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头细身飞鱼
尖头文鱼(学名:Hirundichthys oxycephalus),又名尖头燕鳐、燕鳐,是飞鱼科科文鳐鱼属下的一种鱼类。该物种主要分布在印度至西太平洋的大洋和近海沿岸。尖头文鳐鱼体型小,最大长度约为45公分,具有翼状硬鳍和不对称的叉状尾部。其中,有些种类具双翼而仅胸鳍较大,如分布广泛的大头飞鱼;有些则有四翼,胸、腹鳍皆大,如加州燕鳐。据说每一群飞鱼中都会有一只全身蓝色的“飞鱼王”带头,渔民若运气好,捕起飞鱼王,数百尾飞鱼会随之飞进船里。
形态特征
体延长,略侧扁,较一般飞鱼为细。体长为头长之3.9-4.2倍,为体高之5.8-6.4倍。吻钝短。口开于前端,上下颌约略等长;两颌有齿,齿细小;腭骨无齿。鼻孔两对,大形,近于眼前。鳃裂
宽,鳃膜在喉峡部游离;鳃耙数7--9+21--23=29-32。膘大,向后延长;肠简单,无幽门及盲囊。体被圆鳞,大而薄,易脱落;头部多少被凛;侧线基底,近腹缘,在胸部不分枝,具鳞51-56;背前鳞30-34;侧线上鳞5-6。背鳍无刺,位于体之后部,具软条9-12,鳍膜上无黑色斑;臀鳍起点在背鳍第3软条基地之前,具软条11-13;胸鳍末端到背鳍之后部,第1鳍条不分歧,一致呈暗色,仅中部前缘及鳍下缘具淡色带;腹鳍长,末端连臀鳍基底,其基底至尾鳍中央鳍条末端之距离略等于至眼中央之距离,前半部淡色,后半部暗色;尾鳍发达,深开叉,下叶较长。脊椎骨数45-46.幼鱼无须。
栖所生态
洄游性鱼种,生活於近海或浅海域之表水层,并不分布於开放水域。受惊吓时会利用其特化的胸鳍跃出水面作长距离的滑翔。主要以桡足类及端足目等浮游生物为食。所产的卵团具有黏丝,可附着于漂游物或底栖海藻上。
地理分布
广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区,西起阿拉伯海,东至所罗门群岛,北至日本,南至澳洲水域。台湾分布於各沿海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