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油鸡
北京油鸡又被称为中华宫廷黄鸡,是原鸡属红原鸡种的动物,是北京唯一的一个地方鸡品种,北京市房山区、怀柔区等9个区的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北京油鸡是肉蛋兼用型鸡种,体躯中等,具备羽黄、喙黄、胫黄的“三黄”特征,其肉质优良,含胸肌肌内脂肪,鸡蛋含脂肪酸等营养物质。
北京油鸡清代年间出现在北京,当时在京城被广为养殖。开国大典时,还以“国宴用鸡”的身份,登上了“开国第一宴”的餐桌。是乾隆笔下的天下第一鸡、是慈禧嘴中所说过的非油鸡不食。
2020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北京油鸡”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20年8月,北京油鸡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产地分布
北京油鸡,原产地为北京郊区海淀、安定门、德胜门一带,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质肥沃,农业生产以粮菜间作为主,是北京油鸡最佳的生长环境。据文献记载,清朝时期,李鸿章曾将此鸡贡奉给慈禧太后,从此,慈禧太后非油鸡不吃。1988年爱新觉罗·溥杰为北京油鸡题写新名“中华宫廷黄鸡”。
北京油鸡以肉味鲜美、蛋质佳良著称,其邻近地区,如海淀区、清河等也有一定数量的分布。据1980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调查统计,产区约有3万余只。50年代期间,北京油鸡也曾输出到东欧国家。
体型外貌
北京油鸡体躯中等,羽色美观,主要为赤褐色和黄色羽色。赤褐色者体型较小,黄色者体型大。雏鸡绒毛呈淡黄或土黄色。冠羽、胫羽、羽也很明显。成年鸡羽毛厚而蓬松。公鸡羽毛色泽鲜艳光亮,头部高昂,尾羽多为黑色。母鸡头、尾微翘,胫略短,体态墩实。北京油鸡羽毛较其他鸡种特殊,具有冠羽和胫羽,有的个体还有趾羽。不少个体下颌或颊部有髯须,故称为“三羽”(凤头、毛腿和胡子嘴)。通常将这“三羽”作为北京油鸡的主要特征。大多数北京油鸡比一般鸡多出一个趾,也就是五趾。
京油鸡的体躯中等,其中羽毛呈赤褐色(俗称紫红毛)的鸡,体型较小;羽毛呈黄色(俗称素黄毛)的鸡,体型略大。初生雏全身披着淡黄或土黄色绒羽,冠羽、胫羽、髯羽也很明显,体浑圆,十分惹人喜爱。成年鸡的羽毛厚密而蓬松。公鸡的羽毛色泽鲜艳光亮,头部高昂,尾羽多呈黑色。母鸡的头、尾微翘,胫部略短,体态墩实。其尾羽与主、副冀羽中常夹有黑色或以羽轴为中界的半黑半黄的羽片。
北京油鸡具有冠羽和胫羽,有些个体兼有趾羽。不少个体的颌下或颊部生有髯须,因此,人们常将这"三羽"(凤头、毛腿和胡子嘴)性状看作是北京油鸡的主要外貌特征。冠型为单冠,冠叶小而薄,在冠叶的前段常形成一个小的"S"状褶曲,冠齿不甚整齐。具有髯羽的个体,其肉垂很少或全无。头较小。冠、肉垂、脸、耳叶均呈红色。眼较大,虹多呈棕褐色。喙和胫呈黄色,喙的尖部微显褐痕。少数个体分生五趾。赤褐羽油鸡,羽色深褐,冠羽大而蓬松,常将眼的视线遮住。这种鸡主要分布在安定外的北顶、小关、大屯等地区。黄羽油鸡的羽色呈淡黄或土黄色,主要分布在海淀区大钟寺一带。相传北京油鸡尚有豇豆白色、黑、白和灰色羽毛的类型,但目前已很难见到。
北京油鸡相貌奇特、肉质细腻、蛋香浓郁,是中国的肉蛋兼用兼观赏的黄羽地方鸡种外貌及感官特征,该鸡外貌有如下特征:体躯中等,具备羽黄、喙黄、胫黄的“三黄”特征,和凤头(冠羽)、胡须(髯羽)和毛腿(胫羽和趾羽)的“三毛”特征;还具备五趾特征。北京油鸡的16周龄胫骨长为:8.5厘米以上(公鸡),7.0厘米以上(母鸡)。
内在指标
北京油鸡肉质中胸肌肌内脂肪(DM基础)3.30~5.09克/百克,鸡蛋脂肪含量(蛋中可食用部分)9.21~14.00克/百克,脂肪酸含量(蛋中可食用部分)7.19~8.88克/百克。
成年鸡的体重和体尺
品种形成
北京油鸡这一品种距今已有250余年的历史。北京是元、明、清等王朝的首都,特别是明、清两代的王公贵族,对于品质特优的禽产品的需求,是促使北京家禽良种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产区位于京都的近郊,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和水稻等.这就使油鸡的形成具备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当地农民长期参与城乡间的集市贸易,为了满足消费者对鸡肉、蛋品和观赏爱好等方面的特殊需要,逐渐积累了鸡的繁殖、选种和饲养管理等经验,经过长期选择和培育,从而形成了这一外貌独特、肉蛋品质兼优的地方优良鸡种。
建国前,北京油鸡剩余不多,濒于绝种。50年代初期,北京农业大学曾以油鸡为母本,开展了杂交育种的研究工作。
生产性能
北京油鸡的生长速度缓慢。屠体皮肤微黄,紧凑丰满,肌间脂肪分布良好、肉质细腻,肉味鲜美。母鸡7月龄左右开产。公母配比1:8~10,受精率80%以上。有明显的就巢性。雏鸡成活率97%,雏鸡死亡率2%,年产蛋量120枚,蛋重54g,蛋壳颜色为淡褐色。
北京油鸡外形独特,生活力强,遗传性能稳定,鸡肉品质和蛋质优良,是我国一个非常珍贵的地方鸡种。
成年鸡屠宰测定,公鸡半净膛率83%左右,全净膛率76%左右;母鸡半净膛率70%左右,全净膛率64%左右。年产蛋总重约7千克。少数个体的蛋壳淡紫色。
产肉性能
