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燕子塔

燕子塔

燕子塔,即观音禅寺塔。位于高陌镇燕子村,相传为纪念燕太子丹而建,亦称燕子塔。始建于金朝,明正德五年(1510)重修。

燕子塔为砖结构,通高16.5米,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建筑。塔基为束腰砖座,束腰雕有花纹。首层塔身南面辟门,东西北三面做砖雕假门,斜面为直假窗,檐下出四铺作斗拱,做出飞,檐部以黑筒板瓦封顶。二至十一层塔身较短,檐下出四铺作砖雕斗拱,塔檐由上下各三层叠涩砖砌成。十二层和十三层塔身较高,南面为门,北面原嵌有石佛其他各面为素面。塔顶为布筒板瓦顶,上接莲花座,雕刻精美。

1982年7月,燕子塔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燕子塔简介

塔座为束腰形,第一层有塔心室,始建于辽朝,明正德五年(1510年)理修,因而从塔的造型及斗拱的样式断定,塔的建筑年代应为明代。塔址处原建有观音禅寺,古塔为该寺的附属建筑,但寺已毁。1985年,河北省文物局拨出专款,对塔基进行了维修,此塔属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燕子塔相传是纪念燕太子丹的,实际应是一座观音寺中的旧物。于2009年5月8日起由私人集资重新修建观音禅寺。

历史沿革

燕子塔,相传该塔是为纪念燕太子丹而建。燕子村为燕子塔而名,现属于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燕太子丹姬姓,名丹,又称燕丹,战国末年燕国最后一位君王,燕王喜的太子,幼年的时候,燕王喜为修好于秦,将燕太子丹作为人质留在咸阳市,期间受尽了秦始皇的冷落虐待,秦王政见燕太子丹长相不凡,进而并没有加害于他,后来燕太子丹成功逃脱回到燕国。

燕太子丹回到燕国,想起在咸阳受到的百般蹂躏,加之秦欲吞并燕之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于是他找到了田光商议,田光推荐了剑客荆轲。太子丹遂派荆轲,秦舞阳入秦,向秦王政交验了樊於期的头颅,献了督亢的地图,最后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不中,被肢解而死。秦王政大怒,派大将王翦功燕,公元前226年秦军攻破【今北京】,燕王喜大惊失色,慌忙带着燕太子丹逃奔辽东,隐姓埋名于太子河【今辽阳太子河】,后燕王喜听信赵代王嘉之计,将燕太子丹斩首献给了秦王政,前221年秦军灭燕,虏燕王喜。

后人为纪念这位爱国的太子,遂把衍水改名太子河。

燕子塔,又称观音禅寺塔,始建于辽朝正德五年。八角十三层,砖结构,底座束腰,顶部密檐,第一层的塔心室东西为立长方形,南北呈斗拱门状,塔通高16.5米。塔一层的北斗拱门破坏严重,顶部出檐部分参差不齐,塔身基本完好。塔左前方有石碑一块,后面两块,从碑上能看到的字迹除碑首的“万古流芳”外其余多为人名,判断应该是重修时的功德碑。

据考,塔址原建有观音禅寺一座,燕子古塔为寺里的镇寺之塔,现寺已毁,毁于何年不祥,能见证古寺旧貌的只有这座高高矗立的燕子塔。

参考资料

荆轲塔不是荆轲一个人的塔(七).微信公众平台.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