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垃圾分类的目的在于建立资源循环型的社会。不仅可以把有用的资源最大限度地从垃圾中分离回收再利用,变废为宝,同时可以减少土地资源消耗和焚烧垃圾所消耗的能源,以及填埋和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而且可以降低垃圾处理成本,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世界各国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主要措施是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废旧物品的再利用、垃圾的热利用和最终无害化处理处置,在一些发达国家,城市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工作做得相当好。
2019年12月20日,“垃圾分类”入选“2019年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
产生原因
1、城市窘境生活垃圾亟待回收减量
国际银行发布报告,2016年全球垃圾大约为20亿吨,推测伴随城市化进程继续和人口数量增加,到2050年全球垃圾将暴增70%,将增至34亿吨。
据统计,中国每年产生的垃圾总量的有10亿吨,并还在以每年5-8%的速度增长。中国目前有三分之二的城市面临“垃圾围城”的窘境,而垃圾分类可使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减少三分之二。
2、混合收集环境污染加剧弊端重重
全球现在三分之一的垃圾没有经过处理、直接倾倒,中国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有填埋、焚烧和堆肥。垃圾分类最好按照垃圾的不同处理要求进行分类。所以可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利用垃圾、可焚烧垃圾、可堆肥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危险填埋场处理)、其他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理)。
3、分类处理资源得以有效利用
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能提高资源化利用程度。在垃圾成分中,其中的金属、纸类、塑料、玻璃等是可直接回收利用的资源,回收利用率高,较之开发自然资源有看处理简单、成本低廉、污染小的优势。
分类政策
1、分而用之:分类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废弃物分流处理,利用现有生产制造能力,回收利用回收品,包括物质利用和能量利用,填埋处置暂时无法利用的无用垃圾。
2、自觉自治:社区和居民,包括企事业单位,逐步养成“减量、循环、自觉、自治”的行为规范,创新垃圾分类处理模式,成为垃圾减量、分类、回收和利用的主力军。
3、减排补贴,超排惩罚:制定单位和居民垃圾排放量标准,低于这一排放量标准的给予补贴;超过这一排放量标准的则予以惩罚。减排越多补贴越多,超排越多惩罚越重,以此提高单位和居民实行源头减量和排放控制的积极性。
4、捆绑服务,注重绩效:在居民还没有自愿和自觉行动而居(村)委和政府的资源又不足时,推动分类排放需要物业管理公司和其他企业介入。但是,仅仅承接分类排放难以获利,企业不可能介入,而推行捆绑服务就能要解决这个问题。将推动分类排放服务与垃圾收运、干湿垃圾处理业务捆绑,可促进垃圾分类资本化,保障企业合理盈利。
分类意义
1、思想革命
实行垃圾分类实际上是一场思想革命与观念转变。由于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产生了大面积堆放的“垃圾山”“垃圾海”。它们难以处理而且会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甚至危及人们的健康与安全。但是民众对垃圾分类认识还不到位,要真正实行好垃圾分类,难度很大,是一次思想革命和观念转变。
2、节省土地资源
丢弃的垃圾越多,侵占的土地也越多。实行垃圾分类,去掉可以回收利用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
3、减少污染
当随手丢弃的垃圾露天堆放时,垃圾中的有机化合物被微生物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甲烷等气体,产生恶臭和刺鼻气味,垃圾中的塑料膜、纸屑、粉尘和细小颗粒物会随风飘扬,污染大气。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危害。
4、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一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一吨很好的铝块,可少采20吨铝矿。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应珍惜这个小本大利的资源。大家也可以利用易拉罐制作笔盒,既环保,又节约资源。而且,垃圾中的其他物质也能转化为资源。如果能充分挖掘回收生活垃圾中蕴含的资源潜力,仅北京每年就可获得11亿元的经济效益。可见,消费环节产生的垃圾如果及时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最好途径。
