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国早期油画史

中国早期油画史

《中国早期油画史》是一本由李超撰写的图书,于2004年1月由朵云轩出版。该书详细介绍了中国早期油画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以及相关人物和事件。它是一本权威的参考书籍,为研究中国油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参考。

图书信息

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1月1日)

外文书名: A History of Early Period Oil Painting in China

平装: 507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806729445

条形码: 9787806729441

尺寸: 24.4 x 17.8 x 3 cm

重量: 1 Kg

作者简介

李超出生于1962年11月7日。198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9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硕士研究生班。现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近年来出版的著作有:《上海油画史》《架上的缪斯》《东亚近代油画》《中国绘画史》《上海百年文化史》《中国之梦》《中国早期油画史》等。

内容简介

中国早期油画是明清之际西画东渐的一种典型现象。本著通过大量翔实而生动的史实,对中国早期油画进行深入而系统的专史研究,在此过程中,调整美术史研究观念和方法,提出核心观点:“画法参照”、“材料引有”笔“样式移植”是近代西画东渐中国的重要模式——以此梳理和揭示“欧西绘画流入中土”的历史本相及其规律。由于中国早期油画是时至今日依然在进行之中的西画东渐过程的一个段落和篇章,因此,本书研究将在有关历史梳理的基础上,温故而知新,进一步引发有关中国油画本土化的思考和阐述,形成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本著是以“中国早期油画史”为题的专史性学术著作。本著的序论部分(序篇),重点论述与西画东渐相关的前期研究,中国早期油画的历史研究文本和近代西车东渐的文化价值。本论部分(上篇、中篇、下篇),以“画法参照”、“材料引用”和“样式移植”的相关内容为核心,以此构成本文论述的基本框架,相应形成了上、中、下三篇的基本内涵。分别以东方清宫油画、南方口岸外销油画和东部上海土山弯画馆油画为三个主要论述焦点,并涉及西画东渐在中国民间的多种“暗流”现象、近代中国西画观的演变和中国早期油画的几种独特形态等问题。结论部分(续论),重点阐述中国油画本土化的现实思考。附录部分包括:“大事记”、“人名录”、“参考书目”、“文献选录”和“附图”。全著文字共计60万字,文字配图189幅,附图计43幅。

目录

序言

序篇

第一章 隐秘的美术史

第一节 东西迷岁月——前期相关研究综述

第二节 明清之际西画东渐——一个被“忽视”的课题

第三节 逝者如斯——中国早期油画的历史研究文本

第二章“西画东渐”论

第一节 关注东西——西画东渐的文化情境和历史参照

第二节 中土何“流”——关于西画东渐研究的观念拓展

第三节 近代西画东渐的重要模式——画法参照、材料引用和样式移植

上篇 画法参照

篇首语

第一章 泰西之法

第一节 圣像的“光环”——明清之际圣像画与明暗法

第二节 利玛窦之谜——与利玛窦相关的画法问题

第三节“画西来原图”——西画画法的潜在影响

第二章 北方焦点:清宫古格

第一节 忆江南——西画东渐暗流之一

第二节 写真之流——西画明暗法的民间试验

第三节 线法之风——西画透视法的民间试验

第四章 持久的对话

第一节 采“逼真”而讥“匠气”——近代中国西画观之一

第二节 自然的两种柔情——中西画法的两种知识学背景

第三节 虚实的错位——画法参照实践的可能性

结语:泛油画:中国早期油画形态之一

中篇 材料引用

篇首语

第一章 西国丹青志

……

第二章 南方焦点:十三行外销

第三章 中国“图解”

第四章 奇异的组合

下篇 样式移植

篇首语

第一章 架上的洋务

第二节 东部焦点:土山湾传习

第三章 洋画时尚

第四章 艰难的觉醒

续论 向融合主义致敬——关于中国油画本土化的思考

附录

大事记 人名录 参考书目 文献选录

后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