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李海峰

李海峰

李海峰,1976年10月生于费县,历史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亚述学和世界上古史。

人物介绍

李海峰(1976—),山东费县人,历史学博士,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市社会科学专家库成员。2000-2005年(硕博连读)于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国际知名学者吴宇虹先生。2005年7月任教于西南大学,目前主要从事世界上古史及亚述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是国内少数几位能够掌握阿卡德语,从原始楔形文字资料进行学术研究的史学工作者。

教学方面为本科生开设了《世界上古史》、《世界民族志》和《古代近东文明》等课程,为研究生开设了《阿卡德语语法与文献阅读》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专题》等课程。

一、主持的基金项目

1、2010年度首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项目(10KSS004);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亚述时期财产买卖与借贷活动研究(13CSS003),经费18万,2013年立项。

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古巴比伦时期不动产经济活动研究”(06CSS003),主持,经费7万。2006年立项,2009年5月结项。

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0YJC770047)“巴比伦时期动产交易活动研究”,经费7万,在研,近期结项。

5、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古巴比伦时期法律文献研究”,经费1万,2012年立项,已结项。

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重点项目“古巴比伦时期动产交易活动研究”,2009年立项,经费6万,已结项。

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重点项目“新亚述时期财产买卖与租赁活动研究”,经费6.5万,2013年立项,已结项。

二、获奖情况

1、博士论文《古巴比伦时期西帕尔地区不动产经济文献研究》,获“2007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提名奖”,“吉林省优秀博士论文”。

2、专著获重庆市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独立,2014年)

3、著作《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经典举要》(第二作者)获“长春市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奖 三等奖

4、著作《古代西亚塞姆语和印欧语楔形文字和语言》(参编)获长春市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奖 三等奖。

5、2010-2012年度 西南大学优秀教师

三、论文情况

在《世界历史》、《光明日报》、《史学月刊》、《中国民族报》及《中国社会科

学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及人大复印资料K5《世界史》等全文转载或论点摘编。主要论文如下:

1、“巴比伦时期土地租赁活动研究”,《世界历史》,2009年第1期;

2、“金字塔是谁建的?”,《新华文摘》,2011年第10期,原刊于光明日报2011年3月29日;

3、从民间契约看《汉谟拉比法典》的性质,《史学月刊》,201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K5《世界史》2014年第6期全文转载;

4、“试论古巴比伦时期女祭司在家庭中的地位”,《世界宗教研究》(封面标题论文),2010年第1期;

5、“东地中海青铜文明因何而衰亡”,光明日报(约3500字),2011年4月26日;

6、国家社科基金与蒸蒸日上的亚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社科基金专版,头条,2014年3月26日;

7、古代亚述地区的民族冲突与民族战争,《中国民族报》,理论周刊 头条(约5000字),2014年5月2日;

8、接受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专访,自觉提升域外古文明研究力量——中国亚述学形成多点分布格局,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1月15日。

四、专著、译著

1、专著《古巴比伦时期不动产经济活动研究》,入选2010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0KSS00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独著,37.2万字。

2、编著《古代近东文明——古埃及、两河流域、波斯等古文明探研》,科学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

3、《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经典举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合著排名第二。

4、《古代西亚塞姆语和印欧语楔形文字和语言》,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参编。

5、参加陈恒主持的译著《牛津著作史》,翻译第一、二章,近期出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