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枣阳市师范高级中学

枣阳市师范高级中学

枣阳市高级中学前身为原枣阳师范学校,创建于1948年,1999年开始由中师向普通高中转轨始命名为枣阳师苑高中,2004年被襄阳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评定为“襄樊市普通高中示范学校”。

办学规模

学校建筑面积41850平方米,建有高标准的教学楼、科技实验楼、艺术楼、大会堂、学生餐厅,拥有微机室、多媒体教室,按标准配备的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藏书2.7万余册,各类期刊200多种,教学设备近300万。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188人,专任教师163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32人,一级教师59人,具有研究生相当学历17人,本科毕业生165人,在校学生50个教学班,3500余人。

办学理念

长期以来,学校以“让每个人都得到关爱和尊重,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进步和发展”为办学理念,始终围绕“教学高质量,办学高效益,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师生言行美,学校环境靓”的办学目标,科学规划,精心管理。

一是创新了办学机制,明确了培养目标。中师转轨办高中,由培养中小学师资为主转到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的国民教育为主,挖掘师范学校52年历史的深厚文化底蕴,拓展其优质教学资源,释放其积淀的品牌效应,寓教化于潜移默化之中。从我市其他高中引进了一批拔尖教师,并发挥了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教学管理上引进了高考竞争机制,使所有教师从中师的模式中彻底转换到高考竞争的轨道上来。

二是加强学科建设,铸造“名师工程”。学校聘请知名教授来校讲授课程,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学校还投资了200多万元,建立了教学实用性很强校园局域网,开办了多期多媒体技术培训班,同时与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联合建立了空中学校,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人在家中坐,资源网上来”。通过校本教研活动来培训提高教师,针对本校学生实际编撰了我自己的教学教研资料,既减轻了学生负担,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2001年来,学校涌现出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方帮顺、李芬、陈刚明、高海英、高怀玉等五位教师,这在襄阳市高中是绝无仅有的。

三是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根据高中办学特点,实行了分年级管理和封闭管理,完善管理制度,狠抓常规落实。同时,学校在枣阳市成立了第一家以“传播心理知识,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的心理咨询室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活动。

四是加强后勤管理,优化育人环境。对学生食堂饭菜提出了“降价不降质”的硬性规定,对困难学生学费及生活费实行“奖”、“免”、“补”的措施,使困难学生体会到党和学校的温暖。困难学生翟旦、马旦、张燕、李慧娟等同学还分别考上了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名牌大学。学校还投入了100多万元,对校园环境进行了美化、净化、亮化。

“今天送我一个学生,明天还你一个栋梁”。在新的学年里,枣阳市高中将以开拓进取的姿态和更加务实的精神,向着新的目标--“省级示范高中”--昂首前进,以报答枣阳人民对学校的一贯支持和热切期望。

获得荣誉

学校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实行封闭管理,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先后被评为省、襄阳市、枣阳市三级“安全文明校园”、“全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襄樊市最佳文明单位”、“襄樊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襄樊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枣阳市十星级文明卫生单位”、“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底学校被襄樊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评定为“襄樊市示范性高中”。

学校积58年科学规范管理之经验,形成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办学观念新,思路广、方法活、效果好。学校高考连续四年位于襄阳市同类学校前茅,学校也因为业绩突出而被授予“枣阳市教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襄樊市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高考优秀考点”、“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襄樊市示范高中”、“首批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首批省绿色学校”等多种荣誉称号。

办学历史

枣阳市高级中学创建于1948年,1999年开始由中师向普通高中转轨,2004年被襄樊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评定为“普通高中示范学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