其初生重为38.4g,4周龄重为220g,8周龄重为549.1g,12周龄重为959.7g,16周龄重为1228.7g,20周龄的公鸡为1500g、母鸡为1200g。该鸡采食量也较少,从初生到8周龄,平均每只日采食量尚不足30g。
雏鸡的长羽速度较慢。8周龄时,羽毛尚未长齐。但该鸡的第二性征表现较早,在4龄时即可较明显地区分公母。选用原产地农村条件饲养的成年鸡进行屠宰测定,其结果表2。
成年鸡的屠宰测定:
产蛋性能
性成熟期较晚,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公鸡2-3月龄开啼,6月龄后,精液品质渐趋正常。母鸡7月龄开产,开产体重为1600g。在农村放养条件下,每只母鸡年产蛋量约为110个,当饲养条件较好时,可达125个。平均蛋重为56g。每只母鸡的年产蛋总重量约为7kg。蛋壳褐色,有些个体的蛋壳呈淡紫色,素有"紫皮蛋"之称,蛋壳的表面覆布一层淡的白色胶护膜(俗称"白霜"),色泽格外新鲜。蛋壳强度为3.13kg/cm。蛋壳厚度为0.325mm.蛋形指数为1.32。鲜蛋的哈氏单位为85.4。蛋的品质的各项指标均达到较高的水平,深受群众喜爱。
繁殖性能
一般在每年的3-7月份进行繁殖,由孵化场从农户中收购种蛋,采用电气孵化,推广种雏。也有少数农户经营季节性的炕孵。在采留种蛋期间,鸡群的公母比例一般为1:8-10只。农村的种蛋,受精率均在80%以上。专业场的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均可超过90%。
北京油鸡有明显的就巢性,一般出现在5--月份,而以7月份为最多。就巢的持续期,短者为20d左右,长者可达2个多月。雏鸡的生活力较强,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2月龄的成活率均可达到95%左右。
饲养管理
北京油鸡素以肉味鲜美、蛋质佳良著称,其邻近地区也有一定数量的分布。据传说,北京油鸡、在清朝中期即已出现,距今至少有250余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前,北京油鸡剩余不多,濒于绝种。50年代初期,中国农业大学曾以油鸡为母本,开展了杂交育种的研究工作。自7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相继从民间搜集油鸡的种鸡,进行了繁殖、提纯、生产性能测定和推广等工作,从而使这一品种得以保存。
养殖基础
北京油鸡可以采取散养的方式喂养,但以选地势高,朝南向阳,通风换气条件好的林果地为好。林果地内搭建简易育成鸡舍,选背风干燥处用孟宗竹、木头等扎成双坡或单坡顶棚架,高2米左右,用石棉瓦盖顶和彩条编织塑料布围墙。舍内地面平整,条件好的用水泥铺面。北京油鸡的日常管理,要有充足的清洁饮水和优质的饲料,以及良好的通风、体重和垫料管理显然是获得优质种蛋的重要因素。根据走访多家养殖户的经验,在鸡群生产性能不理想的鸡场,种鸡的一些基本需求通常被忽视。雏鸡可喂些整粒的小米,适当掺些粉料。肉用仔鸡除了饲喂全价的混合粉料外,要尽量多喂些种植的牧草喂养,小规模养鸡,可在夏秋季节,适量选用一些茎叶类牧草叶片,如hn-mc菊苣、hn-mc墨西哥玉米草,hn-mc苦荬菜、hn-mc俄菜乃至小白菜、蕃薯叶等,碎哺鸡,促使营养均衡吸收。促其多吃快长。青年母鸡喂颗粒饲料和草料均可,但在产蛋前要限制颗粒料的用量,一般以颗粒饲料和草料各占1/2为宜。成年母鸡最好全用混合粉料,不用颗粒料,以免采食太多,使之过肥,影响产蛋。
技术优势
北京油鸡是华北平原唯一列入中国家禽品种志中的地方鸡种,而且也是我国原产于大城市郊区的优良地方鸡种。与柴鸡相比,北京油鸡具有毛色一致、标识明确、遗传稳定、生产性能高、肉蛋品质优良等优点。通常,油鸡的生产性能要比柴鸡提高30%-40%,是柴鸡养殖更新换代的优良品种。
成活率高
雏鸡的抗病力较强,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2月龄的成活率均可达到95%左右。
采食量少
油鸡早期生长虽然较慢,但是此期采食量也较少,因此饲料报酬较高。8周龄育雏期间,平均采食量不到30克,平均每只雏鸡共消耗饲料1.6公斤,饲料报酬为1:2.98。
易于饲养
北京油鸡对各种养殖方式都能很好地适应,既可以规模化饲养,也可以小规模庭院养殖;既可以笼养,也可以在果园、林地、山坡散养。北京油鸡理想的养殖方式为散养,在散养过程中,商品鸡可以采食野草、昆虫、草籽等作为食物补充。
获得荣誉
2005年,北京油鸡被北京市政府认定为首批9个“北京市优质特色农产品”之一。
2013年,北京市畜牧总站建立畜禽遗传资源种质库。
2017年,北京油鸡被北京市农业局列为50项农业文化遗产之一,且位列榜首。
2020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北京油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20年5月29日,北京油鸡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
2020年7月底,“北京油鸡”正式成为了继“北京鸭”之后,第二个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的畜禽产品,并在8月初对外公布。
2020年8月,北京油鸡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产地环境
地形地貌
