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石楠
安龙石楠(学名:Photinia anlungensis Yu)是蔷薇科石楠属的植物。这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植物。
形态特征
灌木,高2米,生长速度缓慢。小枝幼时密生灰色绒毛,以后脱落,老熟时无毛,呈深褐色,具皮孔;冬芽为长圆形,鳞片褐色,无毛。叶片革质,长圆形、长圆披针形或长圆倒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3-4.5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具腺锐齿,上面初有柔毛,以后脱落无毛,下面有宿存稀疏灰色绒毛,中脉粗壮,侧脉纤细,约30-34对;叶柄长8-15毫米,密生绒毛,后脱落近无毛。复伞房花序顶生,直径约15厘米,总花梗及分枝密生绒毛;花梗无毛,长2-3毫米;萼筒杯状,无毛;萼片卵状三角形,极短,无毛;子房2室,顶端有柔毛。幼果倒卵形,长2-3毫米,无毛。花期6月。
分布范围
分布于贵州省。
栖息环境
生长于海拔1300米山坡。
栽培
目前尚未有人工引种栽培的记录。
保护
由于其数量稀少,安龙石楠被列为极危物种。
用途
石楠枝繁叶茂,枝条能自然发展成圆形树冠,终年常绿。其叶片翠绿色,具光泽,早春幼枝嫩叶为紫红色,枝叶浓密,老叶经过秋季后部分出现赤红色,夏季密生白色花朵,秋后鲜红果实缀满枝头,鲜艳夺目,是一个观赏价值极高的常绿阔叶乔木,作为庭荫树或进行绿篱栽植效果更佳。根据园林绿化布局需要,可修剪成球形或圆锥形等不同的造型。在园林中孤植或基础栽植均可,丛栽使其形成低矮的灌木丛,可与金叶女贞、日本小檗、扶芳藤、俏黄芦等组成美丽的图案,获得赏心悦目的效果。
物种区别
该种与临桂石楠相近,异点在于后者叶片长圆披针形或倒披针形,成熟时两面无毛,侧脉对数较少,仅12-15对,花梗及萼筒皆有灰色绒毛,可以区别。该种与厚叶石楠相比,在于后者叶柄宽短,叶片基部圆形,叶边无显明锯齿,侧脉15-17对,花梗密生绒毛,易于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