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史斋丛稿
《注史斋丛稿》是中华书局于2009年出版的图书,作者为牟润孙。该书共分为两册,是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收录了大量历史文献和资料,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图书信息
书 名: 注史斋丛稿
作 者:牟润孙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9-6-1
ISBN: 9787101061659
开本: 16开
定价: 89.00元
内容简介
牟润孙先生1908年生于北京,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毕业,受业于陈垣先生、顾颉刚先生,并从柯劭忞先生受经学。早年曾任教于河南大学、同济大学、暨南大学、台湾大学。1954年,应钱穆先生邀请赴港,就任新亚书院文史系主任、新亚研究所导师,兼图书馆馆长;文史系分立后,任历史系主任。1964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首任讲座教授,直至1973年退休。1988年11月逝世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生前为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
牟润孙先生治学博贯经史,淹通掌故,勤于著述,为世所重。历年发表的论文,最初结集为《注史斋丛稿》,于1959年8月由香港新亚研究所出版,共收论文十四篇,乃其五十岁之前的著述。1987年3月,中华书局出版《注史斋丛稿》增补本,补人其后二十多年间的论文十二篇。牟润孙先生逝世后,其弟子李学铭、佘汝丰先生等,依据先生遗愿,将牟先生生前选定的七十篇文章合编为《海遗杂著》,1990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海遗杂著》所收文章内容广泛,包括史事考证、政事述论、思想阐发、人物回忆、往事追述、名物商讨,以至小说、戏曲评论之属。
上册
经学
春秋时代母系遗俗《公羊传》证义
宋人内婚
《春秋左传》辨疑
两宋《春秋》学之主流
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
论魏晋以来之崇尚谈辩及其影响
释《论语》狂简义
说“格物致知”
史学
中国早期文字与古史研究
屈原与苟况
汉初公主及外戚在帝室中之地位试释
吕雉夺权与母系遗俗
霍光非儒家论
论刘秀的阳儒阴法
王充的反传统及其影响
论《汉书·五行志》
从东汉察举制度谈起
说选才议政——从汉唐政治制度想到的古为今用
说曹操的法治
崔浩及其政敌
论西晋王朝的崩溃
敦煌市唐写姓氏录残卷考证
唐初南北学人论学之异趣及其影响
附录 李世民废立太子与南北文化之关系
从唐朝初期的政治制度论中国文人政治之形成
《折可存墓志铭》考证兼论宋江之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