垃圾种类
可回收垃圾
定义:
可回收物(再生资源)是指回收后经过再加工可以成为生产原料或者经过整理可以再利用的物品,主要包括废纸类、塑料类、玻璃类、金属类、电子废弃物类、织物类等。
主要种类:
废纸类——报纸、纸箱板、图书、杂志、各种本册、其它干净纸张、各类利乐包装牛奶袋、饮料盒(需冲洗晾干)。
塑料类——各种塑料饮料瓶、塑料油桶、塑料盆(盒)。
玻璃类——玻璃瓶、平板玻璃、镜子。
金属类——铝质易拉罐,各类金属厨具、餐具、用具,其它民用金属制品。
电子废弃物类——各类家用电器产品。
织物类——桌布、衣服、书包等。
其它垃圾
定义:
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通常根据垃圾特性采取焚烧或者填埋的方式处理。
主要包括:
使用过的卫生纸、复写纸、传真纸、照片、离心纸、蜡纸、转印纸、塑料光面废纸、妇女用卫生巾、婴儿纸尿布、餐巾纸、烟蒂、陶瓷制品、衣服、鞋类、石棉瓦、白板、木质玩具、雨鞋、木质家具、橡胶制品、轮胎等。
厨余垃圾
定义:
狭义的厨余垃圾是有机垃圾的一种,分为熟厨余垃圾(剩菜、剩饭、菜叶)以及生厨余垃圾(果皮、蛋壳、茶渣、骨、贝壳),广义的厨余垃圾是指家庭生活饮食中所需用的来源生料及成品(熟食)或残留物,还包括用过的筷子,食品的包装材料等。
有害垃圾
定义:
有毒有害垃圾是指存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主要包括:
废药品、废杀虫剂、废消毒剂、废油漆、废溶剂、废矿物油、废化妆品、废胶片、废相纸、废荧光灯管、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充电电池、废扣子电池、碱性电池、锂电池、镍镉电池等。
主要问题
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淡薄
中国目前的垃圾回收方法主要是垃圾集中回收,由居民将生活垃圾收集后丢弃至公共垃圾桶。政府部门并没有强制的垃圾分类要求,致使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识不够强。即使社区有各类宣传方式,但居民对垃圾分类了解得还不够深入。
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政府每年用于建设垃圾分类设施、支付垃圾收运服务、开展宣传培训等实施垃圾分类政策的费用已高达3亿~4亿元,尽管不少市民表现出垃圾分类的意愿,但实际上由于大部分居民不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及对垃圾分类带来的环境福利直观感受不深刻,实际参与度并不高。
垃圾分类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
目前,中国垃圾终端处理方式普遍是填埋和焚烧。这两种方法都是将任何成分的垃圾混合处理,没有做到分类处理。很多居民区门前仍然只有一个垃圾桶。另外,很多城市是从各处收集完的垃圾倒在中转站,没有任何分类回收措施,直接用转运车运走。
法律政策体系需健全
中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法律体系尚不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都提到了对城市生活垃圾应该逐步做到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这是原则性规定。但当前很多城市通常把垃圾分类投放视为一种公益行为,以鼓励为主,对垃圾分类没有设置基本的底线,法律缺位,缺乏相应的惩罚措施和约束机制。
垃圾分类缺乏统一规定,地区差异较明显
一是垃圾分类标准尚未统一。垃圾分类因地制宜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模式。上海市分为可回收垃圾、干垃圾、湿垃圾和有害垃圾四类,北京市分为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四类。典型地区的分类标准存在显著差异,不利于城市间流动人群精准地落实各地标准,影响国家垃圾分类工作的整体推行。
二是垃圾桶设置各地不一致。在实施中,即使属于一个城市,有的区域撤桶,有的区域不撤桶;有的区段摆一个桶,有的区段摆两个桶,有的区段摆四个桶,甚至农村和城市的垃圾桶摆放一个样。这些设置五花八门,缺乏科学性、有效性和人性化的考虑。
三是分类投放要求不太合理。北京市2020年5月1日实施垃圾分类至今,52.33%的居民反映所住小区要求厨余垃圾破袋,遇到弄脏手、闻臭味等麻烦。33%的受访者认为小区内垃圾桶撤桶并站、要求按时按点投放垃圾而其余时间将垃圾桶上锁的设计不合理,给上班族带来了不便,影响垃圾分类的热情。
解决方法
让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提高居民分类投放准确性
