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慢食

慢食

《慢食》「慢」在这里不是用来形容吃饭这个动作,而是接近prendre ton temps 的意思。花时间吃饭、一个厨师在快炒慢炖时对火候的掌握、腌渍一罐果酱黄瓜所需要的时间、一个侍者长年累积值得尊重的专业经验、一支米酒到巅峰该有的岁月光阴、把一个工作做出品质做出感情来应有的思索努力……

慢。食。在这里是指将时间的价值在美食的领域里呈现出来。

法国人在用餐前必向同桌人说:bon appetit(祝你胃口大开),我们中国人都说:请慢用。仔细想想,「慢用」两字更有深意,只有美好的东西才值得我们花时间,慢慢享受。

所谓「慢食」,并不只是「反速食」,它更在意的是在大量生产模式下全球口味的一致化,传统食材及菜肴的消失,以及速食式的生活价值观。主张慢食的人认为:慢慢地进食,认认真真、全心全意、花时间和各种官能感知去慢慢地享受一顿美食,学习并支持这顿美食背後的努力及传统。这对饮食文化所能带来的影响,是超乎想像的。

近几年美食之都的巴黎,除了慢食外,又多了一套饮食哲学──fooding,即food + feeling(食物加感情)。希望用餐者以感情、情绪去感受食物。感受每一道菜上桌时的香气,欣赏摆盘的色彩和美感,品吃进嘴里每一口味道的组合、搭配和转变。也许让你想起小时候妈妈的一道菜,也许唤回某一次被遗忘的旅行经验。同时,也反过来期望厨师以一种更带感情的手法来做菜(而不是制式化、机械化地执行食谱里的材料和步骤),在盘里留下个人的情绪和风格。

编辑推荐

台湾省金石堂排行榜,博客来网络书店年度百大畅销书。

◆2005年金石堂「年度十大最具影响力的书」!

◆2005年博客来「年度百大」网友推荐!

◆知名美食作家 叶怡兰专文推荐!

◆知名葡萄酒作家 林裕森专文推荐!

◆本书为果实出版的《慢食》改版书!

慢食三年,从不一样的角度看台湾的喫!

图书目录

1 花时间吃饭

花时间吃饭

美味的纯度

用鼻子吃饭——古堡里的泡面和品酒会里的香水

我们可以一起share吗?——关于分食与混食

肉松与牛排——品尝美食的主观和偏见

狗肉、牛肉、猪肉、兔肉、蜗牛和青蛙——吃的文化差异和霸权

美食主义,新年快乐!

2 理想的餐厅

创意的极限——法国叛客厨师集团

师傅,你叫什么名字?

附录:问厨师,“米”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三星名厨Bernard Loiseau之死

服务的价值

服务的消失

迷信米其林

理想的餐厅

3 台湾人的品味

虚拟的味觉

台湾人的品味

料理的主体性

彰化肉圆A.O.C.

裹小脚料理——调味料烹与三杯鸡

美食的表面工夫

4 料理的无国界主义

无国界与无厘头——所谓fusion

创新的复古巧克力——还原四百年的巧克力

后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