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心理主义
逻辑心理主义是一种将心理学视为逻辑学的基础的哲学思想流派,属于狭义的心理主义范畴。这一理论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后,分为英国学派和德国学派。逻辑心理主义的观点导致了对逻辑学客观基础的否定,将其简化为个人内心的主观行为,从而引发了对其唯心主义倾向的批判。
主要观点
- 心理学被视为基础科学,能够解释其他学科,而逻辑学则是心理学的应用形式。
- 理性被认为是无法证明的,逻辑法则的有效性依赖于感性经验、直觉等心理活动,即所谓的“意识的真实”。
- 逻辑学的发展是从简单的元素(如概念)开始,经过心理分析逐渐形成复杂的组合,最终构建出判断和推理的过程。
-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过程,它是在心理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介于心理学和科学方法论之间的理论。
- 所有人类的智力因素都被认为是心理行为,思维活动被理解为对感官体验的心理分析,概念与对象的一致性则源于反复的心理联想。
参考资料
“逻辑心理主义”的批判与重建.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24-11-01
逻辑心理主义研究.中国知网.2024-11-01
关于现象学在立论之初对逻辑心理主义的反驳.知乎专栏.202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