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张宪义

张宪义

张宪义,1945年出生于海口市,毕业于台北陆军理工学院、美国田纳西大学,台湾核能研究所原副所长、美国CIA间谍。

20世纪60年代,张宪义毕业后被选入中山科学院筹备处,开始参与台湾岛内各项核研究课题及核武研发。1968年,张宪义成为台湾核武研发“桃园计划”的参与者之一。1969年,张宪义开始与美国搭上线,被选派到美国田纳西大学攻读核子工程。1976年,张宪义进入“中山科学研究院”核研所工作。1982年起,张宪义开始与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接触。1984年,张宪义升任核研所上校副所长,在赴美访问期间被正式吸纳为中情局线人。之后,张宪义被美国说服参与阻止台湾拥有核武器。

1988年1月12日,张宪义叛逃美国,将诸多台湾核武研发机密资料转交美国政府,并参加秘密听证会指证台湾核武已接近完成阶段,使台当局核武计划完全破产,台湾核能反应堆设施随即被美方拆毁,大量仪器和重要数据被带走。此后,张宪义被台湾军方列为逃犯,并持续被CIA保护。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方认定张宪义身上的威胁已解除,张宪义后在美国爱达荷国家实验室继续从事核能和平用途,并于2013年退休。2016年,张宪义在美国接受台湾“中研院”副研究员陈仪深的访问,访问记录后集结成书,书中爆料称,台湾曾经计划以IDF战斗机搭载核弹对大陆进行自杀式攻击。

张宪义作为台湾核能研究所原副所长,其叛逃美国的举动让台湾深受打击,在两岸军力平衡、政治等方面产生较大影响,张宪义本人也因此获得褒贬不一的评价,他被台湾当局斥为叛徒、汉奸,但其自承并不后悔,“不想在台湾海峡两边的中国人自相残杀”。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45年,张宪义出生于海口市,后跟随父母前往台湾省。20世纪60年代起,张宪义开始参与台湾岛内的各项核研究课题。1963年至1967年,张宪义就读于台北陆军理工学院(后改名中正理工学院)物理系,毕业后任职中山科学院筹备处,参与核武研发。1964年起,台湾曾秘密启动培养核弹人才,研发核武器的“新竹计划”,1968年又开启了以重水反应堆生产武器级235的“桃园计划”,张宪义是该计划参与者之一。1969年,张宪义开始与美国搭上线,后于1972至1976年间前往美国田纳西大学核工系攻读博士。

为美服务

1976年,张宪义从美国田纳西大学核工系毕业,回到中国台湾进入“中山科学研究院”核研所工作。1979年12月,美国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到核研所访问时,张宪义曾当面询问“氢弹在爆炸过程中有没有不为人知的稳定程序?”当时泰勒惊讶地回答说“就算有也不能讲”,张宪义可能就此进入了美国的核关注名单内。1982年起,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开始与张宪义接触。

经过两年的观察后,升任核研所上校副所长的张宪义于1984年在赴美访问期间被正式吸纳为中情局的线人。当时,中情局安排张宪义去了一家饭店,并在客房内对其进行了机器测谎。通过测谎后,中情局在台湾设立专门的行动小组与其配合。之后,张宪义与中情局在台湾的特工每隔两三个月在士林夜市悄悄接头,传递台湾当局开发核弹的相关情报,如重要采购项目、中科院与军政高层会议内容等。1986年,苏联发生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张宪义开始怀疑台湾到底应不应该拥有核武,后被美国说服,认为阻止台湾拥有核武器“对和平有利,符合大陆和台湾的利益。”

叛逃美国

1987年11月,张宪义主动要求赴美谈判更换核燃料的事宜。1988年1月,美国以一家在美注册公司的名义,给张宪义正式的签证及新的护照。当时,张宪义对妻子宣称,有一美国公司要聘其到美国,需要全家移民。因此,张宪义让妻子洪美凤和三个孩子到日本度假,确保他们的安全,自己则使用中情局提供的假护照飞到美国。在家人离台后,张宪义于1988年1月9日以美国公司职员身份,从高雄小港机场出关,经香港特别行政区转飞西雅图。与家人在美国汇合后,张宪义一家人住进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由CIA保护的安全屋内。

