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迎春
臧迎春,女,1971年4月出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副教授。
人物经历
学习经历
1995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获得文学学士。
200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2004-2005年赴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深造(服装设计)。
200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获得文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5-1999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
2000-2002年兼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团委书记。
2001-2003年兼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生组长。
2003-2005年兼任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
2006年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任访问学者。
2000年至今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任教。
2005年至今兼任英国东伦敦大学客座教授。
2008年起兼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综合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
主讲课程
服装造型综合训练、立体裁剪、西洋服装史、中国服装史、少数民族服饰、服装创新设计、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研究生服装综合造型研究课程。
研究方向
全球化条件下的服装艺术设计教育研究、可持续发展与服装设计研究。
主要贡献
学术主张
全球化市场的形成,使学习艺术设计的学生越来越多地跨越了国界,也对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代的艺术设计教育者,要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及引领国际艺术设计教育的理念,关注全球化市场的变化和对于人才的需求,了解并善于运用信息社会人文、科学技术的前沿成果,正视人类面临的挑战,研究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掌握适应时代的新的教学方法。
她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全球化条件下的服装艺术设计教育领域,与诸多国际艺术设计教育界的专家合作,通过学术研讨、课程合作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探讨前沿性的艺术设计教育观念和方法,并在国内外艺术设计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中加以验证和总结。
可持续发展与服装设计研究主要是从服装设计的角度对于人类的生活方式进行思考和探讨,并在实践中寻找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服装设计方式。
论著
《中国传统服饰》。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
《中西方女装造型比较》。
《中外服装史》。
《从重装到轻装》等专著数部。
译著
《二十世纪设计》。
论文
《从紧身胸衣到三寸金莲》。
《英国服装创新设计》。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中国传统文人服饰研究》。
《从Vogue的时装绘画谈起》。
《将可持续发展观念导入服装设计》。
《中国青年女装品牌视觉识别系统研究》等60余篇论文。
编撰电视片
《穿在身上的历史》等。
设计作品:
《正月》。
《阴阳》。
《光效应》。
《青绿》等先后获得亚太青年服装设计师大赛、全国丝绸服装设计大赛等多项国内外奖项。
科研成果
主持“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礼服、服饰设计”(2008年换装)。
“柒牌产品设计开发”。
985项目“中西方服饰文化比较研究”。
参与985二期项目“艺术设计教育研究” (染织服装艺术设计方向)。
参与伦敦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合作研究。
社会职务
臧迎春担任了清华大学米兰艺术设计学院执行院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主任、清华大学益童全球创新中心执行副主任、米兰理工大学客座教授、伯明翰城市大学博士生导师、欧洲设计研究会学术委员、伦敦时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委员、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教育部博士论文评审专家、教育部留学基金委评审专家和科技部引智项目评审专家。2024年6月,她还被聘任为了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届服装设计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获奖记录
曾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参考资料
中国美协专业艺术委员会换届会议在京召开.微信公众平台.2024-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