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老天津的风俗

老天津的风俗

《老天津的风俗》是2010年01月01日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由国庆。本书主要介绍了老天津市的民俗风情。

内容简介

城市本身没有自觉的记忆。这种理性的记忆,实际上是人赋予它的。为此,自觉的记忆是现代人类的文明要求与文明行为,而破坏记忆则仍是滞留在一种原始的非理性的惯性中。

当然,记忆是有选择的。

这里说的记忆不是个人化的,不是为了满足个人某种怀旧情绪的。它是一个城市的记忆,群体的记忆。那就要从城市史和人类学角度来审视城市,从城市的历史命运与人文传衍的层面上进行筛选,把必须留下的记忆坚决守住。这样城市的保护就绝不是简简单单留下几个“风貌建筑”,摆摆样子而已,更不会随手把许多极其珍贵的记忆大片抹去。

对待一个城市的生命记忆,对待一代代先人的经历与创造,必须慎重,严格,精心。对待保留下来的记忆必须尊重它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目录

故里津门大都会人寿

天津卫三宗宝

西方人眼里的“天下第一码头”

妈祖崇拜与天津市人的性格

赤湾天后宫

娘娘宫里拴娃娃

万人空巷瞧皇会

屡修屡建的天后宫

天后宫庙会

天后宫的民俗商业

古幡杆身世之谜

清澈甘甜的泉井

北塘有个“娘娘驾”

天津人信奉的民间俗神

祈盼丰收拜“八蜡”

取水灭痘的“傻哥哥”

送子佑童的张仙爷

海货行供奉张邋遢

文昌帝君与文昌宫

王三奶奶的传说

吃尽穿绝天津卫

男人衣着讲“台面儿”

女人衣裙讲花色

孩子要穿百家衣

吃在天津卫

八大碗与四大扒

当当网吃海货不算不会过

细说锅贴与老虎爪儿

一品饽饽

津味药糖赛吆喝

丁少爷糖堆儿红遍城

西餐咖啡最时尚

茶香满津沽

津门茶行

甜水沏茶茉莉香

热热的茶浓浓的茶趣

市相茶馆曲艺茶园

品牌广告茶叶罐

美滋滋的小日子

俗雅话民居

搭凉棚换新瓦

男婚女嫁撒帐忙

天津市生育习俗

“红眼儿”与“白眼儿”

礼尚往来送银盾

天津人的“面儿”

从坐摆渡到追电车

电灯百年照天津

民生大戏天津年

背包袱卖画与唱喜送财神

天津风俗

天津风俗。嫁娶:

(1)天津市城区里的人结婚在下午,下午2点左右接新娘,4点30分典礼,5点开席。但距离几十公里的天津郊区就是上午结婚。

(2)天津结婚男方家门前贴双喜(),女方家门前贴单喜。

(3)天津结婚女方送亲队伍不能有姨,男方迎亲队伍中不能有姑。所谓姨不送,姑不接。

(4)天津市结婚送亲女人头上必插戴红喜字。

(5)天津结婚女方中午要在家里请亲友们吃“四碟捞面”,也叫喜面,其实就是打卤面。意味着长长久久。所谓四碟菜码(拌面用的菜)就是糖醋面筋一盘,清炒虾仁一盘,炒鸡蛋一盘,菠菜丝和胡萝卜丝豆芽菜等蔬菜丝拼成的一盘。

天津风俗_.生日:

(1)天津人过生日都是过虚岁,还有句话说生日赶前不赶后,意思是只有提前过生日,不能后补生日。

(2)生日当天要请大家吃长寿面,生日前一天要吃饺子,这叫“催生”

(3)在天津市66岁生日算是个大日子,“六十六大寿、得吃姑娘的一刀肉”,女儿要买肉,剁66刀坐门口吃,来祈福父母健康。

天津风俗_.正月过年

(1)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

(2)正月十五为外甥祈福,舅舅送灯。“讲究送‘鸭子’形的灯,取其谐音‘押子’之意,为外甥祈福。也有预祝外甥长命百岁之意。”至今此俗不衰,而且灯的种类日趋繁多,金鱼灯、灯等取富裕有余和吉利的寓意。

(3)正月十六,走百病。这一天媳妇们要回娘家,可以消灾祛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