318千升,其中:白酒2318千升,大米226543吨。
2022年,拜泉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比上年下降47.0%;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8.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961万元,实现利润16569万元。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0年,拜泉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下降10.4%;按销售类别分,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8%;限额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下降12.1%。
邮电业
2020年,拜泉县邮电业务总量14192万元。邮电业务收入14393万元。
2022年,拜泉县邮电业务总量实现13567万元。邮电业务收入实现16260万元。
财政
2020年,拜泉县全口径财政收入4.6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地方财政收入2.9亿元,比上年增长29.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其中税收收入1.2亿元,比上年增长4.6%,地方财政支出15.5亿元,比上年增长25.9%。
2022年,拜泉县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54364万元,比上年增长2.5%。地方财政收入实现36930万元,比上年增长0.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27256万元,比上年下降14.2%,其中,税收收入实现11134万元,比上年下降12.5%。地方财政支出183586万元,比上年增长19.2%。
金融
2020年,拜泉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0.4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5.3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各项贷款余额38.4亿元,比上年增长16.0%。
文化
名称由来
清代属依克明安旗,旧名巴拜泉,实为蒙古语巴拜布拉克。“巴拜”意为“宝贝”、“贵重的”,“布拉克”为“泉水”。合称为“宝贵的泉水”。
地方特产
2009年5月2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拜泉芸豆”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交通
拜泉县属于非铁路沿线,境内共有公路2443.4公里,黑大公路贯穿全境,省道林泉公路、县道依拜公路、克拜公路、拜自公路、齐拜公路等主干线在县城交汇,距离哈尔滨市240公里、齐齐哈尔市192公里、绥化市190公里、大庆市202公里、黑河口岸341公里;距克山县火车站55公里、克东县火车站65公里、依安县火车站75公里。拜泉县是公路“兴”字型主骨架。由三条县级公路和三条乡级公路组成,覆盖了拜泉县通往9乡的公路运输主通道,实现了城乡间、乡镇间、地区间公路运输的畅通;拜泉县环形公路。由九条乡级公路组成的闭合型环路,以龙爱线、国三线、大富线三条乡级公路作为三条辅助线,基本实现了城乡间、乡镇间、乡(镇)村间、村村间公路运输的畅通。
2020年,拜泉县营运车辆5087辆,营运客车106辆,其中:大客车77辆,中客车24辆,小客车5辆;营运货车4912辆,其中:大型货车4811辆,中型货车101辆;营运公交拥有69辆,其中:大型公交34辆,中型公交23辆,小型公交12辆。
社会
教育事业
2010年拜泉县累计投资5259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建成一中教学实验综合楼、职教中心教学楼、四中食堂宿舍综合楼和3所农村寄宿制学校。
截至2020年,拜泉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总数27580人,专业教师2204人。其中:小学及教学点5所,在校学生13844人,专任教师342人;初中含九年一贯制24所,在校学生8143人,专任教师1459人;高中2所,在校学生4753人,专任教师327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25人,专任教师23人;职业高中1所,在校学生数715人,专任教师53人。
医疗事业
2010年拜泉县投资7700万元建设标准化县人民医院、疾病控制中心、16所乡镇卫生院和94个村卫生所。相继投入1450万元为县乡医疗机构配置各类先进医疗器械。
截至2020年,拜泉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28个,其中:县级以上医院9个,农村乡镇卫生院19个;卫生技术人员671人,医疗床位1078张。
社会保障
2020年,拜泉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岗职工参保35771人,退休参保25199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383073人;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96906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786户,3913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8627户,29959人;城市特困集中供养8户,8人,城市特困分散供养76户,79人,农村特困集中供养374户,374人,农村特困分散供养2431户,2721人。
文化事业
拜泉县投资3300万元建设县图书馆、乡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全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省、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相继在拜泉召开。争取中国红十字会为我县捐赠图书42万册,总价值1300万元。组织开展了刘和刚家乡演唱会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奶奶探路》、《春风化雨》等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的文艺演出中获奖。投资5000万元建成全国第一家数字电视县,城乡数字电视用户达到8.6万户。
截至2020年,拜泉县共有图书馆1个,藏书16万册。广播电台1座,电视转播台1座,微波站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100%。
旅游
获得荣誉
1996年,拜泉县获“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国际生态工程”一等奖。
1999年,拜泉县获得第三届“地球奖”。
2001年,拜泉县被国际工发组织确定为“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
2011年,拜泉县被评为“全国产粮百强县”、“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芸豆之乡”、“中国黄肉牛之乡”、“中国北方生态旅游之乡”和“中国北方苗木之乡”。
2013年,拜泉县入选全国产粮大县。
2014年,拜泉县入选全国产粮大县。
2017年,拜泉县入选黑龙江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
2020年1月,拜泉县入选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2020年4月,拜泉县入选2019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2021年11月,入选2021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
2021年12月,拜泉县入选2021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参考资料
拜泉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齐齐哈尔市拜泉县人民政府.2024-08-10
拜泉概况.齐齐哈尔市拜泉县人民政府.2024-08-10
拜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拜泉县人民政府.2024-02-03
中国政府网.黑龙江省人民政府.2024-02-03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1-11-17
(黑龙江省)2020年齐齐哈尔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齐齐哈尔市统计局.2021-06-30
(齐齐哈尔市)拜泉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红黑统计公报库.2022-09-23
2021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名单公示.水利部.2021-11-17
水利部关于公布2021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2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