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太平洋章鱼

太平洋章鱼

太平洋章鱼是头足纲的一种软体动物门,雄章鱼平均直径3米,重25-30公斤;雌章鱼直径不到2.5米,重15公斤。但没有人确切知道章鱼到底能长到多大,海洋有时会把巨型章鱼抛上沙滩。章鱼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热带温带海域,栖于多岩石海底的洞穴或缝隙中,喜隐匿不出,主要以虾类、蟹类及其余甲壳亚门为食。

章鱼介绍

儒勒·凡尔纳梦见过它,太平洋造就了它。一种被称之为Octopus dofleini的庞大章鱼统治着从加利福尼亚州日本的北太平洋沿岸水域。章鱼又称作“八爪鱼”,是海洋软体动物中的一员。世界上最大的章鱼是普通的太平洋章鱼。1973年2月,一名潜水员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夏胡德运河捕捉到一只巨型章鱼,这只章鱼腕足展开后的尺寸令人震惊。此外,有人曾在佛罗里达州圣奥古斯丁的海滨发现一堆重约7吨的海生动物残骸,经过美国国家博物院检验,确定那堆残骸是大型章鱼的遗体,估计腕足展开可达61米。

但一直到1957年以前,人们甚至没有想到海里会有那么大的章鱼。1957年,一只巨型章鱼搁浅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海滩上,它直径9.6米,重272公斤。25年来一直从事头足纲动物研究的吉姆·科斯格罗夫认为,只有加拿大西海岸的海域才会存在如此巨大的章鱼。那里温和的气候和水中丰富的食物,保证了章鱼能够长成巨大的身躯。

生活习惯

捕食是章鱼的主要活动,也是它们以惊人的速度生长的秘密。长到2-3岁时,章鱼会过度进食,达到成年体型。科学家从章鱼“住所”门口的大片蟹壳得知了章鱼的食谱。章鱼吃所有甲壳亚门和贝壳类动物,当食物从自己住所附近经过时,章鱼用一条灵活的腕抓住食物(这很容易,因为章鱼有八条腕)。对付鱼类和小一点的鲨鱼,章鱼另有其它更完善的捕猎技术,例如“降落伞”捕措术:章鱼先是定位好猎物的位置,然后伸展开有1600个吸盘的腕,猛然扑向猎物,不给对方留任何逃脱的机会。章鱼还能够像最灵活的避役一样拟态,能够改变自身的颜色和构造,变得如同一块覆盖着藻类的石头,然后突然扑向猎物,而猎物根本没有时间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拟态伪装术还可以使章鱼躲过凶残的敌人(如海豹)的“毒手”。

千万年过去了,章鱼的进化方向也不尽相同。有的章鱼能够分泌出一种足以把人杀死的超强毒素,有的章鱼(如深海章鱼)的吸盘则变成了发光器官以吸引猎物,但所有章鱼都具有“概念思维”(这一名称是专家们经过多年观察后认可的)。

章鱼自出生之日起就独居。小章鱼只需极短的时间就能学会应有的本领,并且与大部分动物不同,小章鱼的学习不是以长辈的传授为基础。小章鱼独自学习捕食、伪装、寻找更好的住所。另外,虽然父母遗传给了它们一些能力,但面对一些新问题,它们还必须独自寻找解决新问题的答案。而要想找到新问题的秘密,章鱼则还需学习许多年。然而,章鱼最大的不幸在于它们的寿命超不过5岁。短命限制了章鱼获得知识的机会,也摧毁了章鱼深入学习的念头。在被问到如果章鱼的寿命更长,将会发生什么事情时,吉姆·科斯格罗夫答:“那章鱼很可能会来到陆地,做一些关于人类的报道!”

形态特征

吉姆·科斯格罗夫说:“章鱼是地球上曾经出现的与人类差异最大的生物之一。”章鱼有很发达的眼睛,这是它与人类唯一的相似之处。它在其他方面与人很不相同:章鱼有三个心脏,两个记忆系统(一个是大脑记忆系统,另一个记忆系统则直接与吸盘相连),一些非常敏感的化学的和触觉的感受器。

章鱼的大脑中有5亿个神经元,具有一种非凡的思维方式(人类还远未弄清楚这种思维方式)。章鱼能够独自解决复杂的问题,即具有所谓的“概念智力”。自从30多年前库斯托研究小组进行了首批试验以来(在当时的试验中,一只章鱼打开了一个用瓶塞塞住的广口瓶,抓住了放在瓶中的一只龙虾),章鱼不断地令科学家们感到惊讶,有时甚至使科学家们感到不安。有人断言:潜伏的章鱼正等待着自己的统治时期的到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