1988年1月12日,张宪义在中央情报局协助下叛逃美国,将诸多台湾核武研发机密资料转交美国政府,并参加秘密听证会指证台湾核武已接近完成阶段。三天后,美方会同国际原子能总署突击检查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核研所,拆卸台湾核能反应堆设施及带走大量仪器设备,把重水核反应堆改为只能用于试验的轻水核反应堆,并将中山研究院的重要数据带走,还规定以后每年到核能研究所来检查三次,使台当局核武计划完全破产。赴美后,张宪义一直坚持自己是出于“两岸和平”“台湾安全”的立场才向美方泄露台湾核弹研发情报,坚持所谓“有能力,但绝不制造核子武器”的原则。1988年7月2日,台军“参谋总长”郝柏村在中正理工学院毕业典礼演讲上,公然指责张宪义“出卖国家”。台湾1998年出版的《教战记》中也称张宪义是外国间谍和汉奸。台“国防部”则以“军中逃亡”罪对张宪义发布通缉,追诉权时效为12年半。

解除威胁

此后,张宪义被台湾军方列为逃犯,而CIA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张宪义进行保护,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方才认定威胁已经解除。期间,张宪义透过多方关系试图对台喊话解除台“国防部”以“军中逃亡”罪发布的通缉令。之后,张宪义在美国爱达荷国家实验室继续从事核能和平用途。1998年,蒋经国去世十周年前夕,张宪义曾写信传真台北市联合报》表示,台湾停止研发核武,乃是美台双赢的结果。2000年,张宪义两度致信台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呼吁台湾继续发展核能,并讨论“决战境外”的战略方向。同年,张宪义的逮捕令失效。2013年,张宪义正式退休。2016年,张宪义在美国接受台湾“中研院”副研究员陈仪深的访问,访问记录由远足文化公司出版成书,书中爆料称,台湾曾经计划模仿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神风特攻”方式,以IDF战斗机搭载核弹对大陆进行自杀式攻击。

个人生活

张宪义的妻子名为洪美凤(贝蒂·张),二人育有3个孩子。叛逃美国前,洪美凤对张宪义的间谍身份全然不知,只知道张宪义有可能接受一份在美国的工作,直至收到张宪义写的信后,洪美凤才知道张宪义是中情局间谍并且叛离台湾。

书籍作品

人物评价

张宪义事件是台湾建军史上的一件特大号事件,其影响不仅在国防上和两岸军力平衡上,更在于政治上和心理上。张宪义一个人废掉了台湾的武功,使台湾严重内伤。(中国时报 评)

张宪义叛逃美国的举动让台湾深受打击,甚至台美关系也一度面临恶化。(环球网 评)

一些人对张宪义赞誉有加,指他阻止了一场潜在的核战,一些人则认为张宪义令台湾失去自卫与自保必需的武器。(参考消息 评)

张宪义出卖“国家”的行动,非常不智与非常不值得。(张宪义上司郝柏村 评)

不论政治观如何,(张宪义)叛逃是不能接受的,这并不是可以原谅的事情。(民进党“立委”王定宇 评)

张宪义事件阻止台湾发展核武,可说是裁军史上最精彩的杰作。(《纽约时报》记者提姆.韦纳 评)

相关事件

1988年,张宪义叛逃后,令台湾核武发展曝光,美国随后派人来处理,过程中发生意外。因燃料棒年久劣化,其中的金属铀跟水气产生氢气,引发气爆,放射性物质释出随排水沟流到核研所下方土地。污染区块已规划成环境试验区,挂上公有地勿入告示。土地约2.3公顷,有栅栏围住,已挖除污染土地2米深,并覆盖新土。截至2014年,污染值在合理范围,但用来冲洗遭辐射污染土地的大量辐射水流入大汉溪,可能流到板新集水区,让新北市民喝下肚。

参考资料

台湾曾距拥有核弹一步之遥 计划用战机携带攻击大陆.环球网.2024-04-16

台湾核武迷雾主角张宪义:“叛徒”还是“英雄”?.观察者.2024-04-16

核弹!间谍?CIA.豆瓣读书.2024-04-16

台核武专家叛逃内幕:被CIA招募助美扼杀台核武项目.新华网.2024-04-16

张宪义:不愿看到两岸自相残杀.参考消息网.2024-04-16

沙青青|海峡对岸的冷战往事.澎湃新闻.2024-04-16

纽时记者:张宪义卧底20年 中情局废台核武武功.中时电子报.2024-04-16

台前军官:台曾计划用战机带核弹自杀式炸大陆.观察者网.2024-04-16

台媒曝台湾曾秘密研制核武 引发6次氢爆意外(图).中国新闻网.202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