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谢持

谢持

谢持(1876年1月18日—1939年4月16日),原名振兴、字慧生,富顺县人,曾任中国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常委、国民政府委员。

1900年,谢持考入川南经纬学堂,受到维新派学监周孝怀的赏识。1902年毕业后,谢持随周孝怀赴成都市任职。1907年初,谢持加入中国同盟会,并担任富顺分部长的职务。1912年3月,四川军政府正式成立,谢持被调任为总务处副处长。次年2月,他被选为国会参议院议员。1914年,谢持加入中华革命党,并被任命为总务部副部长兼四川省主盟人。1917年9月,谢持担任孙中山元帅府参议及代秘书长。1921年,孙中山就任广东国民政府非常大总统,谢持升任南京总统府秘书长。1923年,孙中山重返广东省,谢持留守上海市,全权主持国民党中央党务,并授予其“孙文”印信以示信任。1924年11月,谢持联合中国国民党右派在北京西山碧云寺非法召开四中全会,通过多项决议,包括取消共产党员党籍、开除李大钊等,并宣布广州中央停职。1926年1月,谢持在广州二大上被永远开除党籍。之后他积极参与抗日运动,尽管身体逐渐衰弱,但依然坚持参加会议并呼吁团结抗日。

1939年4月16日,谢持在成都因病逝世,享年65岁。谢持逝世后,中华民国政府明令国葬,葬于成都外东岷江林场建墓园,中国国民党元老邹鲁为之撰写了《国民政府委员谢持墓表》。1941年,谢持的家乡自贡市将市中心公园改名慧生公园(今彩灯公园)以纪念。

人物生平

出身贫寒,立志反清

谢持,原名振兴、字慧生,富顺县人,出生于1876年1月18日(清光绪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1898年初,谢持考入富顺江阳书院,学业突飞猛进。甲午战后,他在学生中积极组织读书会。“戊戌政变”后,读书会解散,谢持转而专注于学业,次年成功考中秀才。面对家庭经济的压力,他以秀才之身投身商海,以支撑家庭生计。

1900年,富顺遭遇大旱,知县玉启(旗人)却置民生于不顾,反而在城隍庙为母祝寿。谢持愤然上书谴责,却激怒了知县,险些被捕。为避祸,他逃亡至泸州市,并考入川南经纬学堂,因诚实笃信受到维新派学监周孝怀的赏识。在此期间,他还结识了曹笃、黄复生、方潮珍等志同道合的朋友。

1902年毕业后,谢持随周孝怀赴成都市任职。1905年,他受命创办富顺官立第二小学堂,却因不谙官场规则,触怒了县城的权贵,先是被诬陷煽动民众捣毁巡警局,后又被指控贪污办学经费,最终被迫辞去职务。

辛亥功成,刺袁被捕

1907年初,经黄复生引荐,谢持正式加入中国同盟会,并担任富顺县分部长的职务。他积极发展会员,广泛宣传革命思想,积极筹备起义事宜;同年夏季,应周孝怀之邀,谢持前往成都担任省商务局总局文案,借此合法身份,在省城学界与政界中秘密从事革命活动。他因行事稳重且富有谋略,赢得了党人的一致信赖与尊重。随后,同盟会四川支部策划的成都武装起义因机密泄露而失败,同盟会员名单被泄露并遭通缉。谢持逃离四川省,前往上海市避难,并担任了新中国公学的学监一职。

1909年,上海清吏加大对同盟会党人的搜捕力度,谢持再次转移,前往陕西凤翔区兴办农牧场以隐匿行踪。次年冬季,随着通缉令的风声稍减,他才返回四川。

1911年春,谢持在巴县女子学校担任教职。在四川保路运动达到高潮之际,他参与并领导了重庆起义,成功推翻了清政府在当地的统治,并建立了蜀军政府。在推选军政府都督的关键时刻,谢持认为自己在决断与机智方面不及张培爵,因此主动推举张培爵为都督,夏之时为副都督,而自己则担任总务处长,负责处理民政与财政等核心事务。

1912年3月,随着大汉四川军政府与重庆蜀军政府的合并,四川军政府正式成立,谢持被调任为总务处副处长。次年2月,他被选为国会参议院议员。1913年3月,谢持积极响应黄复生的号召,参与了刺杀袁世凯的行动,但不幸事泄被捕。在参议院强烈抗议滥捕议员的压力下,谢持最终得以获释,随后前往日本避难。1914年,谢持加入中华革命党,并被任命为总务部副部长兼四川省主盟人。

党国元老,位高权重

1916年,袁世凯病逝,黎元洪恢复国会,谢持奉命回国,在北京以参议员身份积极开展北方党务工作。1917年7月,张勋复辟事件爆发,谢持奉孙中山之命南下护法;同年9月,孙中山就任广东军政府大元帅,谢持被委以重任,担任元帅府参议及代秘书长。1918年,军政府实行七总裁制,孙中山离粤时,特别委任谢持兼代总裁事务。次年,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谢持担任党务主任(部长),继续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

1921年,孙中山就任广东国民政府非常大总统,谢持升任南京总统府秘书长,成为核心团队成员。1922年,陈炯明叛变,谢持随孙中山转移至上海市。期间,黎元洪再次恢复北京国会,并邀请谢持以参议员身份出席,甚至授予他嘉禾勋章,但谢持坚决拒绝接受。1923年,随着陈炯明被逐出广东省孙中山重返广东,他特别命令谢持留守上海,全权主持国民党中央党务,并授予其“孙文”印信以示信任。

