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戌
甲戌是癸亥,在六十甲子中顺序为第11个,前一位是癸酉,后一位是乙亥。天干地支就是把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而又不重复地一对一搭配起来,把天干的第一个“甲”字和地支的第一个“子”配合成“甲子”,把天干的第二个“乙”字和地支的第二个“丑”配合成“乙丑”,依次类推,当十天干轮完一遍,地支还没完时,如第一轮后的地支“戌”和“亥” 没配完,这时再从“甲”开始,继续与没配完的地支相配,这样周而复始搭配成六十对。这六十对从“甲子”到“癸亥”算着一周,叫六十甲子。甲戌中的甲属于阳之木,戌属于阳之土,按照五行相克的原则,甲戌代表木克土。
甲戌年
农历即天干地支历,甲戌年是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11年。在中国传统纪年中,太岁为施广大将军。甲戌年的确定方法是:公元年份数除以60余14,或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1,除以12的余数是11。农历的甲戌年自正月初一至除夕,而干支历的甲戌年则自当年立春起至次年立春(不含)止。自1814年起,中国广东省小榄镇每一甲戌年均举行一次菊花展。
甲戌月
甲戌月的确定是以节气月为基础,不同于历法常用的干支纪年以农历年为基础。事实上,流传甚广的天干地支年起于当年立春,是命理学的观点,不是民间普遍的做法。天干甲年和己年,寒露到立冬的期间,就是甲戌月:
1974年10月寒露到11月立冬
1979年10月寒露到11月立冬
1984年10月寒露到11月立冬
1989年10月寒露到11月立冬
1994年10月寒露到11月立冬
1999年10月寒露到11月立冬
2004年10月寒露到11月立冬
甲戌日
甲戌日在历史上有特殊意义,例如1582年10月15日,意大利、波兰、西班牙、葡萄牙开始实施格里历的这一天,就是甲戌日。阳历平年和闰年中也有特定的日期对应甲戌日。
甲戌时
天干甲日和己日,UTC+08:00的19时到21时,就是甲戌时。
特殊日子
在历史上,有特定的儒略历日期和格里历日期,当天的特定时辰(19时到21时,UTC+08:00)为甲戌时。这些日期包括14年10月17日、254年10月17日、314年10月2日、374年11月16日、434年11月1日、494年10月17日、674年11月1日、734年10月17日、794年10月2日、974年10月17日、1154年11月1日、1214年10月17日、1274年10月2日、1454年10月17日、1514年10月2日、1574年9月17日、1634年11月11日、1694年10月27日、1934年10月30日、1994年10月15日、2174年10月31日等。
参考资料
历书科普问题解答.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2024-03-18
天干和地支.香港天文台.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