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粉墨生涯六十年

粉墨生涯六十年

《粉墨生涯六十年》是赵荣琛所著,由当代中国出版社于2006年10月1日出版的图书,原名为《宦门之后梨园游》。

图书信息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10月1日)

平装: 304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801705130

条形码: 9787801705136

尺寸: 22.8 x 15.4 x 2 cm

重量: 522 g

作者简介

赵荣琛(1916-1996),安徽太湖县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出身世代簪缨的书香门第。上世纪30年代初,因酷爱京剧,醉心程砚秋的艺术,毅然弃学从艺,身入梨园。抗战期间,名噪四川省,并得以列身程砚秋门墙,“重庆市程砚秋”雅号。

赵荣琛的舞台艺术成就卓著,是程派艺术出色的传承者,享名国内外。晚年在大力课徒传艺的同时,潜心写作,总结自己的艺术经验,记述自己与众不同的艺术足迹,撰写发表了数十万字的文稿。

内容简介

《粉墨生涯六十年》内容简介:著名京剧大师赵荣琛回首粉墨生涯六十年亲历往事,批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史实逸事,再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诸多政要及文化名人的活动踪影,折射了中国社会变迁的痕迹。

目录

一 我的四代翰林之家

首代翰林——状元、天使/003

二代翰林及与曾国藩李鸿章的关系/009

三、四代翰林奋力治学/013

二 公子哥儿的童年生活

“翰林府”的“五相公”/017

上海市的京剧启蒙/021

三人名牌学府却与京剧结缘

举家北上/026

广看京剧如鱼得水/028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使我京剧入门/031

国剧研习社结拜六兄弟/034

四 出走山东省身入梨园

偶然报考,决定了一生命运/042

高水平的戏剧院校/045

我的学艺生活/050

关于韩复榘/057

在山东期间可记的几件事/059

五 艰苦涉进四川省

千里大逃亡/065

故里小停叉赴武汉市/069

西行入川重庆市扎营/072

奇缘天降立雪程门/074

六 程门立雪偿宿愿

同王泊生分手独闯成都市/08l

与政要、名流的往来和恒社义演/085

创办大风剧社得程师函授/089

“大风”之盛和为蒋介石演出/094

七 东行寻师求深造与梅、程二位同台

为寻师毅然离四川/101

初程师,湖社补行拜师礼/108

解我困难 厚赐行头/11l

随梅、程两大师义演/115

八 十三年后重返北平市

到北平烦事不断/133

青龙桥师徒夜话/137

古瑁轩中受益多/140

故都舞台得献艺/142

北平解放前的郁闷和排遣/147

新中国成立后首赴东北

杨宝森合作无缘/150

在东北开始创排新戏/153

“高登甲武装赵荣琛”/158

情况有变被迫离开东北/162

十 无奈返京,退而再树“大风”旗号

哑嗓子——祖师爷赏饭吃/169

“点灯笼”换成开窗户/171

南京市小驻足/173

十一 程砚秋师的生前死后

诀别杨宝森和恩师程砚秋/177

由“纪程”到筹建程派剧团/179

程派剧团响起了锣鼓/183

收徒授艺和中南海“传差”/187

程派剧团由盛而衰/191

十二 不堪回首话“文革”

心惊肉跳的“轻闲”/194

人受折磨家被抄/198

生死系于一念之间/200

暴虐中见到真性情/202

在“黑屋”中煎熬岁月/204

白公馆”事件前后/208

江青的“恨”与“怕”/212

重见天日后的劳动惩罚/216

诬蔑不实之词决不接受/220

十三 花甲之后传艺忙

三十年后手足重相见 得机缘两女送出国/223

花甲开外重登台 不意竞成“赵一出”/225

传艺教学著书立说 再次被迫离开舞台/230

赴关国巡回讲学 青山州欢度夏天/235

美国各地讲座忙 自制道具上课堂/238

承舆论学者奖掖 谢友人题诗赠画/242

纽约票社晤旧友 耶鲁大学会故交/244

初登宝岛得奇遇 首访香港特别行政区叙友情/248

把宝岛同胞深情遍告天下/254

师徒京津同台种种/256

南行赴沪录音录像忙/262

发起再次纪念恩师程砚秋/264

十四 最后的演出和授业

传道授业 责无旁贷/270

尽己之力向孩子献爱心/273

再次赴美发扬国粹/275

香港讲学偿宿愿 示范演出有内情/283

南北合演是非多 宵小拨弄反受气/287

山东省中止舞台生活 去西德探亲旅游散心/290

结束本文之前再饶舌/29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