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传秀
罗传秀,女,博士,四川简阳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共党员。她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孢粉、环境演变与生物响应、环境考古等。罗传秀博士在孢粉学领域从事学习和研究工作已有十多年,形成了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和方法体系。她在陆相和海相沉积体中进行了大量关于孢粉传播的研究,探索了一系列孢粉传播、沉积、再沉积作用的理论及模型。罗传秀曾赴法国欧洲孢粉数据库学习访问,多次参加国际会议并做学术报告。近年来,她主持了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院开放基金,1项广州市科信局科研专项,并参加了2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和1项973项目。罗传秀博士近年来共发表文章30多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发表文章20篇(含11篇第一作者SCI),并参与编写了1部教材。
正文
罗传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
简介:
罗传秀,女,博士, 四川简阳人,生于1970年5月,中共党员。研究方向和研究兴趣:海洋孢粉、环境演变与生物响应、环境考古等。连续从事孢粉学学习和研究工作10年,对孢粉研究工作形成了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和方法体系,在陆相和海相沉积体作了大量孢粉传播的研究,探索了一系列孢粉传播、沉积、再沉积作用的理论及模型。并曾赴法国欧洲孢粉数据库学习访问,多次参加国际会议并做学术报告。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院开放基金1项,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2项和973项目1项。近年来共发表文章22篇,第一作者发表文章14篇(含5篇第一作者SCI),参与编写教材1部。
个人简历:
1988年9月-1992年6月在重庆师范大学地理教育专业读本科;
1992年9月-2003年8月在汕尾市彭湃中学任地理老师;
2003年9月-2006年6月在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自然地理专业读硕士研究生;
2006年9月-2009年6月在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读博士研究生;
2007年10月-2008年3月在法国蒙彼利埃第二大学古环境与古气候实验室访问;
2008年8月-2008年9月在德国耶拿马克思-普朗特研究所短期访问;
2009年8月-2011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重点实验室任博士后。
主持和参加的项目: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南海南部现代孢粉传播研究及其在重建第四纪环境中的应用”,(批准号:41176049)(2012-2015年)。
2.主持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课题:南海北部表层孢粉分布及其与陆源区植被气候的关系(2009-2011年)。
3.2011年负责国土资源部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项目“长江中游城市群活动构造与地壳稳定性评价”孢粉研究;2012年负责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项目“珠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地质环境演化及现代过程研究”孢粉研究。
4.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南海北部有孔虫、放射虫的现代过程研究及其古环境应用(批准号:91228207),起止时间为2013.01—2016.12,主要参加人员。
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批准号:2013CB956102),主要参加人员。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东亚大陆孢粉散布空间格局及末次冰期以来典型植被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批准号:40331011),起止时间为2004.01—2007.12,主要参加人员。
获奖:
2008年10月获中山大学2007-2008年度光华教育奖学金;
2006年3月获广东省高等学校“南粤优秀研究生”称号;
2004-2005年度获广州大学“十佳学生”称号等。
代表性论文:
1. Chuanxiu Luo,Muhong Chen, Rong Xiang,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pollen distribution in surface sediment samples for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from three transects ,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286 (2013) 148-158.SCI(IF=1.874)
2.Chuanxiu Luo,Zhuo Zheng, Pavel Tarasov, et al. A potential pollen-based clime reconstruction of a modern pollen–climate dataset from arid northern and western China.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2010, 160, 111-125.SCI(IF=2.145)
3.Chuanxiu Luo, Zhuo Zheng, Pavel Tarasov,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rn pollen distribution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vegetation in the Xinjiang region, northwestern China,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 2009, 153 , 282–295.SCI(IF=2.145)
4.Chuanxiu Luo, Zhuo Zheng, Houxi Zou, et al, A palaeoenvironmental study of the Shiniusi archaeological sites in the Wujiang Drainage 面积, upper Yangtze River, Chongqing region, China ,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2012, 281, 66-77.SCI(IF=1.874)
5 .Chuanxiu Luo, Zhuo Zheng, Houxi Zou, et al,. Palaeo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of grain-size distribution of river flood deposits: a study of the archaeological sites of the Wujiang River Drainage, upper Yangtze region, Chongqing, China,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2013,40, 827-840.SCI(IF=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