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以下简称川抗所)创建于1965年,曾隶属于中国医药投资有限公司公司、化工部、国家医药管理总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2013年8月划转进入成都大学。经过54年的建设发展,川抗所已经从单一的抗菌素研发机构成长为实验室研究与中试孵化、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开发并举,产学研特色明显的国家主要药物研发机构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历史沿革

1965年11月,因国家建设需要,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以下简称川抗所)由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原抗菌素研究室整体内迁至成都市组建成立;先后隶属于化工部、燃料化学工业部、石油化 工部、国家医药管理总局和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2013年8月划转进入成都大学。经过54年的建设发展,川抗所已经从单一的抗菌素研发机构成长为实验室研究与中试孵化、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开发并举,产学研特色明显的国家主要药物研发机构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机构概况

沿革:于2013年1月30日下午在北京,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成都市人民政府、成都学院(成都大学)三方通讯签约的全部步骤完成,川抗所划转成都学院(成都大学)的框架协议正式签署,标志着川抗所并入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进入了实质阶段。

领域:川抗所专注抗生素研究45年,成果斐然,先后研发了100余种抗生素,在麻醉、精神类药物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主要研究领域有:抗感染药物、抗病毒药物、抗肿瘤药物、免疫增强剂、麻醉镇痛药物、抗抑郁药物、免疫抑制剂、降血脂药物、心血管病药物、糖尿病药物。

资源: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具备完整的研发和中试体系,拥有国家新抗生素工业性试验基地、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安全评价中心、国家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抗生素研究和评价重点实验室、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质量检测与标准研究平台等优势资源;拥有生物研究部、化学研究部、质量研究部、药理学研究部、制剂研究部、信息研究部、中药研究室七个专业研究部门;发行《中国抗生素杂志》、《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两本专业学术期刊;拥有抗生素信息网、医药科技图书馆和医药数字图书馆

职工:现有在岗职工3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00多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34人,获国家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3人。

教育:我所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确定硕士学位授予点,拥有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专业、药理学、药物化学、生物化工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先后为国内医药界培养硕士150余人,具有独立评定正高级职称的评审权。

(以上数据据2017年10月该院官网显示)

特色贡献

特色:作为工业性研究所,我所96%以上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产业化后所衍生的经济效益超过1000亿元。

贡献:与国内外200多个企业进行项目合作,研发成果已全部推广至生产企业,大部分形成工业化生产,占据该品种主要的市场份额,部分产品已批量出口。其中,许多品种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所全球首创抗结核利福霉素系列,创新药物利福喷丁得到了WHO的高度评价,开创了“间隔给药、督导化疗”新疗法!

荣誉:建所以来取得重大科研成果近百项,获国家发明创造二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及部省以上奖励6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100余项,获得新药证书96项。我所连续多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全国医药行业优秀政工企业、省先进科研院所等先进称号,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医药行业劳动模范等先进个人。

参考资料

院校合作争创示范模板 医教研融合共谱发展新篇章.今日头条.2024-09-25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划转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框架协议正式签署.成都大学.20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