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四川川大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川大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川大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是经教育部批准于2003年4月成立,唯一代表四川大学对全校科技企业行使出资人权利的机构。其最高决策机构是四川大学经营性资产管理领导小组,由学校有关党政领导同志组成,对科产集团行使股东权利。涉及到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资源与环境、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与高效节能、高技术服务业、文化产品运营、物业管理等多个产业领域以及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是一家现代化的校办大型集团公司

集团简介

四川川大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产集团”)是经教育部批准于2003年4月成立,唯一代表四川大学对全校科技企业行使出资人权利的机构。

四川大学经营性资产管理领导小组是科产集团的最高决策机构,其成员由学校有关党政领导同志组成,对科产集团行使股东权利。

科产集团秉承“严谨、勤奋、求是、创新”的百年川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开拓创新”的企业理念,按照服务教学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依托四川大学教育、科研和人才等方面的综合优势,通过项目转让、成果入股、技术合作、股权经营等多种形式,积极致力于推动四川大学科技产业的发展。

科产集团控股和参股的企业涉及到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资源与环境、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与高效节能、高技术服务业、文化产品运营、物业管理等多个产业领域以及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

主要职能

1、代表学校持有全部科技企业中学校所占的股权;

2、负责新办科技企业的审批;

3、负责经营和管理科技企业中学校所属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并承担相应的保值增值责任。

核心企业

四川川大科技园职业技能培训学院发展有限公司

成都川大技术转移中心

四川川大科技产业发展中心

四川川大能士信息安全有限公司

四川川大华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纳米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化孵化基地

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川大金钟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川大科技园(南区)开发有限公司

成都川大阳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

成都川科化工有限公司

四川盛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成都心意诚科技产业服务有限公司

成都智索华西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锐教实验技术有限公司

成都迪健华西口腔科技有限公司

发展历程

2008年

1月 与新疆天地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启动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科研综合楼的建设工作。

6月 学校参股公司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

7月“四川大学科技产业领导小组”名称改为“四川大学经营性资产管理领导小组”。

2007年

1月 与四川万佳实业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启动“四川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南区)项目”的建设工作。

7月 与什邡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启动四川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什邡产业园的建设工作。

12月 获得学校工会授予的“四川大学模范教职工之家”称号。12月 启动对江安校区周边改造的规划工作。

2006年

4月 学校明确对于学校周边土地、房产等用于经营活动的部分资产,由科产集团负责周边规划、开发及经营性管理。

12月 学校召开"四川大学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会议",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精神,全面推进我校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

12月 由科产集团负责组织实施的首期学校周边改造项目-城环学院改造项目(展业大厦)正式竣工。

12月 科产集团新一届工会委员会和职代会成立。

2005年

3月 学校新一届科技产业领导小组成立。

6月 学校成立中国共产党四川川大科技产业集团委员会,搭建科产集团新一届经营领导班子。

9月 科产集团第二届董事会成立。

12月 科产集团所属四川盛德文化发展公司正式注册,主要负责运营学校礼品及文化用品。

12月 科技部批准我校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2004年

2月 学校出台《四川大学关于加速发展科技产业的若干意见》,明确科产集团作为教育部批准成立的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代表学校对全校科技企业行使出资人权利。

7月 科产集团二级公司成都四川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成立,作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主要渠道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平台。

2003年

1月 教育部批复同意将四川川大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改建为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大学科技产业领导小组对其行使股东权益。

4月 科产集团正式注册为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6000万元,四川大学是公司的唯一投资主体。科产集团第一届董事会成立。

7月 科产集团注册资本由6000万元变更为15637.22万元。

8月 科产集团会同其他4家发起人单位共同签订《四川川大华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科产集团占该公司总股本  55.75%。同年,四川川大华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发展目标

按照“积极发展、重点跨越、规范管理、做大做强”的指导方针,以全面提升科产集团的管理和资本运营水平为基础,建立和完善学校所属企业的管理制度、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促进产学研互动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推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使我校科技产业不断做大做强。

发展目标分三步实现:

第一步在“十一五”期间,以核心企业上市、学校周边改造、科技园区建设以及企业规范化建设为重点,力争核心指标进入全国前十五位。

第二步在2020年前后,核心指标进入全国高校前十位。

第三步本世纪中叶,建立世界一流的大学科技产业。

经营管理

科技成果转化

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和人才资源,科产集团以四川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主要载体,积极致力于促进科研机构、企业、政府的紧密结合,将学校行业领先、有经济效益、比较成熟的成果进行转化。

股权管理

科产集团对直接投资的参控股公司实行股权管理,其中控股公司6家,参股公司34家。此外,科产集团代表四川大学管理其出资的企业,行使出资人权利,履行出资人义务,其中全资企业55家,参控股公司11家。

对于学校和科产集团参控股的公司,科产集团通过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即委派股东代表、推荐董监事和委派财务人员等方式参与企业的经营运作,对控股公司采取经营绩效考核等方式进行有效管控;对于代表学校管理的全资企业,科产集团采取改制、注销、托管等方式对企业进行规范管理。

周边改造

为了美化四川大学校园周边环境,完善学校功能布局,提升学校整体形象和竞争力,根据学校决定,科产集团通过对望江校区、华西校区和江安校区的周边土地资源的整合以及产业的合理布局,挖掘和发挥学校的科技成果、文化底蕴和地理优势,形成四川大学独有的人文、科技特色的新经济圈,为地方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区域城市形象和竞争力。

文化产业

为了充分发挥四川大学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各类高素质的人才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我校文化产业,经学校授权,科产集团于2005年底成立四川盛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盛德文化公司依托学校丰富的资源优势,积极运作具有四川大学特色的文化用品、纪念品;同时,开拓思路,面向社会,把握机遇,积极拓展传媒、策划、广告、设计、音像产品等核心业务。

参考资料

集团简介.www.scuhtg.com.2011-08-06

发展历程.www.scuhtg.com.2011-08-06

发展目标.www.scuhtg.com.2011-08-06

经营管理.www.scuhtg.com.2011-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