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毛石楠
褐毛石楠(学名:Photinia hirsuta Hand.-Mazz.)是中国特有的蔷薇科石楠属植物,主要分布于安徽、福建、广东、湖北、湖南、江西和浙江等地。它是一种灌木或小乔木,高度约为1-2米,落叶。其小枝呈棕色,幼时为红棕色,老时为微黑的棕色,圆柱状,浓密棕色多毛,有球状的皮孔。芽卵球形,先端锐尖,鳞片深色带红色棕色,棕色具粗毛。褐毛石楠一般生长于山坡疏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褐毛石楠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2米。小枝初生时红棕色到略带紫色,老熟时变为微黑的棕色,圆柱状,浓密棕色多毛,有球状的皮孔;冬芽卵形,急尖,有褐色硬毛。叶片纸质,椭圆形、椭圆披针形或近卵形,长3-7.5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疏生具腺锐锯齿,近基部全缘,上面光亮,无毛,下面中脉有褐色柔毛,侧脉5-6对,网脉不显;叶柄短粗,长2-4毫米,密生褐色硬毛。花3-8朵,成顶生聚伞花序,直径8-20毫米,无总花梗,花梗、萼筒外面及萼片均密生褐色硬毛;花梗长3-10毫米;苞片钻形,长4毫米;花直径5-7毫米;萼筒钟状,萼片三角形,长2-2.5毫米;花瓣白色或带粉红色,倒卵形,长约3毫米,内面微有柔毛;雄蕊20,较花瓣稍短;花柱2,中部以下合生,基部有毛。果实椭圆形,长约8毫米,红色,几无毛,有斑点;种子椭圆形,长2.5毫米,黑褐色,光滑。花期4-5月,果期9月。
生长习性
褐毛石楠一般生长于山坡疏林100-800米中。
产地分布
产湖南、江西、安微、浙江、福建。生于山坡疏林中。模式标本采自湖南长沙岳麓山。
相关物种辨别
褐毛石楠的小枝、叶柄、花梗、萼筒外面及萼片皆密生褐色硬毛,聚伞花序无总花梗,这些特征使其易于与本属其他种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