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型南五味子
异型南五味子,攀援于其他植物上,山顶林中,山谷,山谷林间树上,山坡林缘,山坡林中,山坡杂木林中,疏林中。具有药用价值。
海拔300 2250 ,是中国特有,非人工引种栽培
国外分布
马来亚群岛;南亚次大陆;中南半岛;中印半岛;缅甸北部;斯里兰卡
国内分布
江苏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海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植物信息栏
形态特征
木质大藤本,长6~10米。嫩枝褐色,老茎栓皮层松而厚,内皮红色,清香。叶互生,纸质;卵状椭圆形至 阔椭圆形,长8~17厘米,宽3~8.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形或稍急尖,全缘或具疏离的小齿;叶柄长5~25毫米。花淡黄色,单生于叶腋;雄花花被11~15片,4~5轮排列,最外面的2~5片长圆状三角形,长1~7毫米,内面的椭圆形至倒卵形,长8~16毫米,最内数片稍退化;雄蕊(35~)50~60枚,6~10轮排列;雌花花被与雄花相似:雌蕊群由30~55枚心皮组成,4~6轮排列;柱头盾状,膜质。聚合果近球形,径2.5~5厘米;成热心皮40~55枚。外果皮肉质。种子长圆形,长5~6毫米。花期5~8月。果期8~12月。
地理分布
生长环境
多生于林谷中。
药用价值
异型南五味子孟云山“ra heteroclite(Roxb.)Craib.,别名异形南五味子、大饭团、风藤等,为五味子科 (五味子科)南五味子属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区,生于山地林谷中。为中 药密花豆的主要基原植物之一,主要功效为祛风除湿,行经活血,用于月经失调。
参考资料
异型南五味子根茎的活性成分研究.中国知网.2012-08-07