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是中国境内规划建设的跨海通道,于1992年首次提出,其构想是:从山东蓬莱经长山列岛至辽宁大连旅顺,以跨海桥梁、海底隧道或桥梁隧道结合的方式,建设跨越渤海海峡的直达快捷通道。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成后,将会节约各地之间的运输成本,打通南北物流,激发新的增长点,对当地的旅游业产生影响,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背景介绍
构思设想
20世纪90年代初,在中国东部沿海一个小城的一隅,几个年轻人正凑在一起议论一个城市如何加快发展,如何确定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如何解决这个城市的交通末端问题。这个濒临黄渤海的小城,北方是渤海湾,渤海海峡将它与辽东半岛的大连市隔海相望,东方和南方临接黄海,与韩国、日本遥遥相对,只有西方与山东半岛相连,一条蓝烟铁路和一条206国道连接着内地,是名副其实的全国铁路和公路的交通末梢。要把这样一个小城建成交通枢纽城市,不要说国际的,就是全国的交通枢纽也难。但是,发挥年轻人丰富的联想能力发挥作用,如果能在渤海建一座大桥或隧道,那就成了连接南北、贯通亚欧的交通枢纽城市,按照这个思路提出了一个跨世纪的课题,这个课题叫作: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可行方案
中国已具备建设该工程的能力和条件。除北部的老铁山水道最大水深为86米外,渤海海峡内其他海域平均水深20米,而且海中沿线一字排开众多岛、礁、滩,除老铁山水道间距42千米外,一般间距在3—8千米。与国内外现有大型跨海工程相比,该工程的地理、地质条件相对比较优越,海洋环境等自然条件也有利于工程的进行,可大大降低工程的难度和造价,缩短建设周期。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工程方案主要有全隧道、全桥梁、南桥北隧三种形式,其中隧道又有公路隧道、铁路隧道、公铁合建隧道,桥梁又有公路桥梁、铁路桥梁、公铁合建桥梁等,因此设计方案达十几种之多。目前研究人员、专家学者多数倾向于南桥北隧、全铁路隧道这两个方案,最终建设会采取何种方案,仍有待深入比选论证。如果采用全铁路隧道,按照高铁标准设计,火车不需40分钟就可穿越海峡,往来于山东省和东北之间。而目前的海运,需要6—8个小时。因此,加快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工程论证规划,争取尽早建设,势在必行。建议将该项目列入国家发展规划,在国家层面成立工程论证规划建设领导机构,组织精干的科研力量,开展重大技术攻关,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同时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运行机制,明确项目法人,启动这一战略性工程。
前期工作
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项目的研究座谈会。2010年,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课题组成员和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铁道部等国家部委研究人员共同到蓬莱考察、调研工程线路、登陆地点 。
2009年,根据时任国务院领导要求,国家有关部门联合成立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问题研究协调小组和战略规划研究小组,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由民间层面研究为主向以国家层面研究为主转变。2012年,中国工程院将其列为重点咨询项目。近年来,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相继被纳入了国务院发布的《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年~2020年)》以及山东省、辽宁省的“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等。
规划蓝图
利用渤海海峡的有利地理条件,从山东蓬莱经长山列岛至辽宁旅顺,以跨海桥梁、海底隧道或桥梁隧道结合的方式,建设跨越渤海海峡的直达快捷通道,将有缺口的C形交通变成四通八达的Φ形交通,化天堑为通途。
最终方案
2013年,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战略规划研究项目完成并上报国务院。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2014年交通发展改革工作重点,结合“十三五”重大交通问题前期研究,国家发改委组织开展对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等项目的研究 。发改委1月29日公布的2014年交通发展改革工作重点中,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项目被再次提上日程,将结合“十三五”重大交通问题进行前期研究。这也让沉寂多年的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项目再次成为各方热议的焦点。据项目参与人士透露,经过前期实地调研,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战略规划研究项目报告将于近期上报国务院,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有望十年内正式建成通车。
论证过程
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了关于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项目的研究座谈会。2010年,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课题组成员和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铁道部等国家部委人员共同到蓬莱考察、调研工程线路、登陆地点 。
2011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作为《规划》重要内容,跨海通道建设项目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由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带领的“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战略规划”研究小组编制完成《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战略规划研究总报告》并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3年,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战略规划研究项目完成并上报国务院。2014年,国家发改委公布2014年交通发展改革工作重点,结合“十三五”重大交通问题前期研究,国家发改委组织开展对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等项目的研究 。2015年,12月21日,国家发改委再次召开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座谈会。
2016年,烟台市十六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的《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明确提出“研究启动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前期工作”。2018年,《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35年)》印发。其中,山东省表示将积极推动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规划建设。
2019年,在2019年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表示,渤海湾跨海通道的内部研究已到关键节点,课题组已完成通道方案的战略性规划研究报告并已上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截至2019年2月,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已纳入《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以及山东省“十三五”发展规划、《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35)》等多个国家和地方文件中 。2021年,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任务主要由烟台市政府,原国家计委担任,重点研究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东通道 “烟(台)大(连)铁路轮渡”,这一成果先后被列入国家“九五”计划,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并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于2006年建成投入运营,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二阶段
