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广东郁南同乐大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广东郁南同乐大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广东郁南同乐大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郁南县平台镇苍梧县大坡镇交界处,保护区地处北回归线南边附近,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华南地区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被生物学家称为“物种宝库”和“基因储存库”。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树及珍稀动植物。

历史沿革

1985年11月19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2年经省编委批准成立广东郁南同乐大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为副处级事业单位,核定编制5名。

2006年开展扩大自然保护区管理范围工作,2008年11月得到省人民政府的批准,面积从267公顷扩大到6353公顷。

地理环境

位置

广东郁南同乐大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北纬23°12′东经111°23′,跨越两广交界,位于郁南县平台镇

地貌

广东郁南同乐大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境内群峰起伏,山脉整体呈东北向西南走向,其中大历山海拔813m,胭脂顶海拔814m,高洞顶海拔700m,属丘陵低山地貌。

气候

广东郁南同乐大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区域面积

广东郁南同乐大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为6353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2436.12公顷,占总面积的38.35%;缓冲区1624.08公顷,占总面积的25.56%,实验区面积2292.8公顷,占总面积的36.09%。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广东郁南同乐大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种子植物共计156科616属1096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6属7种,被子植物门151科610属1089种;蕨类植物44科88属201种;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6种。

动物资源

动物方面,有水生脊椎动物32种,分别隶属5目13科;有陆生脊椎动物228种,隶属4纲24目73科;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3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3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30种。

保护对象

①天然次生林

广东郁南同乐大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天然次生林主要分布在神仙滩周围,为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组成成分复杂,林木通直高大。此外,一些棕榈科的藤状灌木,生长良好。

桫椤群落

位于保护区北边大历山谷中,两亿年前的刁遗植物——像普通灌木那样,遍地皆是,形成料保护区内独特的植物群落景观,这里分布有黑桫椤Alsophila gigantean、黑桫椤Alsophila podophylla、桫椤 Alsophila spinulisa,面积达1公顷。

价值地位

广东郁南同乐大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着两亿年前的刁遗植物——桫椤群落,有大叶黑桫椤、黑桫椤、桫椤,面积达1公顷,是研究中生代植物的活化石,具有较高的科普旅游价值。此外还有木莲群落、广东紫薇群落等为华南地区少见。

管理措施

一是广东郁南同乐大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要进一步加强科研宣教,充分发挥保护区宣传教育的作用。

二是要借鉴其他保护区先进的管理经验,做好珍稀野生动植物的监测工作;

三是发挥好广东郁南同乐大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在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作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