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隶属燕山山脉余脉,东南部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平原海拔在20~60米。该市山区面积约占62%,平原区面积约占38%。其山地环绕的地形,为纯种北京油鸡的闭群自然选育和性状特征的保留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封闭环境。北京油鸡较早分布饲养于朝阳区的大屯、洼里两乡,该区域地势较为低洼,地面相对平坦,有利于养殖北京油鸡。
气候情况
北京油鸡产区北京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严寒和酷热时节适中。平原地区年平均温度为11~13℃,冬季平均温度为﹣4~﹣5℃,最冷时﹣7~﹣13℃。年平均降雨量500~600毫米(平原地区),为华北地区降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夏季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3/4。全市年日照时数2000~2800小时,太阳辐射量为全年112~136千卡/平方厘米。山前平原温暖适中的气候特点,进化出了北京油鸡“三毛”(凤头、胡须和毛腿)和肌间多油的品质特征,能够适应北京地区冬季较为寒冷的气候。
水文情况
北京市属海河流域,是300万年前由永定河和潮白河冲积形成的倾斜平原;从东到西分布有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和大清河5大水系,官厅水库和密云水库是市区地表水的两大水源。水质清洁,山前浅层的地表水滋养北京油鸡的生长。
历史渊源
北京油鸡又被称为中华宫廷黄鸡,原产地北京地区,有史料记载的养殖史已有300多年。
北京油鸡原产于北京市近郊的安定门和德胜门外一带,以朝阳区所属的大屯乡和洼里乡最集中,邻近的海淀区、清河等地也有分布。北京是元、明、清等王朝的首都,对禽产品有特殊的需求,经长期的选择和培育,形成了这一外貌独特的地方品种。
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曾以北京油鸡为母本,开展了杂交育种的研究工作。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相继从民间搜集北京油鸡的种鸡,从而使这一品种得以保存。
1995年,北京市畜牧研究单位在北京油鸡品种内建立了快羽和慢羽品系。
生产情况
2019年,北京市存栏北京油鸡53.6万只,其中种鸡存栏27.3万只,北京地域范围内商品代北京油鸡存栏26.3万只,年出栏商品代油鸡131万只,年产蛋量4070吨。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北京油鸡地域保护范围为:北京市所辖昌平区的马池口镇;大兴区的榆垡镇;房山区的燕山街道、琉璃河镇、青龙湖镇、城关镇、石楼镇、窦店镇、周口店镇、长沟镇、大石窝镇;怀柔区的渤海镇、九渡河镇、怀北镇、桥梓镇、庙城镇、琉璃庙镇、汤河口镇;门头沟区的清水镇;密云区的穆家峪镇、河南寨镇、高岭镇、西田各庄镇、北庄镇;通州区的马驹桥镇;顺义区的张镇;延庆区的刘斌堡乡镇,共计9个区27个镇(街道)。地理坐标范围为东经115°42′~117°24′,北纬39°24′~41°36′。
质量技术要求
北京油鸡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编号:AGI2020-01-2781。
1、产地选择与要求
产地选址应参照国家相关规定,避开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地区。产地环境应符合以下要求:国家标准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农业部标准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2、品种
饲养的北京油鸡应从具备“种畜禽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合格证”的种鸡场引进,符合北京油鸡品种特征、品质良好的健康鸡群,标准参照北京市标准DB11/T404《北京油鸡》执行。
3、生产控制
3.1、投入品
饲料应符合国家标准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添加剂、兽药等其他投入品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3.2、饲养管理
按用途区分肉用北京油鸡和蛋用北京油鸡。饲养过程中要做好各项生产记录:存栏、死淘、耗料、饮水、产蛋率、破蛋率、舍温等情况。因北京油鸡羽毛厚、体型肥,夏季应加强防暑降温工作。
3.2.1、肉用鸡饲养
肉用北京油鸡划分为三个饲养阶段:育雏期(0~6周)、生长前期(7~11周)、生长后期(12周~出栏上市)。公鸡出栏日龄在100天以上,体重大于1.6千克,母鸡饲养120天以上,体重大于1.4千克。饲喂、光照、饲养密度及管理参照《北京油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DB11/T1378)执行。
3.2.2、蛋用鸡饲养
蛋用北京油鸡划分为三个饲养阶段:育雏期(0~6周)、育成期(7~18周)、产蛋期(19周~淘汰)。饲喂、光照、饲养密度及管理参照北京市标准DB11/T1378《北京油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执行。
3.3、冠羽修剪
北京油鸡的冠羽较长,因此当生长过程中冠羽过长影响到采食或饮水时,应对冠羽进行修剪。
4、产后处理
