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私立中华文法学院

私立中华文法学院

1935年秋,中山大学原文学院院长吴康博士应邀赴欧洲讲学。1942年秋,经教育部批准,吴康在广东省乐昌市坪石镇创立了中华文化学院国文专科学校,并担任首任院长。该校后来更名为私立中华文法学院,并在1948年获得教育部的正式认可。然而,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该校最终并入了华南联合大学

历史沿革

1935年秋,中山大学原文学院院长吴康博士应邀赴欧洲讲学。1937年春,吴在巴黎与中国留欧学生四十余人发起组织中华文化学会。提出现代化新人文主义,发扬中华文化等主张。并拟筹设最高学术机关。吴氏回国后,仍任中大文学院院长兼研究院院长。着手规划筹设中华文化学院,广事征求各方的赞助。1942年秋,得教育部批准,先成立中华文化学院国文专科学校,设校于乐昌市坪石镇,推吴康为院长。提出办学宗旨:“一日推行人文教育,即以人为本位的教育。二曰提倡学术研究。”这个主张,在当时中国国民党厉行党化教育,禁锢思想自由的情况下,颇受青年的欢迎。

1944年秋,增设大学部,设置中国文学系、史地学系、新闻学系等三个学系,并设置文哲学部、史地学部、生物学部等三个研究学部,共有学生一千多人。

1945年1月,日寇打通粤汉铁路,坪石曾一度沦陷,文化学院东迁梅县区,增设工商管理学系和外国语言文学系。虽在战争频仍中,学生仍有一千多人。另在湖南省南岳设置分教处,安置撤退至湖南境的师生。

抗日战争胜利后,迁校广州市,暂借中山四路禺山中学为院址。后迁登峰路原大中中学校址上课,另在文德路榨粉街等地设置各系分散上课。

1946年春,在黄花岗右侧购得空地四十多亩建筑院址。增设哲学系、政治学系、经济学系、会计银行系,并设法律专修科、政治经济学专修科、会计专修科。

1947年5月,奉教育部令改名为私立中华文法学院,并将南岳分教处并院。1947年11月,教育部令核准董事会立案。1948年1月,教育部令核准学院开办(当时私立学校创办的法定程序,一般是先核准校董会和学校备案,后核准立案,最后才正式核准开办。亦有不少学校只达到立案程序为止,但学校仍可继续办理。一般只一经立案,就算正式成立)。1948年2月,新校舍全部建成,全院迁入。同时添购空地,拟扩大为大学规模。学生增至一千七百人。

解放后并入华南联合大学

教育教学

私立中华文法学院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充学科设置,以适应社会需求。至解放前,学院的科、系设置包括:

- 文科:设有中国语言文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哲学系、历史学系、新闻学系;

- 法科:设有政治学系、法律学系、经济学系、工商管理学系、会计银行学系;

- 研究部:设有中国语言文学组、哲学组、历史学组、经济学组、数学组;

- 专科:设有法律科、经济科、会计科、国文科。

参考资料

中国先后出现过多少个联合大学?.搜狐网.2024-09-10

理工学霸神往的华南施工大学,全方位介绍来啦~.搜狐教育.2024-09-10

私立中华文法学院.私立中华文法学院.202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