上海市相关部门又编制并投放了“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一些方便市民查询垃圾分类信息的小程序也纷纷上线。此外,上海市小区的分类投放点都安排居委会工作人员开袋检查、现场指导。
完善配套设施
首先要在小区分类设置垃圾桶,以便于垃圾分类投放。数量上也要能满足需要,并且设置的容量能满足及时回收和运输速度的需求。垃圾桶设置的距离也应合理便利,便于居民投放。此外,可以根据垃圾的不同类别,设立一些自动分拣和回收装置,极大改善因垃圾分类问题导致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下降问题。
垃圾分类不再是口号,多地立法推进落地
上海市、北京市、杭州市、成都市、重庆市、厦门市、合肥市、广东省等均进行了地方立法,一些重点城市在城区范围已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为推进垃圾分类真正落地,不少地方都规定,违反垃圾强制分类规范的各类主体将面临包括罚款在内的多种处罚。重庆市、杭州市都规定,未分类投放生活垃圾且逾期未改的,对单位和个人处以不同额度的罚款。
统一标准,规范各方行为,整体提升垃圾分类的水平
一是逐步统一垃圾分类的标准。在工作初期,分类标准宜简便易行,既方便居民,也利于社区和政府监督,整体提升守法水平。随着社区居民意识的整体提高和垃圾分类工作的深人推进,再在全国统一开展精细的分类管理。在实施初期适当减少投放点,不宜大规模撤桶,在居民初步形成垃圾分类习惯后再增设投放点;建立以定时定点投放为主、以指定点全天候投放为辅的机制;不得要求居民破袋投放厨余垃圾等。
二是针对城乡实际规定有效的工作方法和要求。制定城乡垃圾分类标准和要求时,建议充分考虑城乡差别、城乡面积比例和城乡居民比例,体现农村垃圾结构和垃圾分类处置的特殊性。
操作流程
市民在家中或单位等地产生垃圾时,应将垃圾按本地区的要求做到分类贮存或投放,并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垃圾收集:收集垃圾时,应做到密闭收集,分类收集,防止二次污染环境,收集后应及时清理作业现场,清洁收集容器和分类垃圾桶。非垃圾压缩车直接收集的方式,应在垃圾收集容器中内置垃圾袋,通过保洁员密闭收集。
2、投放前:纸类应尽量叠放整齐,避免揉团;瓶罐类物品应尽可能将容器内产品用尽后,清理干净后投放;厨余垃圾应做到袋装、密闭投放。
3、投放时:应按垃圾分类标志的提示,分别投放到指定的地点和容器中。玻璃类物品应小心轻放,以免破损。
4、投放后:应注意盖好垃圾桶上盖,以免垃圾污染周围环境,蚊蝇滋生。
垃圾分类概况
国外垃圾分类情况
日本的垃圾分类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①分类精细,回收及时。最大分类有可燃物、不可燃物、资源类、粗大类、有害类,这几类再细分为若干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又可分为孙项目,以此类推。有的社区摆放着一排分类垃圾箱,有的没有垃圾箱而是规定在每周特定时间把特定垃圾袋放在特定地点,由专人及时拉走。
②管理到位,措施得当。外国人到日本后,要到居住地政府进行登记,这时往往就会领到当地有关扔垃圾的规定。每个垃圾箱上用日文、英文、中文和韩文分别写着:纸杯、可燃物、塑料类。
③人人自觉,认真细致。日本的儿童从小就从家长和学校那里受到正确处理垃圾的教育。如果不按规定扔垃圾,就可能受到政府人员的教导和周围舆论的压力。
④废物利用,节能环保。分类垃圾被专人回收后,送到相应的工厂再次加工利用。
初到日本的外国人,都会为其垃圾分类所折服。主要体现在日本政府和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上,日本政府关于垃圾分类的制度建设上,每个日本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真细致精神和环保节能意识上。
美国
在美国,垃圾分类逐渐深入居民的生活,走在大街上,各式各样色彩缤纷的分类垃圾桶随处可见。政府为垃圾分类提供了各种便利的条件,居民垃圾分类也表示了极大的支持。
在澳大利亚,一般人家的院子里,都会有三个深绿色垃圾桶,用来放不同的垃圾。市政部门每年都会向各家邮寄相关宣传资料,让孩子们早早地学会如何给垃圾分类。
在英国,一般来说,每家都有三个垃圾箱:一个黑色用来装普通生活垃圾;一个绿色用来装花园及厨房垃圾;一个黑色小箱子用来装玻璃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政府每周会安排三辆不同的垃圾车将其运走。
其他国家
在巴西,许多社区都实行垃圾分类。在菲律宾,村民自发组织起来为清洁自己的生活环境而努力,垃圾分类是这个运动中的主要内容。不管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垃圾分类都在成为潮流。
国内垃圾分类情况
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全国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启动,成效初显,46个重点城市先行先试,推进垃圾分类取得积极进展。
