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曙
王曙,男,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生药学教研室,天然药物(中药、民族药)研究与开发;植物化学成分分离技术(制备工艺)研究;中成药和中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人物经历
1978.2-1982.1: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专业,本科;
1985.8-1987.7: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药学系,天然药化专业研究生;
2006.12: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药剂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1988.1-至今: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卫生厅学术带头人;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带头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专业(工作)委员会理事会成员。
研究课题
主编和参与编写相关专业教材4部;主编学术专著1部论著:《常用藏药理化鉴别与含量测定》四川科技出版社,30万字,2002年5月出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联系人身份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获发明专利3项。
以课题负责人身份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及重大课题: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863课题)“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濒危药材川贝母野生抚育、人工栽培及种子种苗人工繁育研究”;中药现代化(国家九五重点课题)——川产道地药材川贝母野生抚育及人工繁育的研究;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川贝母质量标准的规范化研究;国家援藏项目:传统藏药现代化生产与开发;国家药典委员会课题:2010版川贝母新植物来源标准起草课题负责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川贝母种植恢复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2009BAI84B0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重点课题:“藏茴香等10种藏药材及二十五味马宝丸等5种藏成药质量标准研究与建立”。
获奖成果
传统藏药现代化生产与开发;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0年,排名3);
川贝母栽培技术与新品种选育: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排名1);
川贝母人工栽培技术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排名1);
川贝母人工栽培技术——川贝母新品种(瓦布贝母)人工栽培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推广示范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011年,排名1)。
代表论著
1.大花红景天化学成分的研究药学学报 1992;27(2):117~120;
2. 红景天属植物中红景天甙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药学学报 1992;27(11):849~852;
3. 宽叶羌活化学成分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1996;21(5):295;
4. 羌活属植物 3种香豆素类成分的高效液相定量分析 中国中药杂志,1995;20(11);
5. 新疆羌活芳香油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华西药学杂志, 1997年4月
6. 川贝母与其它贝母的薄层色谱鉴别 华西药学杂志, 2002,17(3):219~221
7. 川贝母与其它贝母类药材总生物碱和总皂的含量测定与比较中国中药杂志, 2002年5月
8.威灵仙的薄层色谱鉴别 华西药学杂志, 2001年12月
9. 着痹清中秦皮甲素的提取工艺 华西药学杂志, 2002 年2月
10. 藏药石榴日轮丸的质量标准研究华西药学杂志, 2002年4月
论著:常用藏药物理化学鉴别与含量测定四川科技出版社, 30万字,02年5月出版(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