西山“反共”,制造分裂

1924年1月,谢持在国共合作实现后态度日趋反动,并积极反对联俄联共政策,但鉴于孙中山已下定决心,他在大会期间并未敢于公然挑衅。尽管如此,他在会议期间仍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五名监委之一。会后不久,谢持联合张继邓泽如等人以中央监委的身份提出针对共产党的弹劾案,并积极表达其反共的立场,甚至直接与苏联代表、中国国民党的重要顾问米哈伊尔·鲍罗廷谈话表明态度。然而,由于孙中山坚定不移地推行联俄联共政策,这次由谢持发起的反共行动最终被平息;同年11月,谢持联合其他国民党右派人士如张继、邹鲁林森等,在北京西山碧云寺非法召开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取消共产党员的国民党党籍宣言》、《开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共产党人李大钊通电》、顾问鲍罗廷解雇案》,以及《中央执行委员会暂移上海案》等十几个决议、宣言和文告,并宣布停止广州国民党中央的职权。

1926年1月,广州国民党中央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弹劾西山会议派决议案》,把谢持、邹鲁永远开除出党。面对这一局势,谢持等人在上海也召开了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此,广州国民党中央下令通缉西山会议派叛党分子归案严办;3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发出了反共信号,谢持、邹鲁等为之拍发贺电。1927年,蒋介石与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这使得中国国民党内的各种势力如宁、汉、沪等开始合流。在这一背景下,谢持被选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委员以及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的委员,继续其在党内的活动。

1930年2月,蒋介石逐渐推行独裁统治,排除异己,甚至非法拘禁了立法院长胡汉民,这引发了国民党内部的巨大分裂。孙科因此在广州市另立了新的国民党政府,并遥推谢持为国民政府委员;同年8月,反蒋的各派力量在北平市联合召开中央党部扩大会议,谢持作为西山会议派的代表也参加了此次会议。经过商议,会议决定由汪精卫、谢持等七人组成常务委员会,并另行组建了北平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形成对抗,选举阎锡山为主席,同时设立了包括汪精卫、谢持、李宗仁冯玉祥等在内的委员会成员名单。九天后,北平国民政府瓦解,谢持逃入天津租界以躲避祸端。

呼吁抗日,拯救民族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谢持连夜由天津市南下,积极呼吁并致力于团结各方力量抗日,这一行动促使中国国民党各派在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实现了初步的合作。1935年,国民党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时谢持已经瘫痪,但他依然克服困难带着疾病参加会议,并运用自身的影响力说服了西南各省的党人消除内部矛盾,共同参与到这次大会中来。因此,他再度当选为国民政府委员和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

1937年,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谢持在从上海市返回四川省养病的途中,路过南京下关时,蒋介石亲自登上轮船送行。回到四川后,他继续呼吁团结抗日,一致对外。1939年4月16日,谢持在成都因病逝世,享年65岁。

政治态度

反清革命

谢持出生于清朝末年,面对国家的内忧外患,他立志反清。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积极参与反清武装起义的筹划工作。在四川的革命活动中,他不惧清政府的通缉与镇压,为推翻封建统治不懈努力。1911年,谢持参与了重庆市的民军起义组织工作,并在蜀军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辛亥革命成功后,他为新政府的建设积极贡献力量,推动了四川地区的革命进程。

孙中山在世时的拥护与追随

孙中山先生发动护法战争后,谢持随其南下广州市,在军政府中担任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参议、代秘书长等职务,积极支持孙中山的护法行动,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而努力。在这一时期,他是孙中山先生的重要助手之一,坚定地拥护孙中山的领导和革命理念。

1919年,孙中山先生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后,谢持被任命为党务部长,主持全党日常党务工作。在此期间,他积极恢复、健全党的各级组织系统,为国民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孙中山逝世后的转变与分裂

1925年孙中山先生因病逝世后,国民党内派系之争愈发激烈。谢持与邹鲁林森等人加紧活动串联,在当年11月发起西山会议。会议通过了《取消共产党员的中国国民党籍宣言》等一系列文件,抛开广州国民党中央党部,在上海另立中央党部,全面背叛孙中山先生的遗教,反对联共政策,这使得国民党出现了严重的分裂。

晚年的抗日主张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民族危亡之际,谢持抛开个人政见,呼吁党内各派及行政各系消除派别恩怨,团结一致,共同抗击日寇侵略。在这一时期,他的抗日主张体现了其民族大义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后世纪念

谢持逝世后,中华民国政府明令国葬,葬于成都外东岷江林场建墓园,中国国民党元老邹鲁为之撰写了《国民政府委员谢持墓表》。谢持墓如今保存完好,是沙河畔的一处难得的历史遗迹。

1941年,谢持的家乡自贡市将市中心公园改名慧生公园(今彩灯公园)以纪念。

谢持故里坐落于自贡市富世镇(街道)西湖社区钟秀山,建于民国,坐南向北,呈四合院布局,砖石墙体,悬山式小青瓦屋面,占地230平方米,现正堂屋、左厢房及砖隔墙保存较完整,其余建筑因建国后改作他用有所改造。其属建筑与设施主类实用建筑与核心设施亚类特性屋舍基本类型,所处地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低丘陵河谷平坝地貌,四周树木茂密,地表为黄沙土。

参考资料

谢持故里.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云.2024-09-04

谢持.四川省情网.2024-08-29

自贡景物志之——彩灯公园.自贡地方志.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