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意见,参与研究的单位扩大到国务院研究室,原国家科委,海军工程技术研究院,总参兵种部设防局,铁道部,原交通部,山东省,辽宁省等单位,重点是对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西通道-蓬(莱)旅(顺)通道进行桥梁,隧道比较论证以及对先期试验工程-蓬(莱)长(岛)通道的研究论证。
第三阶段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成员单位继续扩大,目前共有工程,经济,交通,社会,海洋,地质,地震,气象,环保,军事,文物保护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共50余人。重点研究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对环渤海经济圈区域发展及对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影响。
建设意义
节约运输成本和时间
跨海通道的建成使大连市开辟了一条南下通道,加强了大连与山东半岛及华北、华东地区的联系,改变大连交通末梢的劣势,结束长期以来东北只有一个陆路出口(山海关区)的现象,东北与华东的客货交流由原来的“单通道”变为“双通道”。突破海峡对大连与山东省在人员、物资以及信息等各方面流通的阻隔,加快了人员、商品、信息等各个方面交流的速度,不仅交通效率显著提高,而且直接导致了以物流成本为代表的各种要素的流动成本的大幅度降低, 并大量分流京沈 、京沪 、京广干线的运输压力,其意义不亚于京广、京沪干线。通过缩短距离,所带来的时间成本大幅度减小,在不考虑其他干扰因素的情况下,只针对通道物流对渤海通道建成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测算。针对渤海通道建设蓝图及我国现有的经济实力,假设渤海通道2040年建成,到2050年大连市在通道建成后带来的GDP增量将高达161288.3亿元。
激发新的增长点
按照区域一体化的思路,跨海通道的建设可以使环渤海各地区扬长避短,打造特色,进而有助于大连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做大做强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大的产业和企业,以及助力于大连东北亚创新创业创投中心的建设。同时,跨海通道的建设将推动大连海洋产业发展,同天津市、山东省等省市在深海养殖、海洋交通运输、海工装备制造、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等多个领域展开联合,实现大连海洋产业新发展。此外,跨海通道的建成将促进大连市在空间结构上进一步注重南部经济的发展,将从根本上改善大连南部地区的经济环境,交通更便捷,物流更畅通,土地将升值,人气会变旺。并且将进一步促进旅顺开发区的发展,此地带也将成为大连今后新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带,产业在空间上出现新的布局,旅顺将逐渐成为大连的一个绿色产业聚集区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旅游业
大连市旅游业收入逐年增长,2020年有望创2000亿,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把发达的辽东、胶东半岛两大半岛连为一体,将构成环渤海“金项链”旅游热线,环形的路网新格局将构筑环渤海湾旅游大格局,对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将发挥重要作用。且建成后的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本身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且贯穿海底,又很神秘,到时定会吸引许多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在海底行驶的感觉,大连市以及东北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但由于华东、华北直接进入东北地区的陆路交通不便,阻碍了众多游客的到来。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成后,便捷的交通将会吸引更多的关内的游客到大连、东北旅游,通道建成之后,使得大连与关内之间的旅游交通更加便捷,可以促进两地旅游企业的合作,开辟新的旅游线路,逐步实现两地旅游一体化,这些都必将进一步促进大连旅游业的发展。
提高城市竞争力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成能够强化海洋产业为特色的西海岸新区和以引导重工业转型为特色的金州区的交流合作。长远来看,还有助于金普新区探索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经验。同时,对大连市(金普新区)而言,通道建设能够直接拉近与长三角地区的陆上交通距离,区域交流的可达性条件显著改善,加上大连原本发达的海洋和航空运输,能够促使大连建设成为一个国际性的海陆空枢纽中心,有利于区域资本的注入以及经贸旅游、人员往来之间的一体化发展。更重要的是,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成后给大连带来的是长远效益。它有利于大连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的合理化发展,有利于大连制造业转型升级,有利于大连乃至整个东北地区营商环境的改善,而这些都会促进大连可持续发展,提升大连的城市竞争力。
打通南北物流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工程的建设,将使环渤海由原来的“C”形环绕运输变为“I”形直达运输,打破渤海南北两岸物流瓶颈,并使渤海经济圈与胶东半岛乃至长三角经济圈紧密结合。跨海通道的修建能够串联起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两个发达的城市群,将东北经济区和山东经济区连成一体,进而沟通长三角和珠三角,扩大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交流与联系。
投资规模
截至2014年,具体投资金额要等待勘测初步设计方案出来了才能最终确定,不过预计的总投入不会少于2600亿。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课题组此前也明确表示,可参照国内外已有大型跨海工程的经验,项目可以多渠道进行融资。2008年竣工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经验可供借鉴,大桥总投资140多亿元,全部由民间投资,也可以采用BOT(建设-运营-移交)、PPP(政府与民间合作)等多元投资、融资模式运作。
如此高额的投入,成本回收的问题也曾引发各方担忧。王梦恕表示,根据之前的评估报告,结论是一旦通道建成投入使用,客流量会很大,回收周期会很短,十几年就可以收回成本了。王梦恕认为,总投资2600亿的跨海通道,货运盈利前景非常可观。按照每年返利8%来计算,12年就差不多会收回成本,之后就是纯收益了。柳新华也认为,项目建成以后,即使保守测算,通行收费也能高达130亿元,若加上各种管线收费、土地增值、旅游开发、节约燃油与材料等综合社会效益则会成倍增加。跨海公铁通道2000多亿元的投资,10年-15年即可收回成本,投资回报率大大高于一般的大型工业投资项目。
参考资料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最新动态:未来或先建蓬长段,已论证29载.光明网.2023-12-02
国家交通纲要规划三条跨海通道 其中一条和山东有关.新浪山东.2023-12-02
关于建设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助推大连振兴发展的提案及答复.政协大连市委员会.2023-12-02
跨海逐梦——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设想及历程.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2023-12-02
渤海海峡或建世界最长海底隧道 计划花费2600亿.人民网.2023-12-02
渤海湾研建跨海大桥 连接大连烟台投资堪比三峡.胶东在线.2023-12-02
渤海海峡海底隧道——未来世界最长海底隧道.科学网.2023-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