肉用北京油鸡出栏日龄在100~120天,公鸡体重达到1.6千克以上,母鸡体重达到1.4千克以上。产后处理参照国家标准GB16869《鲜、冻禽产品》执行。蛋用北京油鸡所产鸡蛋应及时收集,存放在0~25℃的专用储藏室。
北京油鸡的养殖,要求生产、销售严格执行北京市标准DB11/T404《北京油鸡》、DB11/T1378《北京油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国家标准GB16869《鲜、冻禽产品》、GB16548《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国家、地方标准。
专用标志使用
北京油鸡生产地域范围内的北京油鸡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者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北京市畜牧总站”提出申请,经产品检测和现场认定后,签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按照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即北京油鸡字样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形式)。标识印刷须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设计使用规范手册》要求,任何人不得冒用。
专用标志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实行公共标识与地域产品名称相结合的标注制度。专用标志的使用具体依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规范》执行:
1、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持有人“北京市畜牧总站”申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①生产经营的农产品产自登记确定的地域范围;
②已取得登记农产品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
③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技术规范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④具有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开发经营能力。
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登记证书持有人签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明确使用的数量、范围及相关的责任义务。
2、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享有以下权利
①可以在产品及其包装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等);
②可以使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展示及展销。
3、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①自觉接受登记证书持有人的监督检查;
②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和信誉;
③正确规范地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4、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质量控制追溯体系。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和标志使用人,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负责。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和登记证书。
6、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社会监督。
历史文化
二百多年前,北京大屯、洼里两地还是一片秀水良田,也是最早的“北京油鸡”饲养地。
清代爱新觉罗·弘历经过洼里小清河,见到农田肥鸡,赞道“洼子稻禾香,天下第一鸡”。
晚清时,李鸿章曾将此鸡贡奉宫廷。
新中国成立时,“北京油鸡”还曾登上“开国第一宴” 。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9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4-01-30
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信息查询系统.北京油鸡.2024-01-30
继北京鸭之后 北京油鸡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 综合 - 新京报网.新京报.2020-08-06
关于公布《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