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几年来,垃圾分类在全国大多数城市已经普遍开展起来,取得了预期效果,有的靠近城市周边区域的农村,也已经试行垃圾分类,这是一种文明的体现,是一种国家生态发展的需要,是造福普通老百姓的新时尚。
各地实践
北京
上海
广东
深圳
标准规范
1、GB/T 19095-2019《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发布日期2019-10-18,实施日期2019-12-01,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分类标志类别构成、大类用图形符号、大类标志的设计、小类用图形符号、小类标志的设计以及生活垃圾分类标志的设置。适用于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工作。
2、DB4201/T 675-2023《生活垃圾分类作业规程》,发布日期2023-06-09,实施日期2023-07-09,本文件规定了生活垃圾分类的作业要求,适用于武汉市行政区域内的生活垃圾(含大件垃圾和装修垃圾)。
3、DB3305/T 265-2023《生活垃圾分类智能设施配置及 管理规范》,发布日期2023-05-19,实施日期2023-05-20,规定了生活垃圾分类智能设施总则、配置要求、数据接入要求、运维管理、标识、评价与改进等的内容。
未来趋势
2021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到2025年底,全国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能力达到70万吨/日左右,基本满足地级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理需求。
截至2022年底,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平均覆盖率达到82.5%,我国将力争在2023年年底前使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0%以上,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全覆盖。
参考资料
垃圾分类 | 什么是垃圾分类?为什么要实施垃圾分类?.今日头条.2023-12-07
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科普小知识.今日头条.2023-12-07
汉语盘点年度字词出炉:稳,我和我的祖国当选年度国内字词.www.thepaper.cn.2019-12-21
垃圾分类产生原因.江门市人民政府.2023-12-05
垃圾分类政策解读.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2023-12-05
垃圾分类“分”出绿色新生活.广西科技大学.2023-12-05
立法、具体指导、基层考核——让垃圾分类真正落地.中国政府网.2023-12-05
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九江市生态环境局.2023-12-05
垃圾分类30城市动真格,有些城市生活垃圾并不分四种,快了解下.搜狐.2023-12-10
20年前,北京首试生活垃圾分类.腾讯网.2023-12-06
北京:垃圾分类将纳入市级综合考评.光明网.2023-12-07
403 Forbidden.新华网.2023-12-07
昌平区全民垃圾分类参与率达90% 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体系基本建成.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2023-12-07
学四史 促发展:上海生活垃圾管理的“老腔调”与“新时尚”.上海市林业局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2023-12-07
广州垃圾分类:十年探路再出发.金羊网.2023-12-07
后撤桶时代灵魂拷问:你是垃圾分类学霸吗?.南方网.2023-12-07
广州“垃圾分类”成为撬动城市管理出新出彩支点.中国建设报.2023-12-07
深圳每天产生24600吨生活垃圾 多措并举化解处理压力.手机新浪网.2023-12-07
深圳垃圾分类激励办法将实施 绿色小区最高可奖30万元.中国新闻网.2023-12-07
2020年9月1日起深圳将强制垃圾分类.深圳本地宝.2023-12-07
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23-12-06
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23-12-06
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23-12-06
403 Forbidden.中国政府网.2023-12-05
我国将于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中国政府网.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