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场
中华商场是位于台湾台北市的一座已拆除的大型商场,原址位于中华路一段中央,北起忠孝西路口,南至爱国西路口。商场由八座三层楼连栋式的楼座组成,总面积达1,171米。中华商场曾是大台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公有综合商场之一,毗邻西门町,一度繁荣兴旺。然而,随着城市规划和捷运建设的需求,商场于1992年被拆除,原址现已成为林荫大道的一部分。
历史沿革
1949年,中华路沿线出现了大量的临时竹造棚屋,这些棚屋未经管制地扩张,最终形成了一个大型违章建筑群,被称为“都市之瘤”。1960年,台北市政府决定在此地建造新的商场,以改善市容。中华商场于1961年4月22日正式落成,由时任台湾省主席黄杰命名并题字。商场内部分为八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色商品和服务。
商场发展
中华商场自建成以来,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早期,商场内商户数量众多,每户平均面积仅约为2坪。不同楼层的商铺主营的商品种类各异,如家电、工艺品、餐饮等。1960年代至1970年代,中华商场进入了全盛期,得益于临近的西门町和新兴的百货公司,吸引了大量人流。商场内外部设施不断完善,如行人天桥和霓虹灯广告,使其成为台北市中心的一个标志性地点。
商场衰落与拆除
随着时间推移,台北市的商业重心向东转移,中华商场的吸引力逐渐减弱。1980年代末,商场面临着老化和环境恶化的问题。同时,台北捷运的建设需要占用中华路的部分土地,这加速了商场的拆除进程。尽管一些商户选择搬迁,但仍有很多商户无法适应变化,导致商场的拆除引发了广泛的不满和抗议。1992年10月20日,中华商场被正式拆除,其原址随后用于捷运工程建设。
参考资料
【消失的地标2】台北“中华商场”:曾是大陆民众庇护所,也曾是台湾“王府井南京路”.新浪网.2024-11-05
老照片 1984年台湾省会台北 似曾相识的场景.搜狐网.2024-11-05
【消失的地标2】台北“中华商场”:曾是大陆民众庇护所,也曾是台湾“王府井南京路”|王府井.新浪网.202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